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化银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01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相关研究发现我国老年患者的神经内科偏瘫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死亡率也逐渐增加,与此同时部分患者还患有心理疾病和其它相关并发症,所以神经内科偏瘫这一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1]针对这一严峻的现象,本次研究采用综合性康复疗法进行相关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的患者,在我院确诊为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共120例(男性68例、女性52例),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每组60例患者,所选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且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统一使用“常规基础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再统一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1.2.1 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在对偏瘫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的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对象(性别、年龄、病情、病史)的情况。
1.2.2 对患者进行“运动治疗”:重视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训练是极其有必要的而且很重要,所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相应的“运动治疗计划”,如患者相关关节的活动训练、患者平衡度的训练、上下楼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穿衣、洗漱、饮食、)等,该计划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普遍标准是每天2~3次、每次约半个小时、治疗疗程约3个月左右。
1.2.3 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由于偏瘫患者在生活和交流方面不能正常进行,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患者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的生活、工作。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工作人员自身要善于聆听、耐心讲解、态度和善、给予安慰等,才能让患者心理上感觉受到尊重与关怀,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信心,更好的生存下去,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每天1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
1.2.4 对患者进行“语言治疗”:偏瘫患者在口语表达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要对患者的语言表达,特别是口语表达,进行定时定量的训练,内容包括发音、听力、理解、表达等,这一过程都是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从而达到促进患者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大脑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2]
两组患者使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陷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用醫学统计软件SPSS17.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HAMD量表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HAMD量表比较,发现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观察组在治疗后为(4.03±1.80),对照组则为(6.80±4.20),观察组同样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t=12.09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学界的各项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对“神经内科脑卒”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大量研究发现,神经内科脑卒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等,如果处理不当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偏瘫,甚至发生病变及相关并发症的产生,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如今,医学界在临床中普遍采用“抗血小板、抗凝、溶栓等”治疗神经内科脑卒患者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发现要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才能更好的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恢复[3-4]。
本文就此发现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案的护理效果比常规基础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方案护理效果更佳、价值更高。所以,未来在神经内科脑卒发生偏瘫时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法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需要引起相关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重视,进行大量的探究,寻找、发现治疗该疾病更好的方法,为神经内科脑卒引起的偏瘫患者实施更好的治疗与护理。
参考文献:
刘洪艳.探讨施行综合性康复疗法治疗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8):129-130.
张胜利.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02):206-208.
宋拍模,裴双义.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8):136-137.
赵英兵,徐甜颖,张岩,等.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85-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