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菁铭?张熊玲
本文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新疆新型民族關系构建与社会稳定研究》(编号:13JJD8500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主要素质,即:过硬的政治素质、“T”型的能力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提高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即:以学习为己任,在学习中提高理论素质和思想觉悟;把实践当契机,在实践锻炼中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把培训当平台,在教育培训中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领导干部“T”型的能力;素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民族地区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稳定的双重任务。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边疆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十分关键。
一、少数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好干部要做到五个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1]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的素质应该从民族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好干部的五个标准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需要、干部所处的岗位职责特点来决定。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岗位职责的共同特点是加快经济繁荣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决定了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的素质有着共性要求。
1、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是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过硬的政治素质不仅决定着领导干部事业发展方向,更关系到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第一,思想行动上始终保持同党中央的高度一致。民族地区领导干部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认同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地区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第二,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当前,分布在边疆民族地区各群众成为了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的目标对象,他们利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中各民族的差异泛化民族问题,煽动民族分裂,企图达到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对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思想要有正确的鉴别力并积极抵制,始终保持坚定地政治立场。第三,牢记为各族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领导干部要把各族群众最关心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始终挂在心上,为民解忧、为民谋利,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是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始终不变的宗旨意识和价值所在。
2、构建“T”型的能力素质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形势复杂、工作任务艰巨,构建“T”型的能力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T”型的能力中的“—”代表领导干部具有组织、协调、决策、执行等一般能力,“|”代表领导干部具备的特殊能力。在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具备特殊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具体包括:第一,把握经济发展的判断能力。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大变革时代,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特别是新疆位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区位优势,领导干部要具备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及时把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正确分析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近年来,民族地区各种突发事件甚至暴力恐怖活动时有发生,这些矛盾冲突往往与经济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交织在一起。如何依法妥善处置突发事件,需要领导干部具体分析矛盾冲突的性质和状态,不断创新解决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有效方法,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确保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第三,提高双语能力。如果汉族领导干部的少数民族语言水平不高,很难将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传达给少数民族群众,如果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汉语水平不高,就难以全面理解汉语表达的理论政策问题,导致对政策的曲解或误解。
3、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时代的需求、肩负的重任要求领导者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正如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新时期民族地区领导干部面对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必须要有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民族地区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注意劳逸结合,要合理安排工作之余的时间,加强运动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同时,领导干部还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一,保持乐观的心态。民族地区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环境较恶劣,领导干部要对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第二,保持稳定的情绪。领导干部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做情绪管理的专家,遇到问题不急不躁,妥善处理。第三,保持顽强的毅力。无论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还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需要领导干部顽强的毅力。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
1、以学习为己任,在学习中提高理论素质和思想觉悟
毛主席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就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2]在新时期。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的原因在于知识不够、能力不足。因此,要加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在我国民族地区,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学历普遍较低。民族地区的领导干部要自觉把学习当己任,在学习中提高其理论素质。
一要善于更新知识。跟上时代变化的需求,及时更新与工作息息相关的管理学、民族学、宗教学等领域知识。领导干部的知识越丰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就越准确,工作的创新方法、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就越强。二要加强向榜样学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3]在民族地区广泛宣传各族群众认可的高素质领导干部,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对其他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的领导干部能发挥潜移默化教育和激励作用。三要善于吸取群众智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力量源泉。”[4]在推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决策中,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中,吸取群众智慧,使民族地区的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要求和群众意愿。四是做人要以德为先,品行端正。领导干部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道德修养如何不仅影响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而且关系到少数民族群众对党的政策是否认同。五是做事要严以律己,勤奋务实。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在言行举动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定政治信念,加强政治理论学习。endprint
2、把实践当契机,在实践锻炼中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否提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5]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时期要积极鼓励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的领导干部到基层、到艰苦的环境中加强实践锻炼,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实践越多,能力越强,素质就越高。
一要提高领导干部实践锻炼的积极性。民族地区的基层工作大都存在工作强度较大、任务较重、环境较差,且薪资待遇较低的特点,降低了领导干部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对于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领导干部,要及时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各种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二要改进领导干部的实践锻炼方式。首先,下派任职式锻炼是提高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方式。选派部分领导干部到困难的乡镇地区担任一定职务,提高他们在艰困环境中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其次,轮岗交流式锻炼。让民族地区的领导干部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岗位轮流工作,有助于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三要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创新工作方法。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和其他地区的工作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在工作中常思考,如何将其他地区好的经验做法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都是领导干部需要思考的问题。
3、把培训当平台,在教育培训中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新时期,民族地区的工作形势更加严峻,领导干部面临任务更加艰巨,完全依靠个人静下心来专门学习不太现实,集中教育培训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中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追求培训数量,忽视培训实效的现象,对领导干部的素质提高并没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根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工作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政策理论的培训。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除了依靠自身的勤奋学习,也离不开领导干部在党校集中的系统的政治理论培训。党校要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同时,加强法律知识培训。为提高领导干部依法管理民族地区各种事务的能力,需要加强领导干部对《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反分裂国家法》以及党关于民族宗教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帮助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思维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
其次,加强领导干部的双语能力培训。在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掌握双语是开展日常工作必备的能力之一,应将双语培训学习纳入到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的总体规划过程中。第一,充分发挥党校在培训领导干部双语能力中的作用,开展系统的集中的双语培训。第二,在各个单位积极开展民汉领导干部一帮一的结对培训计划。在节日活动、党团活动时举办双语主题演讲活动,调动民汉领导干部參与的积极性。第三,抓好日常的双语学习。领导干部的双语学习是一项长期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坚持每天学一句,每天讲一句,日积月累,双语能力不断提升。
最后,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做好民族地区的具体工作,必须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与本民族群众有着天然的民族情感,心理认同,能反映少数民族的意愿和要求,他们的模范言行更能引领和带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多年来,新疆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截止2015年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干部达41.7万余人,占全区干部队伍总数的51%以上。通过不断地培训,少数民族领导的素质得到快速提升,大部分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加快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 释】
[1] 张李节.好干部标准的理性认知[J],领导科学,2014.25.
[2] 杨睿.论毛泽东的“本领恐慌、治慌”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黑河学刊,2011.01.
[3] 《旧唐书·魏徵传》.
[4] 汲广运等著.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5.
[5] 《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简介】
柴菁铭(1987-),新疆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张熊玲(1986-),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