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的成长之路总是道阻且长,教研之路更是充满艰辛。诚如冰心所言:“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抚州市临川第九小学的刘丽老师,从荣山的一所村小走到城区学校,正是怀着这样的心境,虽一路艰辛,却也一路芬芳。她的教研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获得“临川区优秀教师” “抚州市优秀教师” “抚州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一个从乡村走出的年轻教师,是如何让“爱”和“情”的教育之花香气弥漫、历久弥新呢?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刘丽出生在风景怡人的临川区荣山镇旨荣村,这里山川秀丽,小溪潺潺。1991年9月,她从一个稚嫩的顽童迈入了知识的殿堂,走出了人生中关键的第一步。正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她那时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做一名教师。刘丽说:“小时候的梦想很单纯,只想未来当一个好老师。”上小学时,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看着老师在讲台上唰唰写字的身影,她心中的梦更加坚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那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上中学时,刘丽要带好一个星期的菜和米,有时老师会帮她加热一下饭菜,她感受着亲情的温暖。
在中学,她遇到了楊国兴老师,正是因为他,刘丽才一步步走上教师之路。杨老师经常教导她,和她谈心:“一位有爱的老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应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要做一个品德高尚、心理健康、举止文明的人。一个有爱的教师,从不觉得苦,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再多的付出,也都是一种由衷的幸福。”回忆起杨老师,这番话还一直回荡在刘丽耳边:“虽然杨老师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一直把这些话深深地记在心里。杨老师教学有方,师德高尚,深受当地学生喜爱和百姓赞誉,是我学习的榜样。”
1999年,刘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临川二中,成为旨荣村进入重点高中的第一位女孩。正是凭着这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她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院校,从此走上了教学生涯的漫漫征程。
“把生活融入教研”
2006年9月,刘丽顺利通过全省教师招聘考试,沿着乡间小路,回到了故乡——荣山镇旨荣村小任教。这里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熟悉,自己的老师、可爱的学生,此时她的心情无比愉悦。但真正进入教学,她慢慢发现,想教好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她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研工作中,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教研之路。
针对山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刘丽开始研究如何教好小学作文。她在两个教学班进行作文实验,其中一个班实行以说为主,辅之以写的作文教学改革尝试;另一个班则实行以写为主的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她发现,以说为主的教学班虽然写的次数不及另一个班,但他们在全镇举行的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中,都表现得更出色,获奖人数比另一个班多了近一倍;学期统考,他们的作文得分也远远高于比较班。她的这一研究成果受到当时区教研室的充分肯定。
刘丽认为,教师应当科学对待教材,不以教材为上,并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她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学生片面追求高分,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忽视了语言丰富的人文内涵。”长此以往,她认为弊端肯定不少,如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对问题多角度的思考;被动学习,习惯于“拨一下动一下”;不会运用,单词记了一大堆,却写不好文章。于是,她在自己所教的几个班级中,坚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英语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学生汲取的精神食粮。
在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语文学习的体验,形成语文素养。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同时,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
正是由于高度负责的认真态度,刘丽的教学工作硕果累累:她参加江西省2015“赣教杯”中小学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获得二等奖;承担的省、市级多项课题已完成结题,被评为“抚州市学科带头人”。她笑着说:“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研工作才刚开始,教研工作永远在路上。”
“高扬爱的风帆”
临川九小地处抚州市区,有些学生娇生惯养,缺少管教,经常惹不少麻烦。刘丽任教的班级有个叫小康的学生,任课老师对他伤透了脑筋。有一天放学,她看到小康又跟一名同学打架,气得不得了,正想厉声呵斥,但看见他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转而想到此时斥责只会适得其反。于是她压住火气,拉着小康到一处无人的地方,对他说:“我知道你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打人,我想听听你打架的理由。”他慢慢低下了头,于是刘丽趁机对他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小康很调皮,但很有艺术天赋,六一儿童节那天,在刘丽的细心指导下,他一展自己的艺术才华,表演的节目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一块顽石就在刘丽长期的关心和鼓励下被慢慢感化了。
在工作中,刘丽深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把全身心的爱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任教的班级有位女生小梅患了重感冒,脸色苍白,咳嗽得厉害,而小梅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姐弟五人全靠年迈且残疾的舅公照顾。了解了这些情况,一股母爱之情在刘丽心中油然而生:我也是一位母亲,年幼的孩子多么需要大人的关爱啊!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承担了照顾小梅的责任,每天带她到医院治疗,并帮她垫付医药费,这样足足坚持了一个星期。小梅的父母从外地赶回来,感激地说:“刘老师,你对小梅的照顾比我们当父母的还周到啊!”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由于爱人在外地工作,刘丽一方面要从事教学,平均每学年教三至四个班,每周15节课,工作量大;一方面还要接送、照料5岁的儿子,家庭的重担压在她的身上,但她从没有因为家事而耽误学生一节课。
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能激发斗志。2017年,刘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教育事业,她付出了艰辛,但心里是甜的,在教育的道路上,她还要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 胡波波
E-mail:1340863327@qq.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