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存贵
笔者自2016年1月以来作为县“教研訓”团队成员(“教研训”是江西省宁都县教育局整合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学科基地学校多方力量,将教学、教研、教师培训融为一体的教育行为),多次下乡问诊调研课堂,发现一些年青教师没有吃透教材,课堂教学比较虚,在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上做得还不够,对一些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讲解不清,教学过程没有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当下数学老师追寻的是高效的数学课堂,如果没有吃透教材,就无法实现教学各环节优化发展,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那怎样才能吃透教材,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理解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编排意图
一位老师在教学“分数与除法”一课时,用学具在黑板上把3个饼分别平均分成4块,每个取其中1块,3块合起来就是3/4块,然后揭示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学生背诵。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教材有非常清晰的编排意图: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就是3块饼的1/4;再把分得的1份拼起来也就是1块饼的3/4,从而得到3÷4=3/4(块),“3/4块”既表示3块饼的1/4,也表示1块饼的3/4。没有抓住这个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差,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折、剪、拼、说等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观察、讨论中加深对计算结果的理解,更好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
下面看一个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吃透”教材的例子,他在解读“1~5各数的认识”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教材主题图数字“2”下面对应的牛,一头大一头小,这是为什么?(因这物体大小与数的本质属性无关,数数只要关注数量)1个人1个话筒能用2表示吗?(可以,因为表示2个对象)“3”上面为什么画3个羊头,不把主题图中整只羊画出来?(因为数3个时,看头就能数出来了,不必一个一个从头到脚地全身看)“4”为什么是4朵白云?(有生命到无生命,打破思维定势)我们在惊叹张老师的智慧时,也该想一想,研读教材时,我们要怎样做?
我想,我们在研读教材时,必须吃透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编排意图,要紧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多想一想,学生有哪些认知基础和数学经验?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组织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要深挖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科理念,如此这般心中就有数,课堂中自然能把一些深层的数学思想讲析得深入浅出。如“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教学,老师们都很是头疼,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很容易混淆,一遍一遍地识记,但一遍又一遍地错误。多数老师采用的是强化记忆,背诵各条定律,默写字母表达式等,发现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笔者在多次教学实践中仔细研读教材后,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与前面学过的几条运算定律有两个明显不同的特征:一是乘法分配律有乘、加两种不同的运算;二是有一个因数重复出现。这两个简单好记的特征让学生辨析后,学生的概念辨别错误率明显下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正确率明显提高。
二、钻研教材,合理重构教材
一些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动地使用教材,素材照搬,情境照搬,过程照搬,方法照搬,把教材上现成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会靠大量机械重复的记忆学数学,数学知识成“豆腐块”,无法自主建构知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对知识进行整体把握,明确知识间结构及前后联系,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适当改造、重构,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加入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构建学生认知结构,实现课堂高效。
如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中,大部分老师都是第一课时教学例1,利用收集矿泉水瓶信息讲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移多补少”和“汇总平均”,第2课时教学例2,利用男女生踢毽子比赛讲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这样就会有一种把平均数知识割裂的感觉,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利用矿泉水瓶来讲移多补少也太具体,因为平均数这个虚拟数据直观看到它的移多补少是很难办到的。所以我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通过创设姚明比赛中受伤的情境,让学生当教练,根据1号和2号两个队员前几场比赛得分情况,选择让哪个队员上场,这个活动贯穿全课。教学中借助条形统计图动态演示移多补少,学生自己探究“汇总平均”的算法,在探究中理解平均数的内涵及统计意义,这样同时将平均数的算法和统计意义沟通、融合,体现了平均数知识的逻辑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总之,吃透教材就是要理解教材,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品出其中的内涵,悟出其中的精髓,把握住新课堂的脉搏,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