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彬++孟纪军
一、体会思念之情,探寻写作目的
师:(出示学习任务)本节课我们完成四個任务:一、探讨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探讨作者选取的事例有什么讲究。三、探讨作者抓住人物动作写的妙处。四、探讨开头写景内容对表现刘老师形象有什么作用。
师:题目是写风筝,实际是写——
生:刘老师。
(师板书:刘老师)
师:很显然,文章是写人的。苏叔阳是著名的作家,30多年后,他还想着刘老师。文章中有一段话告诉了我们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打开课本,迅速找到那段话。
生:因为作者深深地,深深地想念刘老师。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很快就发现了这句话。那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思念。
(师板书:思念)
师:老师发现写思念很简单,因为作者直接就写在这里了,这样的写法叫直抒胸臆,我们来读读看。
生:(读)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要是我读,我就不这
样读。
(师范读,生静默,回味,再读。)
师:表达情感,你以为声音读得高高的就能读得深情吗?不是,我们再来一遍。
(生再读)
师:你读得声音越低,思念的程度就——
生:越深。
师:作者30多年没有见过刘老师,写这篇文章是表达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我发现这段话在人称上与前面不同,用的是第二人称。知道使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吗?一般什么时候用第二人称?
生:给别人写信的时候。
师:对,写信的时候用第二人称能拉近距离,让人感到亲切,表达的情感也更深。前面一直用第三人称,这里突然改了,为什么?老师查找了一下资料,发现原文中原来没有这段话,这段话是编者加上去的,作者可能在想——
生:想更强烈地表达对刘老师的思念。
师:不写这段话,你能不能看出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
生:能。
师:一个残疾老师,为什么让作者深深怀念呢?刘老师身上一定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在感染着“我”,课文也直接告诉我们了。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生浏览课文)
生:(读)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鼓掌!刘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两个方面,一起说!
(师板书:生命的顽强、对生活的热爱)
师:(针对板书小结)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来,作者思念刘老师是因为刘老师是一个残疾老师,但他生命顽强,对生活充满热爱,仅仅是这样吗?他和“理想的风筝”有关系吗?
(生思索)
师:这是最难发现的,是隐藏在文章里面的。课文第9自然段最后一句,有没有看到?
生:(读)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师:对啊,生命的强壮和力量。一个残疾老师想和正常人一样,他这种渴望你能理解吗?第8自然段也有一句。(引读)
生:(读)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师:这句比较隐蔽,像少年,少年怎样?
生:有活力,有朝气。
师:有旺盛的生命力。老子说过,婴儿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句我们也很难发现,请大家用笔将这三句画下来。
(生动笔画句子)
师:你们画下来的句子是什么?是作者表达对刘老师的——
生:思念。
师:是在说思念刘老师的原因,也是在赞扬刘老师。这样的老师值不值得思念呢?
生:值得。
【评析:上课伊始,执教老师就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接着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旨在体会作者为什么写的问题。弄清楚“思念”刘老师是缘于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这对于后面学习作者如何选材至关重要。】
二、比较事件详略,体会内在关联
师:文章写人一定要写事,有时候写一件事,有时候写两三件事,这篇文章作者写了几件事?
生:三件事。
生:第一件写刘老师笑谈腿疾,第二件写刘老师艰难地写板书,第三件写刘老师放飞
风筝。
(师板书:谈腿疾 写板书
放风筝)
师:作者选取这三件事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就选这三件呢?默读课文想一想。
(生自读思考)
师:女生今天表现得比较
好,我们来听听不确定的答案。我很推崇佐藤学说的一句话——课堂上不确定的答案往往很有价值。
生:三件事更能体现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也能突出刘老师的乐观和自信。
师:为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可以想想这三件事之间的联系。
生: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都能表现刘老师的乐观和自信。他残疾了,并没有悲观,而是笑谈腿疾,写板书虽然很艰难,但是他还是非常乐观地去面对他的腿疾。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放风筝,虽然他自己不能放风筝,但他不想失去那样的快乐,还故意松开风筝的线拐,不让学生帮他,体现了刘老师的自信。
师:(指着板书)一是这三件事都写到了刘老师腿有——
生:残疾。
师:残疾了他还能笑着面对生活,很乐观是不是?可以看出生命力顽强。
师:残疾了写板书很——endprint
生:艰难。
师:残疾了还要去——
生:放风筝。
师:三件事都与刘老师身体残疾有关,看来苏叔阳是抓住了人物的生理特点有意为之的。刘老师是残疾老师,和我们正常老师不同。二是三件事都直指要表达的中心,也就是说他的写作目的是要赞扬刘老师——
生:生命顽强,对生活充满热爱。
师:还有补充吗?
生:第10自然段中间那句话“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概括了前面三个刘老师腿疾的事情,作者想表达的就是那根圆木棍撑起了刘老师的自信和乐观。
师:对,你对圆木棍印象很深。刚才我们看到了这两点相同的地方,其实它们又略有不同,看起来是三件事,其实是两个方面,哪两个方面?当教师就要干什么?上课教书,这就是教师的工作,再看看三件事,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一方面写刘老师上课,在工作,另一方面写刘老师的生活。
师:对,另一件是课余,课余就是生活。既写工作中的事,也写生活中的事,这有联系吗?
师:工作中他那么乐观、认真、严谨,转来转去他都不怕辛苦。生活中更了不起,他敢亲手——
生:放风筝。
师:他故意把那个线拐甩掉,你看文章在篇幅上是不是更侧重于这段?
生:是。
师:这样子是不是和我们的题目很吻合啊?看来放风筝这段更能体现刘老师的——
生:生命顽强,对生活的
热爱。
师:所以,今天我们学到了一招,能反映文章中心的那一部分我们该——
生:把它写详细。
师:写详细就是要写长,写长是有讲究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文章是怎样写长的。
师:第二个问题搞懂了吗?
生:懂了。
师:看来,作者选材真是匠心独运。事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既有课内又有课外,尤其突出了哪件事?
生:放风筝。
师:是的,放风筝这件事更能反映人物的品质或者人物的精神。
【评析:我们的“关注文体,聚焦表达”阅读教学主张有六大策略——“判定文体、指向表达、整体把握、比较教学、聚焦核心、以读促思”。比较阅读是核心策略之一。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选取的三件事例是有讲究的。虽然是三件事,但是涉及刘老师的工作、生活两个方面。这样的事例选取全面、典型,更有说服力。再仔细体会,不难发现选取的两个方面事例都指向刘老师身体残疾。腿疾写板书腿脚不便,放风筝更是不便于奔跑。而所有事例都着力于表现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详写放风筝部分,更能突显文章主题。】
三、关注细节描写,体会动词妙处
1.关注一个动作
师:这一段我查找了资料,我不知道是不是原文,在“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后面还跟着一段话,(出示内容)我们的编辑在编教材时把它删掉了,留下了在讲台前艰难写板书这一段,你觉得删去这段好不好?每个人做10秒钟的判断。
师:赞成课文的举手。
(三名学生举手)
师:为什么?
生:刘老师写板书是动作描写,艰难地写板书可以更直观地表现他生活的艰难。
师:他说写板书主要是抓住动作,发现了吗?圈出来,共几个?
生:五个。
师:很好,动作表现人物形象,五个动作怎么能表现人物精神和品质呢?怎么让我们感到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呢?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男生读)
师:听了朗读,你担心什么?
生:我担心刘老师如果摔倒怎么办?
师:你们有没有感觉?“转”字有魔力,它让我们读出了担心。也许刘老师不会摔倒,可能他已经熟能生巧了。
(女生读)
师:每转一次都引起学生们一阵激动的心跳。看看老师写板书,再听听同学的朗读,你觉得刘老师写板书要比一般老师——
生:艰难。
师:艰难得多,这就是“转”这个动作带给我们的感受。这就是抓住人物动作进行细节
描写。
(师板书:动作描写)
师:(范读)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被刘老师的精神感
动了。
师:这就是动作描写带给我们的感受。抓动作有什么稀奇呢?写人可以抓哪些方面?
生: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师:这些不稀奇,关键是什么稀奇?
生:刘老师是残疾人。
生:残疾人,动作不方便,却偏偏写他的动作,这就很
稀奇。
师:这就是苏叔阳的高明,通过动作描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刘老师的——
生:生命顽强,对生活的熱爱。
2.关注一连串动作
师:其实,作者抓动作描写还有一处,那就是放风筝。放风筝这部分是课文的哪两个自然段?
生:第8、第9自然段。
师:是的,这部分作者也抓了动作,虽然有其他内容,但主要是动作。哪一段最多?将这段中的动作圈画出来。
(生默读圈画,师生交流圈画的动词。)
师:这一连串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刘老师放风筝时是幸福快乐的。
生:刘老师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师:我们选两个写在黑板上。(板书)老师就写一个“撒脱”,你们猜猜老师为什么在这么多动作中就选这个?为什么不选“追赶”“蹦跳”呢?
生:“撒脱”能体现刘老师挑战自我的勇气。endprint
师: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刘老师不是随意撒脱手的,而是故意撒脱的。他为什么故意撒脱手呢?
生:因为他想体验一下跑的感觉。
师:那么,他想体验一下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刘老师是想体验一下正常人跑的感觉。
师:是的,你说得很对,他想体验一下正常人放风筝的感觉。他还想证明什么?
生:他还想证明自己和正常人是没有区别的。
生:刘老师是残疾人,本来行动就很不方便,他还故意撒脱线端,让风筝跑得很快。他想挑战自我,看能不能追上线端。
师:所以你看“撒脱”这个词用得好在哪里?
生:很生动。
師:这时,他是一个正常人,他甚至超越了——
生:正常人。
师:就像前面所说的,“在我的心中,那时的他不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位和我一样的少年”。
师:这样的词才能让我们感觉到他——
生:生命的顽强。
师:你们能不能把它读好?就读有动作的这一部分。
(生读)
师:(范读,读出动词的连贯)老师读动词时,没有停顿,想想为什么这样读?
生:体现出刘老师心情很
激动。
师:还有呢?
生:更能体现他生命的顽强。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老师读前面四句,你们读最后一句。
(师生合作读)
师:对啊,为什么刚才我独独写一个“撒脱”,因为 “撒脱”让我们感受到了刘老师生命的——
生:顽强与力量。
师:撒脱、笑着、跳着……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都说明刘老师放风筝时内心是无比快
乐的。
【评析:把这个环节作为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口,无疑是抓住了核心。因为教学直接指向了动作描写。写刘老师,作者描写了其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还有作者“我”的心理活动。教者能敏锐捕捉到作者的独特表达秘妙,紧紧抓住人物动作展开教学,力求在此处凿一口井,深入体会刘老师面对生活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教者还能抓住两次动作描写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一个“转”字的担心、艰难和心酸,一连串动作带给我们的快乐、乐观。尤其是能引导学生发现刘老师明明不便于行走,作者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的良苦用心,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动作描写,进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四、关注景物描写,体会衬托作用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文中除了写了三件事之外,还有景物描写,其中以第1、第2自然段最为典型,这些内容能去掉吗?想想看。
生:不可以。
师: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大家看看,这里写了春天里的哪几种景物?
生:柳枝、连翘花、风筝。
师:这三种景物都有什么
特点?
生:它们都是生机勃勃的
样子,都充满生命的活力。
师:是啊!充满活力、充满生机,这不正像刘老师一样吗?看来,这里的景物描写正像王国维说的那样,“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是在借景
抒情。
【评析:环境描写这部分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点到为止。教学中让学生思辨能不能舍去,在于其能否启发学生联想,文章各部分是否与主题相关。景物描写往往与主人公的心情和内在的精神品
质密切相关,这里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