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穆景相墓志考释

2017-10-25 10:26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宜都魏书墓志铭

李 迪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哲学与文史

东魏穆景相墓志考释

李 迪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穆氏家族作为北魏勋臣八姓之首,历来备受史家关注。穆景相为穆崇之后,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97),历北魏、东魏两朝,卒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547),葬于邺城。《魏书》和《北史》对穆景相的记载均较简略,洛阳新出土的《穆景相墓志》对志主的记载可补史阙。从志主的生平、世系及葬地三个方面对墓志进行解读,其中志主的家族世系与《魏书》和《北史》的记载相差极大,使其成为研究穆氏家族的一个重要史料。目前学界对东魏、北齐的穆氏家族研究还比较少,对比其他已发现的穆氏族人的墓志,尤其是对其家族世系及葬地的记载的研究,能够更清楚地了解穆氏家族的情况。

穆景相;东魏;穆氏家族;邺城

《穆景相墓志铭》,全称《魏故散骑常侍中书舍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南豫州刺史穆公墓志铭》,发现于洛阳附近,出土时间和具体地点不详,收录于《洛阳新获七朝墓志》。[1]志石无盖,高、宽均为58厘米。志文共29行,满行29字,楷书,阴刻,无界格。

正史对志主的记载甚略,《魏书》卷二七《穆崇传附穆景相传》云:“(穆祁)子景相,字霸都。中书舍人,上党太守。”[2]676《北史》卷九八《蠕蠕传》云:“兴和二年……静帝诏兼散骑常侍太府卿罗念、兼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穆景相等使于阿那瓌。”[3]3265墓志对志主的身世及职任的记载可补史阙,兹将墓志标点如下:

君讳景相,字霸都,魏郡邺人也。其先兴王佐命,实在瓜瓞之初,请间献筹,寔唯披荆之始。勋隆翼周,业高佐汉。筮淮水以命爵,期带河而锡壤。修缨长组,旷年弥蔚,珥貂鸣玉,异世愈辉。祖司空公,分竹沔阳,衮衣八命。父齐州使君,褰帷岱阴,朱骖万里。并流美政,俱扇清风。留药挂床,同符往哲。君资性贞明,器度闲雅。抚尘击壤,已标远量,表奇等辈,迥出鸡群。见赏知人,致喻识者。门有旧资,身承世业。匪劳尺木,不俟积风。集汉图溟,超然自远。释褐秘书郎,转西荆州司马,迁卫大将军、散骑常侍、中书舍人。趋侍雕辇,出入承明,宣纳丝纶,对扬天旨。翼翼小心,偕偕从事,勤强慎密,振古无俦。吐发清华,在今莫譬。寻领本邑大中正,操兹衡石,穆此彝伦,朱紫斯分,淄渑不杂。迁散骑常侍,余官如故。丰貂珥首,鸣佩在腰,俯仰生光,动而有则。转沛、上党二郡太守,下车为政,威而不猛。未及期月,美化大行。附桑起谣,伐枳流咏。渡虎还珠,岂日称异。止奸息吠,尝何足云!除骠骑将军、三堆镇将。持盖拥麾,事同征镇。品视资恤,不殊刺举。迁骠骑大将军、使持节、南豫州刺史。土接淮肥,地连江汉,民居疆场,易生彼此。君罚叛柔服,威怀无爽。还禽反馘,不营小利。蕴兹盛德,畜此令图。方带长剑,以登玉陛。忽穷小年,不申大用。春秋五十有一,遘疾终于晋阳。皇情轸恸,若卫君之念柳庄,朝野哀惜,由郑人之悲子产。君入处机密,出临州郡,不求财利,不事产业。去职之日,叉手升车。匪直不润脂膏,抑亦殆无水火。家徒四壁,室扉一豪。所遗息胤,清白而已。虽复先贤耆旧之传,具述贞芳,南史东观之书,无不官阀。粤以武定五年岁次丁卯十二月甲子朔廿一日甲申,窆于邺城之西一十九里横渠之右。铭志清尘,虑或颓毁。其词曰:

天门将辟,利见大人,奉屡汜上,投竿渭滨。既攀凤羽,仍作龙鳞,宣力始构,佐命初辰。初辰佐命,实唯予祖,侍幄献筹,披坚蒙橹。率彼熊罴,埋轮执马,志毗大业,谁谓荼苦。大业克宣,世袭高门,下武不坠,奕业弥繁。猗欤若人,逸翰方翻,未穷溟漠,忽委山原。隐几非故,时去不停,河由照损,树以风倾。斯人逝矣,无复仪形,哀哉送客,空悲柳旌。

曾祖太尉公、宜都贞宣王。

祖司空公、宜都文宣公。

父齐州刺史、世侯。

母高显乡君,太师、昌黎王之女。

一、志主生平事迹考

志主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547)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卒年51岁,则其生年约在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97)前后,历经北魏和东魏两朝。从墓志可知,志主天性贤明,温良恭俭,有知人之明,以秘书郎起家,后任“西荆州司马,迁卫大将军、散骑常侍、中书舍人”。西荆州即荆州,《资治通鉴》卷一四四齐和帝中兴元年(501)条云:“东豫州刺史田益宗上表曰:‘请使两荆之众西拟随、雍……’胡三省注:两荆,谓魏置荆州于穰城、东荆州于沘阳也。”[4]可知西荆州治所在穰城(今河南邓州)。

从志文载志主“迁卫大将军、散骑常侍、中书舍人”来看,其所任卫大将军一职应属于加官。《北史》卷九八《蠕蠕传》云“兴和二年……静帝诏兼散骑常侍太府卿罗念、兼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穆景相等使于阿那瓌”,则志主至迟于兴和二年(540)便担任了中书舍人一职。值得注意的是,志主在担任卫大将军期间还担任中书舍人一职,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将卫大将军品秩定为正二品而中书舍人为正六品,从品阶来看两者悬殊极大,二者同时出现在同一时期某一人身上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可以推测志文关于志主“迁卫大将军、散骑常侍、中书舍人”的记载是有问题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墓志撰书人没有将志主的任官情况搞清楚,以致职官顺序倒误,也可能是志主的真实任官就是如此。若真如此,便可补文献之失,填补此一时期职官制度上的空缺。当然也不排除此墓志有伪造之嫌疑,但恕笔者才疏学浅,无力辨伪反正,姑且阙疑,以待方家。

志文载志主为魏郡邺人,“寻领本邑大中正”。按《廿二史札记》卷八“九品中正”条载:“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之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此陈群所建白也。”[5]北朝各政权均因袭此制度。其中,州中正多冠以“大”称,郡中正多冠以“邑”称,偶有称“大”者。志主为“本邑大中正”,则其所任当为郡中正,即魏郡中正,此后“转沛、上党二郡太守”“迁散骑常侍,余官如故”。《魏书》卷一○六中《地形志中》云:“沛郡,故秦泗水郡,汉高帝更名,后汉为国,后改。”[6]2639《魏书》卷一○六上《地形志上》云:“上党郡,秦置,治壶关城,前汉治长子城。董卓作乱,治壶关城。慕容俊治安民城,后迁壶关城。皇始元年,迁治安民,真君中复治壶关。有白马祠、刘公祠、上党关、石井关、天井关。”[6]2467

后志主“除骠骑将军、三堆镇将……迁骠骑大将军、使持节、南豫州刺史”。三堆位于肆州永安郡平寇县(今山西忻州静乐县)。《资治通鉴》卷一五七梁武帝大同三年(537)云:“九月,柔然为魏侵东魏三堆,魏收志:肆州永安郡平寇县,真君七年,并三堆县属焉;有三堆戍。隋改平寇县为崞县,属雁门郡。宋白曰:岚州静乐县,本汉汾阳县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7]4881《读史方舆纪要》卷四〇《山西二》云:“后魏初,尝置三堆县。太平真君七年,省三堆属平寇县,有三堆戍。西魏大统三年,宇文泰使柔然侵魏三堆,高欢击走之。”[8]1382-1383《北史》卷九六《蠕蠕传》云:“元象元年五月,阿那瓌掠幽州范阳,南至易水。九月,又掠肆州秀容,至于三推。”[3]3264“三推”地名无考,三堆和秀容(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均属肆州,从地理位置看,三堆位于秀容西南,《北史》的“三推”应为“三堆”之误。从柔然多次入侵三堆来看,三堆的防御重点应在北部,即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东魏、北齐时期曾多次修建针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工事,据朱大渭先生《北朝历代建置长城及其军事战略地位》一文可知,三堆为北齐所修长城西段的一部分,其修筑之初是为了抵御北方的侵扰,也是晋阳西北的屏障。《魏书》卷一二《孝静帝纪》云:“武定元年……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隥。四十日罢。”[9]306《北齐书》卷二《神武纪下》:“武定三年……十月丁卯,神武上言,幽、安、定三州北接奚、蠕蠕,请于险要修立城戍以防之,躬自临履,莫不严固。”[10]22《资治通鉴》卷一六四梁元帝承圣元年(552)云:“冬,十月,齐主自晋阳如离石,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7]5093从地理位置看,三堆不仅位于晋阳的上游,可以起到晋阳防线的作用,还位于汾水上游东岸,防御西边汾州的胡人也是有可能的。北朝时期镇的地位相当于州,戍的地位相当于郡。三堆虽然名戍,但是从志文“持盖拥麾,事同征镇”的记载来看,三堆戍应是具有和镇一样地位的军事区,其战略地位可见一斑。志主由郡太守转为三堆将,看似降职,实际上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从再迁南豫州刺史一事也可佐证。

南豫州位于江淮之间,是南北朝对峙时期的一个军事要地。王鸣盛先生《十七史商榷》一书认为,“南朝州郡侨治虽多,大约总以南豫州为最要。”[11]《资治通鉴》卷一六〇梁武帝太清元年(547)云:“甲子,诏更以悬瓠为豫州,寿春为南豫州,改合肥为合州。胡三省注:宋武帝欲开拓河南,绥定豫土,割扬州大江以西悉属豫州,豫州基址因此而立。永初二年,分淮东为南豫州,治历阳;淮西为豫州,然犹治寿春也。大明以后,豫州治悬瓠。常珍奇归北,悬瓠入魏,豫州复治寿阳。齐东昏之时,裴叔业又以寿阳附魏,遂以历阳为豫州。至帝天监中,韦睿克合肥,以为豫州,复以历阳为南豫州;后复寿阳,又徙豫州复旧治。今得悬瓠,复宋之旧为豫州,以寿阳为南豫,以合肥为合州。南北兵争,疆场之间,一彼一此,易置州郡,类如是矣。”[7]4956寿春(今安徽寿县)是淮河的桥头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南豫州一直以来都是南北双方的战略争夺地。墓志显示,志主曾长期担任南豫州刺史,一直在南北疆场的前线,这也说明此时的南豫州是控制在北朝政权手中的。并且由于志主实施了一系列诸如“罚叛柔服,威怀无爽。还禽反馘,不营小利。蕴兹盛德,畜此令图”的措施,使得北朝这一时期对于南豫州的控制相对稳固,这对于进攻及防御南朝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北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西入长安投奔宇文泰,高欢另立孝静帝并迁都于邺,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在高欢控制下的东魏又逐渐形成了邺——晋阳两都制,孝静帝所在的邺城始终都是一个摆设,高欢所坐镇的晋阳才是东魏真正的政治重心,史称“军国政务,皆归相府”[10]21,当时的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10]18,便是这一问题的说明。据志文“春秋五十有一,遘疾终于晋阳”的记载来看,志主最终于晋阳去世,而不是死于南豫州治所。由上文可知,志主所在的南豫州一直都是南北政权对峙争夺的一个重要战略核心区,志主能出任此职则必是高欢所重之人。又据《北齐书》卷四五《刘逖传》载,当时的晋阳为“都会之所,霸朝人士攸集”,志主作为高欢腹心之人,前往霸府所在的晋阳述职或朝拜也都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因此,志主应该是在晋阳办事时不幸染疾而猝逝于此的。

二、志主家族世系及郡望考

穆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首,原为丘穆陵氏。《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云:“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12]志主先世为穆崇,《魏书》卷二七《穆崇传》云:“穆崇,代人也。其先世效节于神元、桓、穆之时。”[2]661以兴王佐命之功受封宜都公。

1.家族世系

墓志未记志主婚姻状况及子女情况。根据墓志的记载,志主曾祖父为太尉公、宜都贞宣王,祖父为司空公、宜都文宣公,父为齐州刺史、世侯。世系上溯三代,但只记载了官职和爵位,并无名讳。考之《魏书》,志主曾祖为建安康王穆顗,祖父为安南公穆栗,父为齐州刺史穆祁。显然,墓志和《魏书》在对志主世系的记载上是有出入的。根据《魏书》卷二七《穆崇传》以及《北史》卷二〇《穆崇传》,穆崇家族世系如图1所示。

图1 穆氏家族世系图

注:“乙九”《北史》作“乙”,“遂留”《北史》作“逐留”,“容”《北史》作“子容”,“龙仁”《北史》作“龙儿”,“子弼”《北史》作“弼”。

墓志载志主父为齐州刺史,《魏书》卷二七《穆崇传》所记载的穆氏家族仅有穆祁一人被追赠过这一官职,而且本传中也明确指出两人为父子关系,因此可以确定穆祁为志主的父亲。志主母亲为“高显乡君,太师、昌黎王之女”,根据《魏书》的记载,先后担任过昌黎王这一爵位的有兰汗、慕容懿、慕容伯儿、冯熙、冯冏。其中兰汗、慕容懿、慕容伯儿等人出任昌黎王的时间与志主生活时段不符,而冯熙、冯冏二人担任过太师一职的只有冯熙。据《魏书》卷八三《冯熙传》载:“高祖即位,文明太后临朝,王公贵人登进者众。高祖乃承旨皇太后,以(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领秘书事。”[13]1819因此,志主的母亲当为冯熙之女,即文明太后冯氏的侄女。据《魏故乐安王妃冯氏墓志铭》记载:(冯氏)“母,乐陵郡君、太妃……长姊,南平王妃。第二第三姊,并为孝文皇帝后。第四第五姊,并为孝文皇帝昭仪。第六姊,安丰王妃。第七姊,任城王妃。妃讳季华,长乐郡信都人也,太宰之孙,太师之第八女,大司马之妹。”[14]155可以看出,冯熙之女多与北魏皇室联姻,而志主的母亲则与代北八姓之首的穆氏联姻,或为庶出,或是由于过早丧父,即冯熙去世后,冯家势力有所削弱,不再是北魏皇室联姻的首选对象。

根据《魏书》的记载,穆崇以功受封宜都公,此后继承这一爵位的有穆观、穆寿、穆平国、穆伏干、穆罴。其中,穆崇的谥号为“丁”,穆观的谥号为“文成”,穆寿的谥号为“文宣”。《太尉领司州牧骠骑大将军顿丘郡开国公穆文献公亮墓志铭》云:“高祖崇,侍中太尉宜都贞公……曾祖闼,太尉宜都文成王……祖寿,侍中征东大将军领中秘书监宜都文宣王。”[14]41《魏故东荆州长史征虏将军颍川太守穆君墓志铭》云:“君讳纂,字绍业……侍中太尉公黄钺将军宜都贞公崇之后。”[14]121《魏兖州故长史穆君墓志铭》云:“君讳彦,字世略……侍中太尉公黄钺大将军宜都贞公崇之后,侍中司徒公太子太傅驸马都尉宜都文宣王寿之曾孙。”[14]268穆亮、穆纂、穆彦的墓志称穆崇为“太尉宜都贞公”,穆寿为“宜都文宣王”。“丁”是对穆崇当年牵涉卫王仪造反的暗讽,史书及出土的穆氏家族墓志都没有穆崇谥号更改的记载,直接称其为“贞公”,可能是出于避讳,也可能是更改过谥号。志主墓志提到的“曾祖太尉公、宜都贞宣王”“司空公、宜都文宣公”与穆崇“宜都贞公”、穆寿“宜都文宣王”的封号接近。《全唐文》云:“公讳宁字某,十一代祖崇,元魏宜都王。其后自代迁洛阳,遂为洛阳人。”[15]正史和已发现的穆氏家族墓志均称穆崇为宜都公,称其为“宜都王”的记载仅此一例。按墓志记载的“宜都贞宣王”为宜都贞公穆崇,“宜都文宣公”为宜都文宣王穆寿,则穆崇与穆寿为父子关系,这与《魏书》及其他穆氏家族墓志记载的二人为祖孙关系不符。

此外,据《魏书》载,穆氏家族担任或追赠过“太尉”职位的有穆崇、穆观、穆亮;担任或追赠过“司空”职位的有穆忸头、穆亮、穆绍。袭爵穆崇宜都公这一爵位的穆观、穆寿、穆平国、穆伏干、穆罴都没有担任司空的记载。因此,《魏书》及志主墓志铭对家族世系尤其是对曾祖父和祖父的记载必有一误。

2.郡望

穆氏为代北八姓之首,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六月“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9]178,穆氏遂以河南洛阳为郡望。《魏故太原太守穆公墓志铭》云:“公讳子岩,姓穆氏,河南洛阳人。”[14]381《魏故镇东将军、相国司马、高唐县开国男穆君墓志铭》云:“君讳瑜,字子琳,河南洛阳人。”[16]《魏故安东将军中书舍人穆□墓志铭》云:“君讳良,字祖德,河南洛阳人也。”[17]52从目前能见到的穆氏家族其他成员的墓志来看,穆氏族人大都以河南洛阳为郡望,穆岩、穆瑜、穆良墓志均如此。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穆氏家族均留在东魏。据《魏书》卷二七《穆崇传》记载,穆容于武定中担任汲郡太守,穆建于天平中坐事自杀,穆千牙于武定中担任开府祭酒,穆长嵩卒于兴和中,穆岩于武定中担任司徒咨议参军,穆世恭于武定中担任朱衣直阁。天平(534-537)、元象(538-539)、兴和(539-542)、武定(543-550)均为东魏孝静帝的年号。

北齐的穆子宁及其子穆建的墓志均记载为“司州清都人”。《齐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瀛州刺史中书监穆公墓志铭》云:“君讳子宁,字德静,司州清都人也。”[18]371《齐故镇西将军直荡正都督穆君墓志铭》云:“君讳建,字士康,司州清都人也。”[18]373清都即魏郡,《资治通鉴》卷一五七梁武帝大同元年(535)云:“魏荆州刺史郭鸾攻东魏东荆州刺史清都慕容俨。胡三省注:东魏都邺,以魏郡为清都尹。”墓志载志主为魏郡邺人,与穆子宁和穆建的籍贯类似,但是不能确定穆子宁和穆建是否穆崇族人,与志主是否为同一家族。

《魏书》卷八二《常景传》云:“天平初,迁邺,景匹马从驾。是时诏下三日,户四十万狼狈就道,收百官马,尚书丞郎已下非陪从者尽乘驴。”[13]1806《魏书》卷一二《孝静帝纪》云:“十有一月……徙邺旧人西径百里以居新迁之人,分邺置临漳县,以魏郡、林虑、广平、阳丘、汲郡、黎阳、东濮阳、清河、广宗等郡为皇畿。”[9]298东魏迁都之时曾将百官和四十万户的百姓迁往邺城,志主也当在此列。志主被称为魏郡邺人极有可能是受到迁都影响,以新的居住地为郡望。隋唐时期穆氏的后人如穆宁、穆赞、穆志等仍以河南洛阳为郡望,可见当时穆氏家族不是所有人都被迁往邺城,大部分还是留在了洛阳。

三、志主葬地考

据墓志载,志主于武定五年(547)病逝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十九里横渠之右。据张之先生研究,横渠即为漳河。[19]83穆瑜是穆崇宗人穆丑善的后代,其经历与志主类似。《魏故镇东将军相国司马高唐县开国男穆君墓志铭》云:“君讳瑜,字子琳……以魏武定之五年,龙集丁卯,二月戊辰朔,十八日乙酉,薨于晋阳……粵以其年五月丁酉朔,十三日己酉,窆于西门豹祠西南之野马岗。”[20]14-16穆瑜葬于邺城西南野马岗,其妻陆夫人墓志铭对此有更详细的描述。《魏故骠骑大将军瀛洲刺史都官尚书相国司马高唐县开国男穆子琳妻陆氏墓志铭》云:“夫人姓陆,讳脩容……祔葬于瀛洲史君之旧茔,在邺西南野马岗之东,去城廿五里。”[20]16-17

穆瑜的弟弟穆良也葬在野马岗。《魏故安东将军中书舍人穆□墓志铭》云:“君讳良,字祖德,河南洛阳人也。鲁卿叔孙穆子者,君其苗裔,盖王父字为氏,遂姓穆焉。属周道板荡,诸夏流离。移于北漠,鸿渐朔野。大魏龙兴,举笼四海,世作蕃辅……除明威将軍、司徒祭酒……除平东将军、南巨鹿太守……解职还朝,遂授司徒司马。未及奏闻,复授霸府从事中郎……武定中,转中书舍人……粤以武定八年,岁次庚午,正月辛亥朔,廿三日癸酉,窆于野马岗。”[17]52穆良墓志没有追溯其详细的世系,《魏书》卷二七《穆崇传》云:“子琳弟良,字先德。司空行参军、将作丞、司徒祭酒、安东将军、南巨鹿太守。颇有民誉。入为司徒司马、大将军从事中郎、中书舍人。武定六年卒。赠征东将军、徐州刺史。”[2]678从官职上来看,穆良当为穆瑜(子琳)弟无误。《穆崇传》云其字“先德”,志云其字“祖德”,当以志为准。

穆子岩,长乐王穆亮之孙,《魏书》和《北史》均记为“穆岩”,《魏故太原太守穆公墓志铭》云:“公讳子岩,姓穆氏……粤以八年岁次庚午五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窆于邺都之西门豹祠之曲。”[14]381穆子岩葬于西门豹祠附近,从穆瑜墓志记载来看,西门豹祠西南就是野马岗,即穆瑜及其夫人、弟弟穆良均葬在邺城西南漳河南岸的野马岗附近。

东魏、北齐的都城在邺城,其城西地区是当时比较集中的墓葬区,其中“皇室陵园主要分布在邺城西北地区,周围还分布着众多高官勋贵的墓地……邺城西南墓区的墓主人身份在北朝时期仅次于漳水之北帝陵及其陪葬高级贵族墓区”[21]。志主葬于城西十九里横渠之右,“北朝时西门豹祠大约距邺城十五里,野马岗在西门豹祠的西南方向大约距邺城二十里”[21],可见志主与穆瑜等人所葬地相去不远,野马岗或即其家族墓地。

综上所述,《魏书》对志主穆景相的记载比较简略,墓志对志主的身世、职任等记载可补史阙,但是墓志和正史对志主家族世系的记载差异较大,由于史料缺失,暂时无法做出准确研判,希待新资料出现再作完善。

[1] 齐运通.洛阳新获七朝墓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38.

[2] 魏收.魏书(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李延寿.北史(第1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4504-4505.

[5] 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5.

[6] 魏收.魏书(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

[8]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 魏收.魏书(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 李百药.北齐书(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1] 黄曙辉.十七史商榷(第2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440.

[12] 魏收.魏书(第8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06.

[13] 魏收.魏书(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4]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15] 董浩,等.全唐文(第8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8201.

[16] 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6册)[M].北京:线装书局,2008:299.

[17] 赵君平,赵文成.秦晋豫新出土墓志蒐佚[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18] 贾振林.文化安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

[19] 张之.邺下古渠考(二)[J].中原文物,1994(4):81-87.

[20] 王银田,李杲.东魏高唐县开国男穆瑜及夫人陆氏墓志考释[J].暨南史学,2015(2):14-23.

[21] 石磊.北朝邺城西南墓区出土墓志探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责任编辑:张明海)

K239.22

A

2096-2452(2017)05-0035-06

2017-09-02

李迪(1992-),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魏晋南北朝史专业硕士生。

10.3969/j.issn.2096-2452.2017.05.007

猜你喜欢
宜都魏书墓志铭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墓志铭漫话
墓志铭
《魏书》和《宋书》“比”字句南北差异研究
《魏书·食货志》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响水洞村的梦——湖北宜都“路民捆绑”织密交通致富幸福网
《魏书》的编纂特色与史学价值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
《条例》颁布一周年 宜都行资模式迈进2.0
宜都资产处置羊年首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