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角落大的地方
去年冬天,我在海南海棠湾见到李娟,她在一间五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面朝满园绿地植物生长的冬天,写写文字,画画速写,偶尔在附近泡泡温泉,再远一点儿便是去溜附近的海湾,看看海。我去看她的时候,正逢大雨,我在海边的木屋中避雨,听她在话筒那边遥远的声音,伴随着雨声簌簌,告诉我到她家的路上有海南最美的三角梅夹道相迎,彼时衣服已被大雨淋透的我,却因为她的话感到周身温暖。
无论东西南北,属地何方,李娟的文字、李娟的人就是在角落大小的地方生长出力量,她在属于她的角落里凭借文字分享一份内在的寂静。她的文字与读者之间没有重重喧哗隔离,她驾驭文字时总有一种本领,便是把任意一个她所栖居的空间地方变成富有她个人节奏以及独处哲学的空间表达,把所有文字表达变成一份拥有完整私人生活的记录,对角落大小的地方的对外宣传与自我塑形而言,这份记录却变得极富感染力。
在这角落大的地方,即便幅员再辽阔的空间处所,也被塑造出一种具有地方知识谱系的精神品格来:疏离、流散、代际模糊、缺乏变化,对文化根系的精神需求胜过其他地域。“我在新疆出生,大部分时间在新疆长大。我所了解的这片土地,是一片绝大部分才刚刚开始承载人的活动的广袤大地。在这里,泥土还不熟悉粮食,道路还不熟悉脚印,水不熟悉井,火不熟悉煤。在这里,我们报不出上溯三代以上的祖先的名字,我们的孩子比远离故土更加远离我们。哪怕在这里再生活一百年,我仍不能说自己是个‘新疆人。”(李娟《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
在这角落大的地方,时间相对停滞,许多落入城市效率与节奏,认为能够节省时间的标准全都无效,那些被以节约时间为名所认定的无所事事的活动,比如心不在焉的出神,长久地凝视大地上凹下去的“冬窝子”,无所终点的到处闲逛,纯粹的以漫步为乐等,这些在城市生活里原本该被填写上更多比较明确、比较有生产力、具有社交价值或步调比较快的细节、休闲与空白,全部变成一个人独处的赏玩。“我们所知道的冬窝子,羊群同样也在那边宽广阴沉的天空下慢慢移动,低着头认真地咀嚼着什么。那是大地的起伏之处,悄然在冬季中凹下去一块。于是风啊、寒流啊到了那里,从更高的地方呼啸过去,使那里的气温相对暖和了一些,雪也就薄了许多。在那里,羊能够用嘴和前蹄刨开冰雪,啃食雪被下被覆盖的枯黄草茎。羊小心而珍惜地吃着。高出的天空又飘起雪来。”(李娟《尔沙和他的冬窝子》)
“在巴拉尔茨,要是没有爱情的话,一切是否依然这样美丽?我到河边挑水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放下桶,一个人沿着河往下游走,穿过麦茬地、葵花地,再经过一大片白柳林、芦苇滩,一直走到能看到村口木桥的地方。然后站在那里长久地看,等待视野里出现第一辆从那桥上经过的车辆……于是那样的日子里,哪怕是去河边挑水,我也坚持穿裙子。”(李娟《有林林的日子里》)
在这角落大的地方,荒郊野林富有价值。作为城市的边缘地带,它指向心灵,自成系统,角落里的生存法则不仅需要慷慨大方,而且需要乐观坚韧,懂得欣赏人性的各个层面,认同所有生物间的平等,向植物和鸟兽点头问好,向天空和大地嘘寒问暖,对城市生活的诸多进步要求表示难以适应,要求你像接受自己一样去接受城市的内部他方。的确,我们也并不要总是希冀修建美丽的乡间公路,而是要让我们的文学审美地图里能够收容这些城市以外的犄角旮旯,从保护文化空间的多样性而言,李娟的文字里包含一种“小地方”的审美,它教会你观察一种事物,而对另一种事物视而不见。“喀吾图的整个冬天似乎都是泡在酒里的。天空有时候明亮深蓝,有时候阴郁沉暗。而大地不变,白茫茫直到天边。深色的牛群,一只一只在远处缓缓走动。……对了,喀吾图有一个奇怪的惯例,只要是饭馆,统统是寡妇开的;只要是女人,一朝成了寡妇,可干的事情似乎只有开饭馆。”(李娟《喀吾图的永远之处》)
“这森林,用一个没有尽头的地方等候着我们。隔着千重枝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迷路了,我们背靠着一棵巨大的朽木喘息。然后安静,直到沉静。森林开始用一分钟向我们展示一万年。”(李娟《绣满羊角图案的地方》)
这个角落大小的地方远离经济增长的各种指标以及先进技术的改造,它在追求自由与渴望富有之间进退维谷,然而,在李娟的笔下,这种困境似乎并不存在,她笔下的人与生活方式那么怡然自得地置身于这片角落的物质现实之上,他们的生活被体现为一代一代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非像一个偶尔需要进城的人突然被物欲横流的城市节奏所打乱,重返乡村后不得不在一个远远超越了主流文字记述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奋斗,迫不得已与一个无尽的“先进世界”对抗,最终不得不挫败地接受自己或失败或随波逐流的命运。
“过时的”人们
李娟的散文里写了一群“过时的人们”在一个角落大的地方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现实生活是我们无一例外地生活在一个全球市场控制的世界之中,但也确实存在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那就是地方性或者区域性的物质文化往往能够抵抗一种同质化、单一化、程式化的经济势力的冲击与改写,收容一些“过时的人”,并存在下来。
与东部散文中所呈现的流连在商业街琳琅满目的橱窗柜台前,三心二意、不断追求购买自身匮乏之物的“技术性”的人群相区别的是,李娟散文中的“牧民”“喝醉酒的人”“外婆”“孩子们”以及参加“草原舞会”的人们,他们的身上拥有那么多“自然的力量”,以及全心全意做一件事的态度,这种态度因奇异地脱序于主流文化语境的时间序列而显得有些过时。
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人特征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喜欢同时去做两件或者多件各不相干的事情,这似乎是对高效占有时间以期实现效率的一种行为选择,比如接电话的人,同时在浏览电脑屏幕上的“今日头条”;吃饭的人,同时在浏览微信朋友圈的瑣碎动态……李娟散文中描写的人们似乎只能专心做一件事,不具备“多功能”的状态,他们的感官并不同时忙碌,这意味着他们并不被过分劳动所奴役,也不受消费驱使的幻象世界所干扰。一个作家花费大量篇幅去描述一个人专注地看着另一个人拉面的场景,惦记着能够闲看别人拉面的心理过程:“这人也就三十来岁的样子,又高又瘦,村里从没见过这么个人,可能是经过的牧民吧。也具备牧民的某些特征:面孔黑红,双手骨骼粗大,举止和目光都十分安静、坦然。他顺理成章地坐在那儿,马鞭子往旁边矮柜上一放,好像面前在举行阿肯弹唱会和三下乡文艺演出”(李娟《看着我拉面的男人》),“而现在呢,我的面拉得实在太好了!又利索又漂亮。可惜再没人在旁边看了。每天,我一个人做好饭,汤汤水水、盆盆罐罐地打一大包给村头店里那些干着活、等着饭的人送去,一个人穿过安静明亮的喀吾图小村。白天的马路上几乎看不到人,只有一只鹤走来走去,时不时会迎面碰到。我送了饭再一个人走回家,经过一座又一座安静的院落、房屋。我也想一家一家推门进去看看有没有人。如果有人,我也会靠在人家门口看半天的,不管他在干啥。真寂寞呀”。(李娟《看着我拉面的男人》)
还有那些游手好闲、喝醉酒的场面。“尤其看到那些喝醉了的人,眼神脆弱又执着,脚步踉跄,双手抓不稳任何东西。他们进入另外的世界里了,根本不接受这边世界的约束,甚至生命的威胁也不接受。真的觉得酒实在是太神奇了,温和的粮食和温和的水,通过了一番什么样的变化呢?最终竟成了如此强烈不安的液体……当我们一日三餐,吃着这些粮食,喝着这些水,温和地日滋夜补,谁能知道它们在我们身体内部,在更为漫长的时间里,又进行着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当我们一日日老去了,身体被疾病打开了各种各样的缺口,当我们拄杖蹒跚地走,神志也渐渐模糊了……人的一生,莫非也是一场缓慢的酗酒过程?突然想到一个词:殊途同归。”(李娟《喝酒的人》)
李娟还特别指出醉酒状态在不同民族间的区别,略为自嘲并调侃地认为汉族人喝醉酒后的状态是十分无趣的:“对了,我所知道的汉族人喝醉酒后就很没意思了,通常的情景只会是两个人面对面跪着,没完没了地道歉,然后再抱在一起痛哭(额外说明的是,喀吾图平时没什么汉人,这些都是夏天来打工的民工,盖喀吾图寄宿中学的新教学楼)。”(李娟《喝酒的人》)
在李娟的笔下,时间的紧迫感荡然无存,她笔下的人们拥有无穷无尽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不会有一个装订好的世界好整以暇地送进他们的屋子,也不必向他周围的邻居或是家庭的成员不断嚷嚷:“快一点,时间在前进”,他们之间的联系并非是一种商品间的联系,而更多是一种打发时间的联系、一种情感交流的联系。“在河边洗衣服”的时间、“兔子替我陪伴外婆”的时间、“牧民寻找水源”的时间,拥有这些时间的人们偏居在一个角落大的地方,似乎并非“社会工厂”劳动的雇佣者,而是一群“自我雇佣”的人们。
“我不在家的日子里,兔子或者没尾巴的小耗子代替我陪着我的家人。兔子在房间里慢慢地爬,终于爬到外婆脚下。外婆缓慢地弯下腰去,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够着了兔子,然后吃力地把它抱起来。她抚摸兔子倒向背后的柔顺的长耳朵,问它:‘吃饱没有?饿不饿?——就像很早很早以前,问我‘吃饱没有,饿不饿一样。天色渐渐暗下来,又是一天过去了。”(李娟《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
李娟的笔下,也写出了阿勒泰这个角落里她所熟知的牧民群体原生而传统的生活形态。他们不追逐时间,也不追逐金钱,而追逐一种世代相传的、平行于现代都市生活以外的、相对“过时”的生活方式。他们像城市生活里的闲逛者,带着一个庞大的“郊区”与“教堂”体验,抵抗工业化的进度,带着一种自然的天性参与人际交往的日常细节,带着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修复与寄托,为我们所熟稔的城市生活节奏提供另一种精神的养分。
“不管怎么说,无论怎样令我吃惊的事情,到头来都是能想得通的。我所面对的是一种古老的、历经千百年都没什么问题的生活方式,它与周遭的生存环境平等共处,息息相关,也就成了一种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自然了。生长其中的孩子们,让我感觉到的他们的坚强、纯洁、温柔、安静,还有易于满足、易于幸福——这也是自然的。”(李娟《孩子们》)
“而所有房间中最华美也最安静的一间里,新娘戴着长长的面纱,深深地坐在小山似的一堆贺礼中间。房间四壁长长短短挂满了宾客们赠送的布料,房间中央的地面上摞起了高高的一沓花毡、地毯。更多的花毡则一卷一卷立在墙角。一桌美食安静绚丽地摆在矮几上,没有动过的痕迹。新娘端正地坐在挂着重重幔帘的雕花木床上,一动不动。床上铺红盖绿,描金绣银。”(李娟《乡村舞会》)
“那些羊毛捻线、煮染漂色后编织的褡裢,有精美对称的图案,像装饰品似的,稳妥置放在家庭里。它们以很多年、很多年的时光,与毡房主人相耗持,充满了记忆一般存在于生活的角落之中……它所满足的不仅仅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使用吧?”(李娟《木耳》)
如今的世界到处充满着追求进步的年轻人,他们将时间与传统远远抛在身后,毕竟远方有时髦的诗意,还有大海和星辰。我们的手边越来越缺少燃烧着的火、绣满羊角图案的花毡,脚下没有泥土与草场,没有刚从地下汲出的水,没有炙热新鲜的空气,我们乐得在喘不过气、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疲倦之余,走向荒野,折返向时间的过去,经过一些“过时的”人群,像是寻求一种对抗过度现代生活高度压力的矫正法,借以重获心灵的健康。李娟的文字像是给我们且追逐且厌倦的城市生活打开另一扇经验之门,以便人们可以从街道走进若暗若明的“教堂”,寻回一种精神的宁静。
记得G.M.特里维廉曾说过:“实际上,我们都是大地之子,离开了她,我们的精神就会枯萎或出现不同形式的异常,除非我们设法不时地与自然接触,否则就会走上邪路。”他所思索的与李娟借阿勒泰角落大的地方所表述的似乎是一种含义:在人生旅程中,哪怕我们总要试图以走到时间之前的速度去证明我们的先进性,我们依然心存原古的需求和愿望,即便我们深陷于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现代文明环境之中,我们也仍然在喘息之余,需要一些另外的表达为我们提供一种古老的满足。
在全球普遍现代化喧嚣的城市景观中,李娟的文字呈现出另一个现代化时间之外的平行空间,审美化地重构了新疆的本土性和民族性:一个遥远、偏僻、神秘、过时,让人却步却又浮想联翩的地方性,一个有待重新打量并能通过浪漫主义的屡次登陆而不断重生的地方新写实主义,一个通过记游拉伸被城市生活所压缩的都市人生活空间指涉了异域想象的书写策略。李娟的散文,使人们被城市化掏空后的贫瘠想象有了现实的着陆点。
大荒之美
新疆有大荒之美,稀世之音,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在辽阔地域中一个小的角落里,李娟用她的文字与我们分享了一份独有的宁静。在她的笔下,频繁地提及荒野广漠的宁静,山谷草原的幽静,还有一路相随的诸种微物之灵,她的文字属灵,收纳那些主流文学版图中稀见的荒野之地与稀有的生活方式,并赋予它们全新的文化价值。 她让我们重温了那些属于传统生态系统中万物一体的存在感,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些自在之处。
“深山里还藏着什么呢?……我看到光在水晶中变幻莫测地晃动,对面山上的森林和群山优雅地扭曲着,天空成了梦幻般的紫色。我又把它对着草原看,看到一个骑马的人从山谷尽头恍恍惚惚地过来了,整条山谷像是在甜美地燃烧。”(李娟《深处的那些地方》)“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向羊的利益倾斜,其实是向自己的利益倾斜——我们要通过羊获得更宽裕的生活,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向着无忧无虑的浪费一步步靠近。我们真强大,连命运都能控制住了。”(李娟《蝗蟲》)
森林之于我们,真是一种最为彻底的陌生呀!它满载成千上万年的事物,爆发一般猛烈地横陈在我们几十年的寿命面前……我们不但时间不够,我们连想象力也不够啊……我们的‘有限是一种多么没有希望的有限。”(李娟《木耳》)
在她笔下,孤独赶路的旅人与安静惬意的成长相伴,深深植根于自然循环与形态之中的意识,并表现出对一种西部景色独特审美的刻骨迷恋。在她笔下,西部角落的荒野之地,有一种主观理想与外部世界分离开来的倾向。“我是说: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我所看到的、所感知的世界;另一部分就是孤零零的我……”(《深处的那些地方》)她赋予那些森林、河流、羊肠小道、草场与山坡……城市生活之外的荒野角落一些奇异的特质:醉生梦死、流浪迁徙、充满幻想与怀旧。这种特质会加强读者逃离现实、想入非非的倾向,在这里,人们似乎总要不断地想从他们已有的鸡零狗碎的生活中逃离出来,进入一个想象的美好之地,此地有时属于未来,有时则很快成为过去,更多时候指向一种孤独的相守以及持续不断地对现状的释然与和解。
“桥头似乎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在河边走,想的却总是那些尚未发生的事情。想着远方的火灾,想到森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森林原本是多么庞大饥渴的火种啊!它不燃烧时,是它在充满希望地沉默……又想到我从未去过的一个村子里的一场舞会,此时有人正更为孤独地走在赶往那里的路上……想着我的小刀和袋子被河水冲到了远方,去向了北冰洋……”(李娟《秋天》)
“只好想道:那是死在愤怒中的事物,是有强烈的灵魂的。这灵魂附在植物上,植物便盛放为花朵;附在河流中,河流便改道,拐出美丽的河湾……”(李娟《狗》)
李娟的散文书写大荒之美,这其中,行走变得格外有意义,她通过书写自己在荒野中各种形式的行走表达她的思想、情感、记忆乃至与阿勒泰的联系。她的行走似乎也是一种对自我的不断追索。这片荒野之地既不蛮荒,也不危险,没有陷阱,反而温情脉脉、人际和谐。她将自在随意的步行与风景、童心以及阶级的消解结合起来,我们看见孤独的旅人、赶集的游客、自由贸易的商贩、转场的牧人、迟归的羊群、聚集玩耍的儿童、漂亮的异族青年,还有在人群与乡野间不断行走的那些无数个“我”,行走变成巡视大荒之美的一种文化行动。
李娟在阿勒泰的荒野行走充满希望、童心、童趣,自在自得,也正是通过描写这些荒野行走的经验,她将一个健康、自然,与大自然称兄道弟的自我传递给了读者。或者说,她将一个快乐地行走在荒野中的主人公所拥有的超越物质的价值传递给了读者:休闲自由的时间,大片大片可以自由行走的土地以及不受疾病与坏心情所限制或者妨碍的自由肉体。
对她而言,荒野步行是她的散文书写中找到叙事连贯的一种写作方式。如果置身荒野是她散文的永恒故事,那么连续步行必定是联系故事首尾的叙事路径,这其中,行走者并不匆匆前行,也不深思行走的意义,而是细心体察周遭的事物,从故事走进了风景之中。
“我在山坡上拖着长长的步子慢吞吞地走,走着走着就不由自主开始寻找睡觉的地方。那样的地方,除了要平坦干燥外,还得抬头观察一番上面的天空,看看离这里最近的一片云在哪里。再测一下风向,估计半小时之内这块云不会遮过来,才放心躺下。”(李娟《在荒野中睡觉》)“这段路大概有十几公里,一路上除了白的积雪和蓝的天空,全世界就什么也没有了。”(李娟《喀吾图的永远之处》)
阿勒泰的“大荒之美”正是在这些有风景相伴的行走中,被发掘出可以与城市休闲空间相提并论的美学价值来。悠闲的空间是为都市白领与有钱阶层所创造的特權空间,比如树木夹道的散步场所、半公共的街心花园等。然而,在李娟的笔下,阿勒泰角落大小的地方却拥有无穷无尽可被自如占据的行走空间,它对一个穷人的慷慨与对一个富人的慷慨一样旗鼓相当。李娟通过行走占据这些空间的方式就像一个正经的城里有闲有钱阶层占据公园、街道以及咖啡馆,如果说东部散文里那些城市闲逛者的存在意在说明公共生活对城里人的吸引力,那么李娟笔下这些荒野行走者的存在则意在说明荒郊野外对一些游离于大城市生活的人们的魅力和价值。与此同时,荒野步行也在表达出一种渴望摆脱汽车、只身漫步于开阔空间的愿望,就此而言,李娟的散文也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另类的体验生活空间的方式。
我想这就是李娟的散文在发掘荒野之地审美价值时,提供的一些“正能量”的主题意义了:永不消失的孤独步行总与充沛的时间、空间、可供自由支配的身体健康以及渴望出行的勇气和快乐相连;总与独立思考、幻想、偏僻目标的实现以及丰富的环境感知力与洞察力相连;总与目的地的抵达、人群的相遇与不遇以及家园的回归相连。
“羊角和羊角之间的空隙,栖满了温顺谦和的灵魂。它们不言不语,它们的眼睛在羊角下看我,它们的呼吸让房子里的空气如海一样静谧、沉定,并从毡壁的每一处缝隙源源不断地逸出,缭绕在广阔、深远、水草丰美的夏牧场上。这才是‘家,只有家才能让人安然入睡。”(李娟《绣满羊角图案的地方》)
阿勒泰角落大的地方,无尽的空间形态,与标准的城市生活相去甚远的生活形式,借助李娟的文字与记忆,变得可被“私有化”,我想,这就是读李娟的散文为何让人感到陶然喜悦的秘密了。我们通过读李娟的文字,感受到她所强调的以土地为根基的位置感,重新拥有了自然之年,并为城市生活的贫瘠匮乏找到了出逃之路。在这个安静角落里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模拟的形式被作为供货商品被“送货上门”,与大地经验相关的种种细节扑面而来,还有那些朴实如泥土、清新鲜活的文字语言,无一不让我们感到:交谈、对话、思考甚至写作的场所不应在书房,而应在广袤幽深的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