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公共标识语的英译

2017-10-23 11:27张灵机
学习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分类

张灵机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中外交流的深入,来华的外国人与日俱增,为了方便他们旅游和生活,各大城市都在公共场所设有中英文标识。可以说,标识语是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口碑。本文拟通过一些公共标识语翻译实例,对标识语英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纠正了误译错译情况,并对标识语的翻译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规范标识语的翻译,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向外国游客传播信息和文化底蕴,树立中国城市的良好国际形象。

关键词: 公共标识语;分类;英译原则;

介绍

公共标识语,又名标识语,是应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凡在公共场合张贴或印刷的旨在为公众或特殊群体提供宣传和服务语言标牌或标语都可归于标识语范畴。它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体,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其英语对应的名称为“Public Signs”。在我国,标识语的汉英翻译起步较晚,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监督。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标识语的翻译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北京市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措施和通则来规范公识语的翻译,要求其译文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遵循英语语言习惯。

1. 公共标识语的分类及其特征

公共标识语是一种独特的应用文体, 在实际应用中分为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功能。

1)指示性标识语:为交际对象提供周到的信息服务,目的在于向公众提供某种服务或指南,如:问询处、租车服务、外卖服务等。

2)提示性标识语:为交际对象起到提示或告知作用,使交际对象根据提示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安排,如:车位已满、油漆未干等。

3)限制性标识语:对交际对象的行为进行限制、约束,对交际对象的行为按照其交际目的进行规范,但指令性语气较弱,不强调强制性信息,留给交际对象选择服从或拒绝的余地较大,语言直截了当,如:游客止步、凭票入场等。

4)强制性标识语:以强制的方式来要求交际对象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某种行动,指令性语气较强,语言直白,带有强制口吻,不容交际对象选择。如:严禁饮酒、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等。

2.公共标识语英译原则

1)规范性原则

由于标识语起到提醒公众言行和传达信息的作用,因而对翻译语言的标准和要求较高。在标识语的翻译中,优先满足规范性原则,要求译出语符合英语使用规范,符合标识语的特点。首先,应注意英文书写的规范性。按照英文标识语的国际惯例,一般情况书写形式全部采用大写字母或首字母大写,句中或短语中的实词应首字母大些,虚词如介词、冠词、副词小写,常用名词短语、动名词短语和祈使句,不用句号。句子尤其是长句,可采用句首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例如:出口EXIT,报告厅Conference Hall,请排队等候Please line up,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Take nothing but pictures, leave nothing but footprints等。其次,应确保单词拼写正确,单词与单词之间必须留有空格,没有空格的地方不能额外增加空格。比如“出租车”英译为“TAXI”,不能将这四个字母分开,写成“TA XI”。另外,英文标识语中表达特定含义时,常有一些惯用法,比如表达“请勿……”“,禁止……”一般都译为“Dont…”“No…”或者“…Forbidden”“…Prohibited”。例如:请勿登踏Dont Step On,请勿攀爬No Climbing,禁止摆摊设点Vendors Prohibited,谢绝入内No Admittance,允许停车Parking permitted,未经允许货车禁止通行No trade or business vehicle unless authorized等。

2)准确性原则

有的中文短语可以对应多个英文单词,译者应对所指事物或概念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根据英语的使用习惯选择最能贴切表达该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例如:“通道”在表示“地面通道”时,译作“Passage”,表示“地下通道”时,译作“Underpass”。再如“欢迎再来”译成“Welcome”就可,但不能译为“Welcome you again”,这样就成了再次欢迎了。

3)简洁性原则

我们知道,中英文在行文结构上差别较大,中文重形合,英语重意合。为了达到美学效果,中文讲究四字语的对仗排比,有时会存在重复和强调的现象,译者在翻译时应按照英语行文简洁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采取意译的方法,保证翻译的简洁性。标识语的英译,尤为强调简洁原则,这是因为标识语的作用就是对大众传递指示、提示、限制和强制的信息,常采用醒目易懂、简洁明快的短语或短句。因此,公示语的翻译也要短小精悍,具备节奏感。例如“此路不通”,直接翻译成 “SHUT”一词足矣,不要受中文意思影响,翻译成短句。类似地,在翻译“停止收款”时,采用“Closed”一词,而不要刻板地字对字译为“Stop Cashiering”。另外,標识语英译时应使用实词、关键词、而冠词、代词等都可省略,例如:“当心触电Danger! High Voltage”这种译法突出重点,简洁有力,警示效果更显著,而译成“Be careful of the electricity, please”的效果远不及前者。

4)礼貌原则

在西方国家,语体通常会有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分。英语语言比较强调客体意识,表达间接委婉,倾向于礼貌原则,有时还不乏幽默,而汉语表达倾向于直接、明快。所以,译者在公共标识语的翻译过程当中,也要注意使用礼貌原则,使用得体的单词和句子。例如“闲人免进”,如果是按中文字面意思机械式翻译为Admittance denied to idlers”,就会违背礼貌原则,让西方人觉得难以接受。按照语体的使用习惯,此句较为准确的翻译应当是“STAFF ONLY”,这样的表达更为委婉,同时也避免了冒犯他人。同理,针对特殊群体(老人、残疾人、孕妇、儿童等),尤其要注意用词含蓄,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单词。例如“残疾人卫生间”应该译作“Handicapped Bathroom”,不能译成“Deformed man toilet”。“老年人免费”应该译为“Senior citizen free”而不能译成“Old citizen free” 。endprint

5)对等原则

所谓对等原则,就是要求标识语的英文翻译要做到信息对等、文化对等。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一些表示公共场所服务或设施功能的标识语和一些中华老字号,如饭店、影院等,在翻译时应视情况将这些词补出,便于外国人理解。比如:同盛祥Tongshengxiang Restaurant,陶然亭Taoran Pavilion。属性名带有实际意义的,译者在翻译时要译出,如 “大连海事大学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如果实体已失去属性名所指的性质,直接用汉语拼音拼写,如“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翻译中国人名、地名时,一般保留汉语拼音,如:司马迁(祠)Sima Qian (Memorial Temple),而表示国家、区域的名词应翻译成英文,如: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浙江省Zhejiang Province等。另外在翻译标识语时,译者必须在了解语言内容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翻译,抓住信息的灵魂,避免字对字的死译,闹出笑话。例如在翻译“中国烟酒”时,较准确的译文是“China Tobacco”而非“China Smoke and Drink”。“药王”翻译为“Herbal Master”而非毒枭“Drug King”。

3.公共标识语常见错误

1)书写错误或用拼音代替英语

书写错误是公共标识语翻译中最常见的现象。我们常看到一些街道或路口的标识语书写不规范,存在大小写使用混乱或单词拼错的想象。例如:请您排队 Pleas liNe up(应为Please line up),消火栓Fire Hydant(应为Fire Hydrant),到达Arrivais(应为Arrivals)。译者或排版人员应仔细核对标识语的英文书写,避免出现书写不规范或单词拼错这样的低级失误,保证信息的可读性和完整性。另外,在标识语的不标准翻译中,还存在用拼音代替英语的情况,例如:请勿拍照No Paizhao(应为 No Photos )。

2)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

这种类型的错误直接反映了译者的英文水平欠佳,缺乏基本的语法知识,错用词性或没有理解原文的意思,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标识语,事先也没有查阅语法书或字典去考证。语法错误往往表现为误用词性和句子结构错误,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关联词错用。例如:禁止逗留 No Loiter(应为No Loitering,No与动名词搭配)。我们知道,语义包括一定的内涵和外延,如果译者对原文理解不准确就会在翻译中用词不当,导致词不达意。例如:失物招领 Lost Property(应为Lost and Found)译者忽略了失物招领的核心功能“招领”而没把这层意思译出,翻译成了“丢失的财物”,导致交际信息不对应,使人匪夷所思。

3)翻译缺乏统一性

我们在公共场合有时会看到一个标识语对应两个以上的翻译版本,没有统一性。例如大雁塔,景区外的景点标识为Da Yanta而景区里的标识为Big Wild Goose Pagoda。在同一个景区出现两个不同版本的英译标识语,对国外游客会起到误导作用,让他们觉得是兩个不同的地方。再如“金华南路”就有“JINHUANANGLU”和“JINHUA SOUTHROAD”两个版本的路牌,给游客出行带来了不便。

4)语用失误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西方人们思维模式不同。如果译者只是根据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而忽略译入语受众的文化背景,译文就会与受众的接受能力脱节,起不到传递信息的目的甚至会带来误解。有些公共标识的英文翻译存在字对字的死译,与原文意思大相径庭,甚至闹出了笑话。例如:出口EXPOR(应为EXIT),社会车辆Social Car(应为Private Vehicle),对公业务窗口To Male Business(应为Business Service),B超室 B Super Room(应为B-Ultrasound Room),烘手机 Bake mobile phone(应为Hand Dryer ),签到处SIGN EVERYWHERE(应为Sign-in Desk或Check-in Desk),一次性用品 A TIME SEX THING(应为DISPOSABLE)等。还有一些标识语的英文翻译存在语用失误,属于典型的中式英语。我们常看到一些公众场合贴有 “小心碰头”的标识语,有的翻译成Let Your Head Knocked here,让人很费解,英文中习惯性的表达应该是Caution,mind your head。常见的错误标识语还有“小心落水Fall into water carefully”,意思是“小心地落入水中”,与原意相去甚远,正确的译法应该是Danger! Deep water。再如:请在一米线外等候Please wait outside a noodle(应为Please wait behind the yellow line)“一米线”被误译成在一条“米线”,让不少外国人哭笑不得。

4.解决方案

翻译是一门艺术,一种技巧,错误的英文标识像“文化垃圾”一样,会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培养跨文化意识,重视公共标识语的翻译工作。依据标识语翻译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错误,相应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

1)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标识语的翻译工作,联合旅游部门、市语委等部门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标识语翻译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推行一套完善的译文校稿标准化制度,配置专业翻译和译审人员对译文层层把控,严格保证翻译质量,杜绝不准确或错译的译文流向公共场所。有条件的情况下,该机构还可以邀请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在标识语发布之前进行终审,保证译文准确纯正,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风格。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建立问责体制,对出现严重错误的译者或者相关责任部门进行警示,督促其重视标识语的翻译工作。endprint

2)提高译者的知识和职业素养

目前,翻译标识语的译者水平层次不齐,忽视文化差异,一些相关部门或公共场所因为专业的翻译人手不够,让非专业人员充当标识语的翻译,或用翻译软件翻译,导致译文出错率增加,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标识语的翻译工作应由专业的翻译人员完成,译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翻译过程中如有疑问,译者一定要勤动脑、动手,查询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或咨询英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保证译文的精准性。同时,译者还要培养崇高的职业素养,热爱语言工作,在对外交流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添砖增瓦。

3)规范英文排版工作

事实上,除了译者的英文水平欠妥外,不少错误是在印刷排版过程中出现的。有的印刷员不懂英语或英语水平不高,跨文化意识淡薄,认为把文字转换到告示板上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出现把字母印反、印错、漏印,大小写混合排版等情况。尤其当译者提供非标准或手写材料文稿时,标识语错版的几率就更高。印刷厂或相关机构应对出版的文字材料仔细查验,避免错版的标识语流向市场。

4)提供翻译志愿者服务

目前,国内不少大中型旅游城市都提供了翻译志愿者服务,为外国游客指路、答疑解惑,为他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群众可以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如果发现公共场合的英文标识语有错误,可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有效改进英文标识语的译文质量。

5.总结

中国的崛起影响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国。在某种意义上,规范的公共标识语反映了一个城市和国家的文明程度,在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通向世界的路标。我们应该把标识语的英译工作作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花大力气做好,这样才能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在深化改革和可持续性发展进程中取得可喜的成績。

References

[1] Nida E. 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 Nida E. A. (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刘法公 徐蓓佳(2008)公示语汉英翻译原则的探索《外语与外语教学》[J]大连:大连外国语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类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垃圾分类我能行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无图问题细思考,位置不明需分类
清晰的条理来自于分类
分类,正确求解的好帮手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