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的“主权政府义务”

2017-10-25 23:07李哲夫
南风窗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失序国家主权世界秩序

李哲夫

对世界秩序问题的研究,哈斯在《失序时代》一书中十分推崇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朋友布尔,在上世纪70年代撰写了《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一书。布尔认为,国际秩序是成功与失败、有序与无序的混合,而历史上不同力量间的互动和角逐则是形成世界或有序或无序的根本动因。再一个则是基辛格。

基辛格60年前就出版了《重建的世界》这一大著,详尽地分析和阐述了18、19世纪国际秩序演进的历史,指出“稳定”是国际秩序框架被所有主要大国接受,因而具有“合法性”的结果;而如果权力平衡被打破,某些大国不满意于现行格局,这时国际秩序就有可能出现“混乱”,“混乱是想要改变的行为体与不愿意改变却无法阻止这种变革的国际社会之间角力的结果。”这和布尔的观点大体是一致的。事隔半个多世纪后,基辛格再次撰书专题研究国际秩序问题,而书名就直接名之曰《世界秩序》。

哈斯的研究则认为,从17世纪中叶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以来,开启了世界秩序1.0的历史大时段。其根本特征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尊重国家主权为基本原则,以权力均势为基本支撑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格局。这期间曾经爆发了两次大动荡、大混乱、大失序,即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由于某些大国和大国集团要强力破坏这一基础,灭人之国,夺人之地,从而使原有的均势格局急剧垮塌。战后秩序的恢复,则是重新确立了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和形成新的权力均衡格局。

然而,现在不同了,“冷战”结束以来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尽管大国之间的关系总体还不错,看不到相互发生直接冲突和战争的风险,但却不存在一个稳定的均势,权力分散难控,而且出现了许多过去所没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哈斯列举了多个方面:有各种矛盾交织和域外势力干预而引起的地区性混乱,最典型的是中东;有弱国的国内失控而造成的内战、屠杀和难民问题;有大势蔓延的“恐怖主义”问题;有难以遏止的核扩散问题;有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威胁到全人类的气候问题;也有如埃博拉、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全球控制问题,还有网络空间引发的各种问题,等等。“这种更不平衡、更加复杂的秩序导致的结果是相当无序。”

为什么会失序?根本原因是全球化的发展与全球化的应对不相适应。大国依然举足轻重,但却与过去有所不同。世界格局已不再能用一极、二极或多极来加以概括了。一些区域性的中等强国对于区域性秩序越来越具有发言权,他们在世界权力格局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一些国际性治理机构,一些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也已经走进了权力中心,甚至还应包括管理覆盖全球网络的机构英特爾公司。它们在世界权力格局中也都分有一杯羹。哈斯的这些观点是值得重视的。而且随着一些问题的日益凸显,很可能还需要建立一些新的治理和协调机制,如管控全球气候的机制,管控太空秩序的机制等。

失序还与国际社会对一些问题的思维模式和利益取向迥然不同有关。这方面主要有如何处理“主权”和“人权”的关系,是价值观至上还是国家主权至上,应优先尊重国家主权还是优先尊重民族自决,是用政治手段解决核武扩散和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动辄实行所谓“预防性干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里,我们无须一一转述哈斯的议论,要着重指出的倒是,哈斯提出这些问题是要说明今日的世界与过去的世界已经有所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矛盾,应当用有别于过去“仅仅依赖于尊重国家主权的方法”来维持世界秩序。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叫做“主权政府义务”的概念,认为这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的一个“迫切需要”,“主权政府义务”仍然把主权继续作为国际秩序的基石。同时,强调一个主权国家必须承担对其他国家和政府的相关义务,他认为这是建立世界秩序2.0的一个关键。

这或许是一种新思维,但是如何设定它的边界,它究竟有没有道理,可行不可行,能不能在世界上形成共识?让我们另文分析之。endprint

猜你喜欢
失序国家主权世界秩序
越控制,越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在失序中选择
在失序中选择
论国家主权维护与投资者保护的适当平衡
论国际法的人本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世界秩序
金砖国家对西方意味着什么
多节点世界秩序中的中国未来
王道思想与世界秩序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