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斌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01
1 引言
肝胆疾病在临床外科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手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会发生紊乱,出现嗳气、呕吐、腹痛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是当前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另外在手术治疗肝胆疾病时,通常都会使用镇痛剂、全身麻醉等,会对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带来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伤口愈合。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可以良好的改善肝胆患者術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目前常用的护理方法包括常规护理方法和综合护理方法等。为了研究两种方法对肝胆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文章选取了我院收治的3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30例,并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常规组15例和分析组15例,其中常规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2.4岁;分析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1.5岁。30例患者中有肝叶切除术患者5例,胆肠吻合术患者1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7例、胰体尾切除术患者2例。两组患者之间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用肝胆外科中的常规护理方法,分析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即几种护理方法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2.2.1 术前准备 手术前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疏导患者心理,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担忧等不良心理情绪,保持一个积极地心态面对手术;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心肺功能、脑功能、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测;另外肠道准备是肝胆患者手术前准备的关键,比如留置胃管、胃肠灌注等,护理人员要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手术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并提醒患者禁止进食和饮水,防止在手术期间出现误吸的现象。
2.2.2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麻醉前要令其服用抗焦虑药物,以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根据疾病情况和患者个体差异给予患者相应的抗生素治疗,防止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期间手术是要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的温度,不会过高或过低,以免引发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
2.2.3 手术后的护理 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和身体状况,补充电解质、生理盐水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体质和疾病情况,针对性的使用不同的抗生素,最好是口服,肠道感染发生可能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静脉注射;可利用大承气汤等中药敷烫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嘱托患者术后注意休息,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避免患者因过早或过量进食引起腹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帮助患者进行一定的活动,有利于加快恢复速度。
2.3 分析指标
手术前后仔细检测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并记录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开始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在手术3天后检查患者胆囊窝和肝下积液的情况。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通过分析数据结果可知,分析组比常规组更早出现不规则肠蠕动和基本恢复正常的肠蠕动,两组患者之间在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开始肠鸣音恢复时间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检测结果都没有发现异常,没有不良反应出现。手术3天后检查患者胆囊窝和肝下积液的情况:分析组患者有1例出现积液,无积液率93.3%),常规组患者有4例出现积液,无积液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肝胆疾病是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外科疾病,一般都是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刺激与胃肠道显露在外,导致患者经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不严重患者一般会在1-3天内恢复,但部分患者会由于恢复较慢而出现腹胀、呼吸困难等现象。因此要尽快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这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与常规组相比,护理人员对分析组患者采用了综合护理方法,即把多种护理方式相结合,以提高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护理方法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胃肠道功能恢复的速度,减少了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提高了无积液率。
5 结语
因此,针对肝胆患者术后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情况,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代胜云,邵淑萍,张瑞风,宋良芳.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133-134.
蒋俊.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