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宜鹏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部驱动力,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是孩子认知数字世界的开始。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给认知能力有限的小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孩子的学习兴趣不高一直是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现实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引入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数学课堂总是略显枯燥,师生裹挟于算数、解题、讲解的旋窝中,难以抽离。千篇一律的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部分小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需要优化课堂氛围、变换教学形式,让课堂变得引人入胜。例如,在接触“比”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小故事引出教学内容:中秋佳节之际,地方官员向皇帝进贡荔浦芋头三筐,每个筐里都装着八十八个精挑细选的芋头,皇帝很高兴,大加赞赏了地方官员,并决定将其中的两筐贡品分给文武百官和后宫主管,要求每人分得的数量相等,向大臣询问分配方案。军机大臣和珅出言讨好皇帝,说道:“奴才认为文武百官分一筐,后宫主管分一筐即可。”宰相刘墉表示:“臣认为不妥,文武百官五十三人分八十八个芋头,一人仅能分得一个,后宫主管仅三十五人,分八十八个芋头,一人可分到近两个,并不符合皇上平均分配的要求。”皇帝听后连连点头,询问道:“刘爱卿认为当如何分配?”这时,老师可就此故事向学生提问,学生们很快便能想到按照芋头数/总人数的解决方法。这种用历史小故事引出数学知识的方法,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授课情境。经过数学老师不断地巧妙设置故事情境,引疑诱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升。学生的思维潜力实现了深层次的开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智慧,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进而更积极地探索未知理论,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适当穿插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学习离不开“寓教于乐”四个字,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数学教学过程,让孩子们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游戏能调动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们情绪高昂、精神集中。教師可以为小学生安排一些直观、简单的小游戏穿插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倍数、约数”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报数”的小游戏,要求参与者按顺序依次报数,恰逢某个数的倍数或者约数要答“过”,报错即出局,逐轮淘汰,逐轮增加难度。通过这个小游戏,就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两个数学概念,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在轻松的游戏过程中完成这一章节的教学任务。又如,在学生刚刚接触乘除法时,都需要背诵“九九乘法表”,这对于许多小学生而言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乘法表接龙”的小游戏,学生按列队顺序,依次答题并提问,首先有老师出题:“九九乘法表啊,五八?”第一名同学要立刻回答:“四十。”并对下一名同学进行提问,以此类推,答错或答慢均要出局。小游戏通常能够迎合小学生的喜好,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创造轻松的环境。
三、联系实际情况,唤起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源于生活实际,只是在抽象化、理论化的过程中显得略微有些神秘,甚至容易给初学者带来脱离实际的错觉。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将数学理论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向学生灌输生活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并引导学生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理论。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会涉及“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数学理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操场任意围成角度各异的三角形,学生统一肩挨肩站立,假定学生肩宽相等,每名同学代表单位“1”,通过数人头确定边长长度,用数据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通过事实论证法验证数学原理,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教师还可以在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岔路口带学生进行测试,选取几名身高相似的学生,两人一组测试,一人走直路,一人走斜路,假定二人走路速度相等,通过二人到达先后来判断路程的长短,让学生确确实实看到走斜线的同学总是比走直线的同学先到,进而使其明白“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这就是“抄近路”的表现。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案例,可以唤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领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之所在。
总之,学习兴趣是以探索和认知某一特定学习内容为基础的,它是推动学生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关键的因素。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实现快乐学习,也能带来很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很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愿投入其中,并享受这一过程。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在学习数学时保持高度的专注度,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意义深远。(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岭背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