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者,思考者

2017-10-24 12:31吴秀娟刘祎霞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研员国学诗词

吴秀娟+刘祎霞

身处乡村学校的山水之间,她汲取成长的力量,如小草一般向上生长;行走在教育科研的“前沿阵地”,她与大家一路同行,让乡村教师知道什么叫成长;走进校园,她又化身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将国学的种子在课堂上播撒……

回首来时路,新邵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兼品德与生活教研员谢超莲一直耕耘在教育的“一亩三分地”,一边行走,一边思考教育的真意。

向上,生命成长的动力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89年。那时的谢超莲刚从师范毕业,满腔热血地想要干一番事业。原本分配到离家较近的学校任教,她却自告奋勇申请调去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怀揣着这份简单的信仰,谢超莲开启了自己的教育人生。

一到学校,眼前的场景让当年那个18岁的姑娘傻眼了———煤油灯、土砖房,辗转三趟车、历经四五个小时才能回家……虽然生活环境令人咋舌,但谢超莲还是凭着一股子韧劲选择留下来。

既来之,则安之。闲暇时分,乡里的中心小学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她便钻进书本的世界,汲取生命向上生长的力量。也正是这一段沉潜的时光,为她的专业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等教育期刊成为谢超莲案头的读物,一直陪伴至今。每当看到期刊里登载的优秀课例,她总是翻来覆去地琢磨:“如果换做是我,这堂课应该怎么上?”“我怎样做才能比他上得更好?”谢超莲还会将文章中的精粹之处剪贴下来,整理成册,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

阅读之余,她将关注点放在了课堂。怎样才能搞好教学?初执教鞭的谢超莲刚开始也是一头雾水。直到入职的第二年,学校的老师参加区里组织的教学比武,她捧回了二等奖的奖状。“何不在赛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慢慢地,在乡镇、区县、市州的教学比武活动中,总能看到谢超莲的身影。她也借此机会,向各位方家求教,切磋教学技艺,探讨教育方法。

一直以来,谢超莲都有写教学日记的习惯,将自己对教育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反观自我。她对自己如此,对学生也这样要求———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写日记,不规定字数,也不要求辞藻华丽,只是引导孩子观察生活,写出“生活味”。慢慢地,学生都爱上了写日记。她的儿子也是她的学生,20多年来,无论到哪都要随身携带日记本。

引领,与乡村教师一路同行

2003年,谢超莲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选调到新邵县教研室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她的生活有了新的改变,从教师到教研员,从一个人的成长变成一群人的努力。

多年扎根乡村讲台的经历,让她对乡村教育有着真切、直观的体悟。谢超莲深知,教育科研对于乡村教师而言,素来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在农村学校教研力量薄弱、教研氛围不浓的大背景下,怎样引领乡村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让他们拥有更多专业成长的机会?这成了她反复思考的命题。

组织教学研讨会、开展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设计课改开放周活动……這是谢超莲日常工作的写照。旁听教学研讨课,不管时间有多匆忙,她总会在课后找到执教老师进行评课,倾听教学设想,探讨课堂得失。在她的理解中,这是对执教老师的尊重,也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途径。指导徒弟赛课,在磨课过程中,她总会选择上“下水课”,“有些教学要点单靠语言讲述很难把握,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身示范,还原课堂本色。”谢超莲说。

来自陈家坊镇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杨艳在她的随笔中记下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天生性急胆小,遇到问题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慌乱。对于这一点,师傅谢超莲在初次听我的课时便了然于胸。闲聊中,她漫不经心地说:‘不管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只要自己做好充足的准备,上好自己该上的课,就是成功地战胜了自己。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关于赛课的论述———不被名利所束缚。此后,我尝试着在面对课堂突发情况时冷静思考,从容应对。久而久之,当我面对一些调皮的学生时,多了几分平静,少了几分浮躁……”

谢超莲的指点打通了杨艳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穴位”。2016年,杨艳在全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谢超莲指导的许多青年教师都成为了全县教育教学领域的后起之秀。

见证他们的成长,就如同听到了笋芽拔节的声音。她所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地让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站到台前,让教育科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探索,播撒一颗国学的种子

早在读书那会儿,谢超莲便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她沉醉于那些古诗词的低吟浅唱之间,总能感到一番特别的意蕴。

2016年初,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节目风行一时,“国学热”俨然成为一种文化景观。当前,国学教育风起云涌。身为小学语文教研员,谢超莲在寻思,如何让国学经典真正陪伴每一位孩子成长?

常年行走于语文教学园地的实践告诉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令人堪忧。何不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桥梁,探索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系列围绕这一主题的活动也随之铺展开来。

为了让古典诗词烙印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谢超莲想了很多办法———举办全县小学生诗词大会,号召全县小学生与古典诗词为伍,在读读、背背、想想中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开展“用心感受,亲手传承”为主题的国学经典推荐卡制作比赛,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感和认同感;筹划以“国学经典,润泽童年”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会,激发起他们学习经典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谢超莲主持编写的诵读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古韵飘香》已于5月下旬面世。12册读本,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各有侧重。在“古典诗词专题诵读”版块,编者围绕送别、思乡、自然风光等主题精选3~4首相关诗词。经由这些文字,国学走进孩子们身边,浸润他们的心灵,成为生命成长的精神给养。在谢超莲看来,她眼下所做的,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一颗国学的种子,唤醒诗心,唤醒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即便在日后的岁月中想起,也能从中获得前行的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研员国学诗词
“垂”改成“掉”,好不好?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