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陈毅 李夏阳 宋雨婷 柳雅杰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流传于中国侗族地区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源于侗族本土文化,侗族为古代越人后裔,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9年9月30日,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大歌的发展历程
诚如侗人祖辈广泛流传的一句话:“汉人有字传书本,侗人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
侗族大歌历史悠久、经久不衰,它的形成有千年的历史。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明代邝露所著《赤雅》一书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搖足”的情景。
1959年10月,侗族民间合唱团组织强大阵容进京演出,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引起强烈反响。2010年应维也纳春季世界音乐会邀请,侗族民间合唱团身着节日盛装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侗族大歌起源于侗族文化
侗族的村寨祖祖辈辈依山傍水而建,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有民谚:“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鼓楼是侗寨的象征,俗话说“建寨先建楼,有寨先有楼”。鼓楼通体为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重檐层层叠叠,形如宝塔。鼓楼的功能除聚众议事、传递信息和报警外,还是重要的娱乐场所,是侗族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
花桥是侗寨的另一标志性建筑,它象征着村寨的边界和寨与寨之间的联系。桥上建有长廊,过往行人可以遮风挡雨,故又称作风雨桥。
天籁之音般的侗族大歌,如清泉潺潺流淌、山鸟婉转啁啾。侗族大歌以二声部结合为主,主要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月也”“月屯”是侗族村寨最热闹的民风民俗活动之一。“月也”是以侗族的寨为单位,以栏路歌、侗戏、多耶、敬酒歌、侗族大歌、山歌和芦笙表演为纽带,从一个寨到另一个寨交流一至六天。“月屯”是以接亲、送亲、栏路歌、敬酒歌为主的侗族传统的婚俗活动。在“月也”“月屯”的过程中,不仅能增进友谊,为青年男女提供恋爱的平台,而且能提高各种歌曲的演艺水平。侗族大歌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月也”“月屯”活动。
每当夜幕降临,侗族村寨的男青年三五成群,哼着歌、拉着二弦琴或弹着琵琶,走寨串巷去找姑娘们行歌坐夜,姑娘们则聚集在“月堂”(即某一姑娘家或鼓楼等公共场所)纺纱、绣花等候小伙子们的对歌。
对歌在侗族地区最有影响力,也最能体现侗族青年男女的才能。因为侗族大歌具有高声部、低声部和多声部,并且分唱与合唱时常交错,同时还要分成雄声、雄音、高音等。
侗族大歌的分类
根据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分为普通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普通大歌,侗语称“嘎老”,内容多样,歌曲的名称大多依据曲调流行的地方命名。一般由男女歌队对唱进行,正式演唱较为隆重,如有外寨的客人到来,本寨歌队要唱“噢嗨顶”表示欢迎,然后客队答唱,歌唱内容多为赞美之词。
声音大歌,侗语称为“嘎所”。“所”含有声音、气息等意思,声音大歌就是以表现歌曲的曲调和歌队的声音为主的大歌。歌词较短,一般为两三段,最多不过五段,每段的后半部分有比较长的持续音“衬腔”,只唱衬词,以优美动听的旋律与和声效果来表现歌曲。声音大歌一般为女声演唱,少数有男声或者童声演唱,一般以所诵唱的物为名,在曲调中对自然景物进行生动的模拟和刻画。
叙事大歌,是用合唱形式演唱的叙事歌曲,大多讲述侗族爱情故事,叙事大歌根据结构和演唱形式又可分为“嘎窘”与“嘎吉卜”。“嘎窘”的段落较多,可多至两百多段,句子较少,一般由女声歌队演唱,节奏鲜明,各声部都由旋律构成,结尾处出现短暂的低音持续衬腔。“嘎吉卜”段落较少,句子较多,节奏自由,旋律具有吟诵风格。
侗族大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在大歌的旋律体系中,令很多音乐学者颇感震惊的是侗族歌唱者的定调准确性。侗族大歌的旋律,一般来说音域不宽,不超过一个八度。
侗族大歌还频繁使用装饰音,装饰音是大歌的常用润腔手段,也是大歌地方性特色的主要表现,装饰音的不同使用和侗语复杂的声调体系,独特的润腔、用腔共同形成了各地大歌特有的地方性风格。
侗族大歌也是中国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就是它的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则是派生的。和声、对位构成了侗族大歌,从音程来看,大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偶尔也会出现大六度和小七度。所以说侗族大歌基本以二部和声为主。
在结构方面,侗族称一首大歌为一“枚”,一“枚”可由若干“角”组成。“角”的内部结构,依照不同的演唱方式,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起顿”“更夺”“拉嗓子”(侗语译意)。“起顿”是指歌曲开始的时候,领唱的部分;“更夺”是指全体成员一起进入合唱的部分;“拉嗓子”是歌曲结束的部分,通常是由虚词组成的。
当初侗族虽然没有文字,但也有较系统的声部。侗语的声韵母比较简单但声调较为复杂,大部分地方的阴调因声母的送气与否而各分两个调,共有九个(l、p、c、s、t、x、v、k、h),其中有六个入声调(l、p、c、s、t、x),因此说起话来富有音乐感,极为悦耳动听。有人说听侗家人讲话,如听歌声一般。
侗族常用的乐器有芦笙、木叶、弹琵琶、牛腿琴等等。侗族的这些乐器与大歌一样都与仿声颇有渊源,在侗族的《芦笙祭词》中有这样的说明:“当初做芦笙时,芦笙师傅是到江边去听水声,并以水声的高低及和声来调节芦笙的高中低音”。
侗族大歌的传承与现状
侗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侗族大歌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继承祖辈的历史文化。每个寨子的歌师需要将自己会的歌教会孩子和年轻人,也将祖祖辈辈的经验与教训以这种方式保留下来。
学校的孩子每周都设置了音乐课,由侗寨的歌师担任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孩子的侗族大歌大多演唱一些像“青蛙歌”这样的简单儿歌作品。孩子们在成长中不断的接触侗族大歌,也从中获得祖辈为人处世的道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侗族人民越来越多的接触现代化、多样化的媒体与科技。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场景已经远去,鼓楼和风雨桥曾经承载社交功能的场所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侗族的历史和文化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保存在歌师的记忆中,并通过教学传授给后人。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政府发起的保护侗族大歌行动的开展,人们开始通过录音录像的形式记录侗族的音乐和文化,并用汉字和注音的方法将侗族的宝贵资料保存下来。
侗族大歌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颇具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侗人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途径。侗族大歌以其厚重的历史和鲜明的特征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深厚积淀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长久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