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亚+刘良初
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修辞立其诚”。
孙光友,一生不求名不求利,唯求德。德,是他用毕生心血小心呵育的一朵人性之花,容不得半颗微尘的玷染。这朵花,诗意地绽放在他个人灵魂的半亩方塘,亦绽放于他教育事业的万顷浩海。他说,作为校长,最大的德就是找到一种最适合的教育。
他找到了。
在立德之路上,他与“美好教育”浪漫邂逅。自此,一首充满生命张力的教育长诗在盈盈洞庭湖水的滋养里桀骜不拘地疯长。
他把自己活成一首诗
他,是一位诗人。
他在自己的诗集《穿过村庄的河流》后记中曾说:“老婆是我的爱人,诗歌是我的情人。”他亦以诗歌的形式活成了诗歌的情人。
品读他的诗集《穿过村庄的河流》,你会真切地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在鼻翼流淌,悠长的乡音在耳畔飘荡,慈爱的老母亲在眼前久久凝望。当一切远离,孙光友笔下鱼米之乡的村落,有了跟水粉画一样的淡妆素雅。读他的诗,内心总会不经意间被那淡淡的却又不可抗拒的至真、至善、至美所滋养。清初叶變曾说,“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他就是这样一个始终抱着淳朴和乡音不放的人,因为“他相信,只要单纯还在,美好就不会离开。如果放了单纯,就无法坐在世界的面前”。(孙光友《让教育与美好相遇》)
他,是一个好人。
他干了36年教育,9年教师,17年教育行政干部,10年校长,人人都说孙校长是个好人。做个好人,就是他一生的执念。这个好,在他的生命字典里的解释就是一个字:净。
做好人不易,但“我还是想做一个好人,哪怕这个世界对好人并不那么好意”。
自当上校长的那天他就立下一条规矩:绝不以权牟取半点私利。“我只想干干净净当一个校长,我只想扎扎实实做点教育。”
他当校长10年,学校人财物事一律严格按制度操作,绝不以权谋私,这一点有口皆碑,成了全校教师心目中的人格典范,学校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某食堂老板多次托人请他吃饭,他没答应。老婆病了,老板送上一千元钱,他主动交纪检员如数退还。后来老板趁他不在家,直接送上几条鱼,他就折现返还。后勤处派一个经常在学校搞小型基建维修的人帮他家修了一次铁门,他坚持委托后勤处同志给了一百元酬金。后勤处买的一张放在办公室让其午休的簡易床铺,他也坚决照价付款。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数不胜数。
就这样,他固守这样一种情怀:从童话视角看物,新奇美好;用散文笔法做事,优雅洒脱;按诗歌格调做人,有品有境。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首诗。
他把师生当成一首诗
“我深情地环顾了一圈校园,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我的诗句。”
在校园里,他把老师和学生都当成了一首首动人的诗歌。
少年是诗,一首天真烂漫滚动露珠的诗。
教师是诗,一首抽芽放叶开花结果的诗。
诗歌,需要用情感养育。于是,面对师生,孙光友倾注其深沉的爱。
诗歌,需要智慧的眼睛欣赏。所以,面对师生,孙光友给予了暖阳般的关注。
面向老师,他推出“幸福教师”工程,从教师待遇、专业发展、家庭生活、身体健康等各方面关心关爱教师,开创性提出了“发展型管理”模式。
所谓发展型管理,即通过提升教师的素质、境界,帮助教师实现职业梦想、个人价值,激发他们内在需求,自觉优化工作行为,促使优秀教师向卓越教师发展、合格教师向优秀教师发展、后进教师向合格教师发展,从而强化学校运转效能。
面向学生,他开创性提出了“美心教育”模式,即通过实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达到美化和升华学生心灵的目的,让学生“心”的生活更加美好。
职校的课堂向来一潭死水,然而他却把它上得绿树红花、生机盎然。缘何?积极关注、欣赏奖励,是他的不二法门。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思考、积极发言,每次语文课他都跟全班同学一起推选出一位学习之星并给予奖励。他奖励的方式别出心裁,如为学生写一首专属诗歌,向家长写一封赞美的信,送一本自己的诗集,将学生作品发表在他的公众号上,送学生一个向往已久的小饰品,等等。孩子们一碰到他就问:“老师,下次是什么奖励呀?”他会虚晃一招:“保密。”奖励成了孩子们一种神秘的期待。
在他的阳光里,学校的师生也渐渐变得如诗一般灵动起来。
他把教育谱成一首诗
“美好教育是一种诗性教育,是我的教育理想,就像月亮,梦幻般地挂在夜空里,虽然遥远,却用她的光辉,实实在在照亮着我的心。”
教育,最不该丢的就是诗意。诗教,乃中国教育特色,世界因此而惊艳侧目。教育是诗意的旅行,是人类诗意的修行。教育缺了诗意,就没了味,失了趣,少了魂,岔了气,丢了韵律。
诗意,绝非只存活在诗里,更存活在生命的朝花夕拾里、生活的浅吟低唱里、生存的波峰浪谷里。
孙光友提出的“美好教育”就是改善教育民生、成就师生美好生活的教育,它以优化师生生命状态为主要特征,以发展师生生存能力为基本任务,以成就师生美好生活为终极追求。美好教育有三级目标:生存目标、生长目标、生活目标。美好教育有“三美”:人性美、生活美、理想美。美好教育是师生之间生命的对话、生生之间灵魂的相拥,教育人生应该以幸福为最高追求。
学校开展美好教育实验以来,初步实现了“让教师与幸福结伴,让学生与快乐牵手,让学校与美好相遇”的发展目标。
教师观念发生转变,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发牢骚的少了,点赞的多了;负能量少了,晒幸福的多了。以前上课应付,愁眉苦脸。现在热情投入,满面春风,课堂上有了阳光和风景。
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厌学现象明显减少。近几年来,学校教学成果丰硕,学生技能竞赛、文化知识抽测成绩全面进入同类学校前列;对口高考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升本率,每年都有全省专业状元脱颖而出;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学校吸引力提升,社会影响扩大,名校效应开始显现,招生瓶颈完全打破,生源爆满,来势喜人。社会和媒体对学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德育报》《湖南教育》等媒体发表了相关文章。近几年学校共主持市级课题10个、省级课题5个,参与国家级课题1个。全校教师在网络媒体、纸质媒体发表教育类文章数百篇。孙光友校长个人出版美好教育专著3部:《让教育与美好相遇》《办有温度的教育》《让教师与美好相遇》,其中《让教师与美好相遇》荣获湖南省首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双百工程”优秀著作奖,获得省教育厅资助。
就这样,美好教育成为了全校师生通往美好生活、幸福人生的花径。未来抵达的是胜地,一路经历的也是胜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