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坚 黄浩
肩关节疾病的鉴别
文/程坚 黄浩
程坚
男,主治医师,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在永康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从事疼痛诊疗与临床麻醉工作,现在浙二疼痛科进修。
我们一说到肩关节疾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肩周炎、肩关节脱位、肩关节损伤等,看着似乎挺好区分。其实,我们在医学上有着比较严谨的分类及鉴别,因为不同的肩关节疾病发病的原因不一样,发病后的表现不一样,预防的措施不一样,发病后的治疗不一样,治疗的效果不一样。
我们一般把肩关节疾病分为以下几类: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关节骨折和脱位、岗上肌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肩部撞击症。
肩周炎。肩周炎又名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顾名思义,它的部位在肩周,50岁左右好发,发病后肩关节活动受限。它主要是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所产生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刚开始为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活动严重受限,致一定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
肩周炎在疼痛明显时,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时,可以在疼痛科行臂丛神经置管下粘连松懈术。此方法疼痛轻微,安全性高,手术简单,松懈效果很理想。肩周炎一般疗程很长,坚持锻炼一般能恢复大部分功能,预后好。
肩袖损伤。肩袖损伤一般有创伤、过度使用等诱因,70岁以上人群多患有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的表现:一般疼痛数小时后疼痛可以消失,但在以后的6~12小时后疼痛会再次出现并达到高峰,随后疼痛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任何肩关节的活动均能引起疼痛。外展60°~120°范围出现疼痛,超过120°又无疼痛。
肩关节顾着和脱位。一般都有暴力损伤史,肩关节左右有明显的外形区别,活动明显受限,一般患侧的手放在健侧的肩部,患侧肘部不能同时贴紧胸壁。
冈上肌肌腱炎。这种疾病一般是劳损或者轻微受伤或受寒后引起的渐行性肌腱无菌性炎症。其特征性表现为上肢外展60°~120°范围出现疼痛,其余范围没有疼痛。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这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顾名思义是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的炎症。一般起病缓慢,主要跟过度使用有关。肩关节前方疼痛,肩上举或者后伸常有疼痛,穿衣、脱衣困难。在肩前方压痛明显。
肩峰下滑囊炎。一般肩周炎病人都会有肩峰下滑囊炎,它是直接或者间接外伤引起的,主要以外展和外旋时疼痛为主要表现。
肩部撞击症。为肩峰周围的持续性夜间痛,好发于50~70岁。主要外展受限,外旋活动一般正常。
我们平时生活、工作中都要注意适度的活动,一旦有肩部疼痛,最重要的是就医、遵医嘱,在没有明确的禁忌下,注意不要因为疼痛就不活动了,也不要过分活动(超限度、超幅度、超负荷的活动),超限度的活动会导致损伤,剧烈的疼痛是再损伤的信号。我们都要在充分预热的情况下,逐步有序地锻炼。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