「心不可見,可見非心。見聞感覺皆從有對中發展而來的,原是察物之具,有所察皆物而非心。察物是身之屬性(腦之屬性),心藉身而表見其用,心自有體。」
——梁漱溟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ure,消隱的建築是目前我認為比較合適的中文直接語意。建築消隱是建築師對某種建築設計的一種態度和追求。所謂的消隱就是不浮誇、平凡自由無局限、人性化的建築。建築學是從唯心學習到唯物實踐,再從唯物經驗過程中回到唯心初衷。有關建築學不可以停留在口頭、頭腦等人的意識上,建築是要在人的生活中根本起變化。如果建築學只停留在唯物世界和唯物證據,建築學的開創性必然局限;如果建築學只有唯心,所謂的經驗和實踐必然危害成長,建築物和建築學有自身的平衡係數。建築是人類有形的智慧,建築學是人生活裏的消隱思考。
消隱的建築如古人山水畫裏的留白、灰空間,山與水的轉換,天與海的鏈接,人與萬物的間接,既顯又隱,既透又遮,自然有我,我有自然,如王明陽先生所述:「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強烈地相信,建築不應該有固定的思想和形體,他應該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裏和不同的設計者上發揮出相同人性的不同意境。限制與教條屬於被動者的行為意識,而自由永遠屬於流動思考的聖者。比如,對我而言斯里蘭卡巴瓦的坎達拉瑪酒店無疑是個消隱的建築,方案發展到建設設計發展,無不以人與生活環境為建築的基礎目的。大堂佈置在近山頂位置俯瞰全景,從公共區域延續依山折曲到私密的客房區域,盡頭是無邊際泳池,其建築體塊沿山形而勢,與崖壁連成一體,建築物如山景的一部分,與坡融為一體,留出的負空間成為風景觀台,消失在地平線。
我司四川都汶高速服務配套規劃專案,建築用地約2 5萬平方米,是大陸目前高速發展中少有的新型組合配套專案,休息服務站、加油站、餐飲、娛樂、酒店、商業、人文,散點延續的山地休息綜合體配套。美國、日本和臺灣等地已有相對成熟的案例,從業態出發我們需要好好向這些地方學習,吸取寶貴的經驗值。專案基地海拔約935米,高差約6 5米,基地位於都江堰至汶川的都汶高速上,距離都江堰約9公里。周邊有廟子坪、白水溪大橋、紫坪鋪水庫等。都汶高速來回兩道基地成為三塊,基地高低錯落有序,依山有水,先天的美景!以場景式的序列佈置為目的業態,從高至下安排使用功能佈局和相關配套開發順序,建築形體依山而勢……簡單直接、連環序列的大露台,水庫式的山牆結構……基地裏的建築、景觀、室內融為一體,綠林重生延續,隱形的建築形體有依山形延伸。蜿蜒的路徑現象展示,抽象形式表達……整體行雲流水,任意有秩的佈置。除了滿足今天的社會相關需求配套,以現代建築技術來體現昨天傳統材料的價值與審美。內心深處的我們,渴望展示今天東方新儒釋道的哲理意境。
如之前提到的建築思想,海納百川,無邊無界,是流動的建築思考,武斷的任何主義只是符號。由心出發,以自然和人為目的,才是我所謂消隱的建築。建築的成長是與生活方式並行發展延續的,任何固有的不變都只是暫時的。時代見證老建築的價值,也給予新建築新的模式。建築的發展空間與生成,都在建築師們由心的出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