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模式

2017-10-25 23:36王艳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王艳秋

摘 要:本文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加以分析,简要介绍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模式,通过对小组合作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加以研究,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供教学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实,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均有所转变,为了迎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创新和变革现有教学模式[1],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找寻最为有效的理想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即以小组为基础,组内学生分别负责不同学习任务,相互协调与合作,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展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2],对学生的学习有所裨益。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研究任务,并作为引导者从旁管理督促学生,学生在小组内各司其职,极大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同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2.例如,在马克·吐温《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保持在6至8人,组与组之间学生学习水平大致相仿,即优等生、学困生及中等学生的比例一致,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选择一名比较细心的学生记录合作学习流程和结论,再挑选一名比较活跃的学生作为组织副组长,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及功能较为完善的学生学习小组。学生分组完毕后,教师提出合作探究问题:“为什么马克·吐温水城威尼斯唯独选取小艇来作为文章主角?”以及“在《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马克·吐温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教师此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威尼斯风景图片及视频,加深学生对威尼斯的印象。学生在讨论结束后,记录员上交讨论报告,并由小组内部选择一名学生来进行发言,将小组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最后,教师评价各个小组的讨论及发言情况,并加以总结,同时深化文章主旨。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效果得以凸显。

二、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教学模式

1.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即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教学体验,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教学理论是上世纪30年代在英国首先提出[3],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国内对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研究也較多。当前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主要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4]。在情境教学模式之中,学生感受被放置在首位,学生通过感受不同的教学情境,从而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恰当的引导,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2.例如,在李白《赠汪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教学情境,并鼓励学生加以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赠汪伦》教学视频,视频中李白和汪伦二人洒泪分别的场面十分震撼,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抓住诗词主旨。笔者在实际教学之中,讲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曾经有一名学生在教学中忽然提出一个问题,“汪伦在岸上唱的是什么歌?”笔者觉得学生这一问题问得比较好,随即向学生阐述,在古代诗词都是通过吟唱来展现的,所以汪伦极有可能是在唱一首诗,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为了进一步凸显教学效果,笔者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找出唐代及唐代以前的送别诗歌,学生此次家庭作业完成情况非常好,课堂教学氛围也十分活跃,充分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三、小学语文课堂分层教学模式

1.分层教学模式,即将学习水平相近、认知能力相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层级之中,根据学生层级的不同开展差异化教学。在分层教学理论之中,教学最为重要理念就是“因材施教”,因此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够将“因材施教”原则进一步体现。当前分层教学模式主要理论基础来自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5]。分层教学模式要求各个层级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有所不同,从而帮助每一个层级的学生均能在教学中有所发展。

2.例如,教师根据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理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层级。其中,A层学生为语文基础知识扎实,热爱语文学习,具备一定语文思维的学生;B层学生通常是语文学习成绩一般,但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并希望能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学生;C层学生就是所谓的学困生,该层级学生往往语文学习情况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在正常的小学班级中,B层学生人数最多,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比例大致为2:6:2。教师在分层后,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方案设计。A层学生应进一步提高其语文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教学中可以适当“超纲”,帮助其获得更好的发展;B层学生人数众多,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使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课文中的含义,并从听、说、读、写等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还应为学生布置一些带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能够向A层学生靠拢;C层学生主要以培养语文学习兴趣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鼓励该层次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激励下不断进步。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最大化程度尊重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上述三种教学模式都能明显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教师及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用,并加以变革和创新,从而找到最为合适的语文教学模式,不断探索理想的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霞.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学周刊A版,2015(9):46.

[2]颜姿霞.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课例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1):前插5.

[3]黄元瑛.强化组织调控实现合作目标 ——浅议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组织与调控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6):27.

[4]马成.浅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J].赤子,2016(9):202.

[5]章海兵,张丽.巧设情境,激活课堂--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60):4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