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雄
一、课程标准
2~3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
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罗马兴衰的历史发展脉络,特别是兴衰过程中的重要时间和重大事件。
(2)理解古罗马兴衰的原因。
(3)讀图分析了解古罗马人的民族特性、扩张概况及其版图范围。
2.过程与方法
(1)设置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古罗马兴衰的历史场景中,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思考、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故事悬疑,把中国汉朝时与罗马发生的历史故事设置为悬疑故事,增加学生对学习古罗马兴衰的兴趣及课堂参与程度,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理解和应用教材。
(3)自主学习,先学后教。通过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做到对古罗马兴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教师通过故事穿插、文字或图片或视频资料的展示,理清古罗马兴衰的历史脉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古罗马兴衰重大事件的了解,理解古罗马在世界史中的地位。
(2)通过汉人与罗马人的“恩怨”,从历史大背景下理解亚欧民族大迁徙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罗马兴衰的历史脉络。
难点:透过教材理解和分析古罗马兴衰成败的因素。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说明
1.课程分析
本课以古罗马的兴衰展示古罗马文明在政治领域的基本面貌,课文中共和国的历史着重讲述古罗马人的民族特性,即尚武精神,以及古罗马人的扩张和版图的范围;帝国的历史则着重强调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以及帝国发展的基本脉络,本课特别注重运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古罗马兴衰的发展脉络,比较同大河文明的差异。培养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探究精神与分析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罗马的事件和人物有一定了解,但缺少较深的涉猎。平行班的学生在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对知识迁移、运动能力、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等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才有故事悬疑法,结合图片、视频、活动等形式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场景中。通过激趣、故事等试听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掌握知识。
3.教学结构分析
(1)导入新课:故事性视频的导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培育学生敢于破解历史悬案的兴趣以及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
(2)师生互动: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利用教材内容建构古罗马兴衰的脉络,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时辨别关键字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利用视听资料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谈古论今:应用历史悬疑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历史教学,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趣味性。同时结合时政材料分析古代事件带来的现代启示,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习惯和进行思维的拓展训练。
(3)课堂总结:在课堂总结时从整体上把握古罗马发展的脉络及点出需要学生注意的知识。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检测学差生的知识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