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阳红
摘 要 近年来,核桃产业发展迅速,鲜核桃由于油脂少、口感清脆,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更丰富而受到市民群众的青睐,销售逐年扩大上升。核桃鲜食对人体更加健康,每年8月至9月中旬是南充市核桃大量上市的季节,由于距离近,没有远途运输和中间加工环节,保鲜效果好,在此期间,南充市产核桃在市场上拥有绝对竞争优势,占到全市鲜食核桃销售的80%以上。
关键词 核桃产业;存在问题;对策;南充市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4.038
南充市地处川中丘陵区,农村经济要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南充市生产核桃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多山的农村地区,随时对地可以看到栽种数十年之久的核桃树。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核桃作为生态经济兼用树种,成为许多地方选择的主要树种之一,南充市委市政府依托产业助推扶贫攻坚,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核桃栽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现阶段,当地政府部门需要优先考虑的发展问题,就是不断优化和利用先进生产管理理念,保证核桃的栽种规模与经济效益实现同步发展。基于此,笔者深入分析南充地区核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1 南充市核桃产业发展概况
1.1 基本情况
第一,面积迅猛发展,产量大幅加。2000年實施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以来,面积由原来的1 300多hm2发展到现在的1.8万多hm2,挂果面积6 240 hm2,总产量达到18 271 t。
第二,引进良种,品质大大改善。先后从新疆、云南、东北、河南等地引进良种13个以上,大大改变了过去产量低、品质差的现状。
第三,组织科技攻关,提高了嫁接成活率。针对栽植的核桃苗,大部分七八年树龄不挂果、实生苗多的问题,组织人员,经市林科所科技人员对嫁接技术攻关,嫁接成活率由原来的不到30%提高到90%以上。
第四,不断创新经营机制。全市核桃产业主要出现四种发展模式。一是招引业主,集中成片种植;二是专合组织种植;三是专业大户种植;四是农民个人种植。
1.2 核桃生产现状
1.2.1 规划不合理
虽然各地积极性较高,但缺乏统一规划,有些栽植密度过大,早实品种达到50~60株/667 m2,晚实品种达到30~40株667 m2;而且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种植,盲目开荒、随意栽种,对土地的利用毫无规划可言,导致核桃的质量品质严重下降。
1.2.2 栽培品种混杂
保证核桃果实质量的前提条件是选择优质的品种。通常情况下,在栽植的核桃品种中,以引进的早实核桃品种为主,如新疆核桃、绵核1号、辽核1号、清香薄壳、陕核4号、8518、香玲、鲁光、川早1号和川早2号,甚至个别地方以早实核桃的实生苗栽植。没有严格按照省审定(认定)适宜于本地良种来进行推广。
1.2.3 经营管理粗放
由于在家务农的大多数年老体弱,对于核桃树的种植仅凭以往经验,没有运用先进的栽种和养护技术,不仅如此,因为缺少必要的科技宣传工作,在对核桃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随意,甚至放任自流,没有做好定期的养护和防止病虫害工作,导致种植后进入挂果、投产期长。
1.2.4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需要政府精准扶贫的这些地方相对较为贫困,农民收入很低,对于核桃种植的资金投入少之又少。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核桃种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林业发展项目的投入,其来源渠道单一,而且缺乏社会关注度,无法激发群众投资热情。
1.2.5 流通渠道不畅,市场信息较差
南充地区目前尚未建立核桃深加工场地,其销售核桃的类型还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而且也没有联系到长期有需要的营销单位,一般都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摆摊兜售。因为小摊贩基本不具备对市场的观察和适应能力,无法获得第一手信息,使得产品很难发挥出预期的经济收益。
2 南充市核桃产业发展对策
2.1 实现规模经营,走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在农田使用管理方面,国家很早就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因此,在选择栽种核桃的土地过程中,尽量避免占用有效农田,最好选在土壤肥沃度相对贫瘠的山地、坡地,尽量采用连片种植策略,不仅利于规划,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对栽种地点的选择也要运用科学手法,坚持因地制宜地发展策略,突出规模化布局。
2.2 加强科技示范点建设,注重引导
群众对于科技投入的意识较差,而且严重缺少投入资金,导致核桃的生产效益停滞不前。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把优质、丰产作为发展目标,增加优质示范园的建设数量和规模,用丰硕的成果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用成功的案例作为典型教材,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科技的魅力。
2.3 抓好科技培训,提高林农科技经营管理水平
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南充市发展经营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为没有领导做好推广科技发展的带头作用;农民的粗放管理,对先进科学技术置若罔闻。南充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品种选择、核桃高接换优、栽植和丰产技术措施等关键技术和人才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因此市委政府要在人财物及政策多向林科所倾斜,给予项目支撑技术培训工作,并制定激励政策措施,鼓励技术人员根据当地实际。培训要做到全方位覆盖整个干部群、科技推广队伍和林农层。培养领导干部始终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让他们鼓励、支持农民进行集约化的管理方法;推广新科技,选拔思想先进的农民率先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让他们实地考察,亲手传授先进的栽种、管理技术,让农民真正掌握科学实用技术。
2.4 改造低产林,种植优势品种
南充市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核桃低产林、劣质林,所以,要针对这些林地问题出台相对应的扶植政策,进行必要的林地改造,使低产业林得到恢复。对劣质核桃进行品种改良,采用本地晚实品种串福1号及经过引种成功川早1号、川早2号、绵核1号等品种进行嫁接改良,快速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
2.5 改善融投资体制,确保资金投入
当地政府部门应与金融机构就林权抵押贷款事项进行有效协商,以较低的利息批准农民进行小额贷款业务,增加信贷支持度。与此同时,政府的拨款政策要更对倾向对林业发展方面展开。不断优化融资环境,保证农户可以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核桃生产中,此外,要不断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使得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核桃生产加工中去,保证产生的科学规范化。
2.6 扶持营销大户,提高市场竞争力
就南充市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而言,想要在短时间内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加工企业相对困难,所以对于初级产品的销售模式依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营销企业能够有效聚合,政府也应该及时了解市场发展行情,积极出台与之相适应的优惠政策,扶持或引入信誉度高且具有一定实力营销大户和营销企业,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提高产品的商品性能,提高核桃产品的经济收益,促进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