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林下土鸡散养技术浅谈

2017-10-24 08:57黄海
科学种养 2017年10期
关键词:土鸡香椿周龄

黄海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营养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观念逐步转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方向,人们开始寻找无公害绿色食品。而散养土鸡是大自然的产物,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有大量的林地资源,进行林下养殖,利用动物的运动性自行觅食,既降低劳动强度,又合理利用林地资源。这种散养方式具有隔离条件好、投资少、饲养成本低、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的特点,是值得大力发展的致富养殖模式。比如发展香椿林下土鸡养殖,不仅能增强土鸡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还能改善土鸡风味。据专家检测:香椿含大量的钙、磷、钾、钠等成分,被称为“树上蔬菜”,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香椿饲料喂养的土鸡含肌酣酸超过2.55毫克/克,而普通鸡还不到1毫克/克,脂肪酸也明显高于普通土鸡。因此香椿喂养出的土鸡肉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远高于普通土鸡,而且市场也很畅销。笔者根据多年在达川区基层的工作经验,现将总结出的香椿林下土鸡散养技术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散养土鸡场址的选择

选择离开村庄一定距离,交通便利,地势高燥,通风、光照条件和透气性良好、未被传染病和寄生虫污染、无异味、水源充足的香椿林。

二、土鸡品种的选择

据调查,我国已有土鸡品种64个,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土鸡品种,这些鸡的肉味道鲜美、汤汁浓郁、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三、散养土鸡的饲料

散养土鸡以觅食青草、树叶、草籽、各类昆虫为主,适当补饲当地产出的玉米、谷子、杂粮等精饲料,并添加一定量的食盐;不饲喂被农药等污染的饲料,饲养过程中不掺入任何药物和添加剂。夏秋季节可在鸡舍前安装灯泡设施诱虫,供鸡采食。如遇到恶劣天气、阴雨天或冬季不能外出觅食时,要酌情补喂一些配合饲料。补喂饲料配合香椿树源饲料,可将香椿叶、根、树皮粉碎成粉末用于饲喂,尽量多用昆虫等做蛋白饲料。

四、土鸡的繁育

土鸡的繁育采用群选与个体选择相结合的做法,且以体重、产蛋量、抗病力与外貌特征等性能作为选育的重点,同时结合后裔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种鸡多采取分群自然交配,公母比例为1∶8~10。3~8月的种蛋受精率平均为80%,高者可达86%~90%;孵化期21天,受精蛋孵化率为83%~86%,高者可达90%。

五、散养土鸡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可分为中雏期和大雏期两个阶段。中雏指5~7周龄的雏鸡,中雏期又称为育成前期;大雏指8周龄以上的雏鸡,大雏期又称为育成后期。

1. 中雏期的饲养管理

①雏鸡脱温。春雏脱温一般在5周龄进行,夏雏和秋雏脱温时间较早;脱温工作要按生产计划逐渐进行。开始时晚上供温,白天停温;或在气温较低时供温,气温适宜时停温;经过1周左右,当雏鸡已经适应自然温度时,再完全停止供温。雏鸡脱温,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和雏鸡的活动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温度骤变造成鸡群应激,进而导致损失。

②脱温后的饲养。雏鸡40日龄后可停止供温,注意温度变化不能太大。4月下旬当外界气温回升时,可将雏鸡按强弱分期分批移至林地放养。放养地点应由近至远,确保雏鸡能够自己回舍,放养时间可逐渐延长。其他时节当遇下雨、大风天气时,应将舍温保持在15℃以上,并采取自然光照。早上对鸡群进行舍外放养,使其接受日光照射,接触土壤,适应外界环境,自由觅食林间昆虫和富含矿物质的食料,中午和晚间将鸡群赶回舍内休息,并进行补料。

③雏鸡放养。中雏鸡处在生长发育旺盛阶段,采食量逐步增大,活动力和适应性日渐增强,生长速度也不断加快。此阶段不再需要保温,管理方面相应变得粗放。在外界气候条件良好的前提下,从5周龄逐步开始放养,40日龄后当体重达到0.25~0.30千克时,放养时间逐渐延长,5~6月以后可育虫供鸡采食。林间的昆虫、落果等都是良好的鸡食料。

④补饲。补饲以玉米、食盐、昆虫等为主,原则是早喂少,晚喂饱,中午适量。傍晚可补喂一些配合饲料,给量视林下食物资源的多少而定。夏秋季节可以在鸡舍前安装灯泡诱虫,并令鸡只采食昆虫。如遇恶劣天气、阴雨或冬季不能外出觅食,则需进行舍饲。

一般来说,除第一周早晚均在舍内饲喂,中午在休息棚内补饲1次外,从第二周开始,早上少喂,中午可以免喂,晚上喂至七成。5周龄以上的大鸡晚上饲喂可降至六成或更少,需注意鸡群晚上回舍前一定要吃饱。饲料由放养初期的全价料逐步转换为谷物杂粮,5周龄后全部换成谷物杂粮,可有效促使鸡只在放养过程中积极觅食,既可以增加鸡只的活动量,又可以促其采食更多有机类营养物质,以提高未来商品鸡的肉质和品位。

通常雏鸡放养后,可喂给少许大颗粒饲料,但蛋白质水平不要太高。每天早晨放牧前先喂些碎大米、碎玉米、小麦、副产品等粗饲料;晚上回舍后用粗粮喂饱。

2. 大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鸡7周龄后转入大雏育成阶段,可将8~20周龄的鸡称为育成鸡。一般情况下,7~8周龄雏鸡可在常温条件下饲养。育成鸡羽毛生长快,至20周龄时要脱换羽毛2次,第一次在12~13周龄,第二次在18~20周龄。育成鸡生长发育旺盛,对饲料营养的要求增加,对钙的需求较多,但饲料中钙的含量不宜过高,反而以偏少些对提高鸡的保钙能力有益。

①转群。雏鸡5~6周龄后转群,即按鸡只个体大小、强弱状况分群饲养。转群前应做好消毒准备工作,对放养地除草消毒,并用15%~25%石灰溶液浸泡地面或喷雾,干后待用;用消毒剂消毒并清洗饮水器。转群时尽量避免鸡群发生应激,转群前3天在雏鸡饲料中加入电解质或维生素,每天早晚各喂1次。转群冬季在晴天进行,夏季选在早晚凉爽的时间。转群后要防止鸡群因环境变化而炸群,确保鸡只饮水充足,1周后按育成鸡的管理技术进行饲养。饲料转换要逐渐过渡,第一天育雏料和生长期料各一半,第二天育雏期料减至40%,第三天育雏料减至20%,第四天即可全部喂生长期料。6~9周喂生长期料,9~16周喂育成期料,17~19周喂開产期料,每次换料时都应经过过渡饲喂。

②育成鸡管理。进入育成前期后,雏鸡要由育雏舍转入育成场,这一转换过程中除应做好转群工作,减少应激外,还要注意日粮的补喂。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应由育雏期的25%~27%降至22%~24%,并要降低动物性蛋白饲料的比例,增加植物性蛋白饲料量。小麦麸、高粱、玉米可占日粮的40%~50%;青苜蓿、水草、胡萝卜、白菜等青饲料占日粮的25%~30%,可挂在网室上供鸡只自由采食;糖麸饲料可占日粮的8%~10%。

大雏一般在露天网内饲养,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为16%~17%,主要使用植物性蛋白饲料,如玉米、高粱、小麦等,占日粮的50%~55%;糖麸类饲料占10%~14%。

大雏由育成舍转入露天网后要进行第二次选种,并根据性别、体质和大小、强弱、公母等进行分群饲养,如此有利其生长均衡。同时根据母鸡的存栏数,在青年公鸡中选择体重在1.1~1.5千克,发育整齐、雄性性征强、胸宽、体质健壮的个体组成种公土鸡群;选出胸宽深、体型大、繁殖体况好的母鸡组成繁殖母鸡群。育成后期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会发生鸡只互相叼喙严重、发育不整齐、死亡率高等情况,因此饲养密度应适宜,即保持在每平方米1.0~1.2只。育成鸡的饲料营养水平在鸡一生中最低,其粗蛋白水平在13%左右。注意结合抽测体重来检查育成鸡生长发育状况,若发现鸡只体重低于标准,要适当增加喂料次数,或适当提高饲料的粗蛋白水平。

(作者联系地址: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百节林业站 邮编:635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土鸡香椿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春之味——香椿
香椿与臭椿
香椿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土鸡
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