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微微
摘 要:视点理论属于知诗学的文本分析方法范畴。视点的形成是认知主体与现实世界互动体验的结果,有效的社会交际取决于视点的采用。杜甫的著名诗歌《月夜》视点的交错运用是理解该诗深层含义的纽带,也是诗人的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的体现。因此,译文中视点的选取也就成了整首诗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视点理论分析《月夜》及其两种英译本,以期发现两种英译本认知效果的异同。
关键词:视点理论;认知诗学;《月夜》;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011-01
《月夜》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被叛军俘至长安,在身陷敌营,远离家人,前途未卜的境遇下写下的一首思念妻儿的佳作。其语言之秀丽,格调之凄美,感情之诚挚,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然而,最引起研究者和读者们关注的是此首诗视点的交错运用。诗歌中多重视点的转换奠定了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诗人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的体现,也是读者理解诗歌深层含义的纽带。
一、認知诗学及视点理论和视点理论
认知诗学是认知科学与诗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认知科学为关照,借鉴其研究方法与手段,对文学文本进行研究的一种新的文学作品解读方法。认知诗学认为研究文学作品就是研究语言,研究语言就是研究人类的认知,重在从心理认知过程和规律阐释文献作品的结构、语言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正如国内学者熊沐清(2009年)所指出的,认知诗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不仅应该能够解释阅读过程或阅读机制,解释特定文学效果,还应该解释用别的分析方法不能解释的文本涵义或美学涵义。因此,认知诗学的分析方法强调读者在文本鉴赏中的作用,认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依赖于读者的身体感知和心理体验。
视点的形成是认知主体与现实世界互动体验的结果。熊沐清(2001年)认为视点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和态度,支配着对象的选择和组合,并认为视点涵盖了时空视点、叙述视点和观念视点等范畴。其中,叙述视点也叫心理视点是指故事是从谁的角度叙述的,包含内视点和外视点。内视点从作品中人物的角度反映他或她的情感;或从全知作者的角度叙述作品中人物的故事。外视点是指主要人物之外的观察者的客观叙述。
二、杜甫《月夜》及其英译本认知视点的对比分析
《月夜》中叙述视点的交错运用是诗人杜甫独具匠心之处,也是研究者们研究的焦点,更是译者不同认知的体现的焦点。在《月夜》的众多译本中,译者们所选取的视点也各不相同。本文选取《月夜》这首诗最为著名的两个英译本,即许渊冲的译本和Bynner的译本(如下所示),运用视点理论对《月夜》及这两种译本进行认知诗学效果的对比分析,以期发现两种译本认知效果的异同。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动,双照泪痕干。
ON A MOONLIGHT NIGHT
Far off in Fuzhou she is watching the moonlight,
Watching it alone from the window of her chamber
For our boy and girl,poor little babes,
Are too young to know where the Capital is.
Her cloudy hair is sweet with mist,
Her jade-white shoulder is cold in the moon.
...When shall we lie again, with no more tears,
Watching this bright light on our screen?
(by Writter Bynner)
A MOONLIT NIGHT
On the moon over Fuzhou which shines bright,
Alone you would gaze in your room tonight.
Im grieved to think our little children are
Too young to yearn for their father afar.
Your cloudlike hair is moist with dew, it seems;
Your jade-white arms would feel the cold moonbeams.
O when can we stand by the windowside,
Watching the moon with tears already dried?
(by 许渊冲)
《月夜》创作于安史之乱诗人被叛军俘至长安期间。安史之乱之前,诗人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期间曾与妻子一同忍饥挨饿,共赏长安明月。后来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鄜州,又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忆长安。而今呢?作者因被俘在长安,妻子却远在鄜州独看鄜州之月忆长安。与妻子共同赏月的经历,以及战乱期间作者对家国前途的迷茫、对家中妻儿安危的忧虑,“月亮”这一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无限乡思和忧愁孤寂”的物象便很自然地触发了诗人的对家中妻儿最深的思念。虽然诗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源于自我视点,或诗人自己所处的空间,诗人却逃离了心智限制和空间视点的身体限制,转而从妻子的视角出发,以妻子作为观察者,于是望月的空间背景成了鄜州,独自望月的人成了妻子、望月思人的人也成了妻子。然而,与其认为诗人采用视角转换的写作技巧是有意为之,倒不如说是诗人能够理解妻子,能够对妻子的所思所想感同身受,因此能够以妻子的视点思考而自然自发产生的移情关注。诗人将自我的思想和感情延伸至妻子,遥想到小儿女的无知,以及妻子的凄苦,引发对妻子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反衬出自己对妻儿的思念。在心理移情的同时,作为观察者,诗人不断拉近与妻子在空间上的距离,从遥远的地方看到妻子“闺中独看月”,到从不远处看到“云鬟湿”到近处闻到“香雾”,直至最后感觉妻子手臂的“寒冷”,实现了与妻子在空间上的零距离的接触。至此,诗人的身心与妻子的身心合二为一,达到了感情的升华。最后诗人借妻子之思表达了自己之思:即盼望与家人团聚,盼望国家战乱平息。endprint
通读Bynner和许渊冲的译文,二者采用的都是内视点,即诗人(说话者)作为了解诗中人物(观察者)的思想情感、行为倾向等所有知识的旁观者主观地叙述事件。这与原诗也是一致的。Bynner在首联、颔联和颈联中分别使用了第三人称,在尾联中使用了第一人称;而许渊冲的译文在首联和颈联使用了第二人称,在颔联和尾联中使用了第一人称。从前文的分析来看,外部世界的战乱和望月的行为触发了诗人思念妻儿的心情,同时由于对妻子的了解推己及妻,将自己的感情延伸至妻子,从而自发地以妻子的视角思考,借妻子之思反衬自己之思。由此可见,在心灵上诗人夫妇二人彼此思念,相互了解,心意相通;从空间距离上,诗人也不断地拉近与妻子的距离,直到与妻子零距离接触。再看两种译本的前三联,显然许渊冲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的组合比Bynner的第三人称更亲切、更自然,也更能体现原诗夫妇二人心意相通的主题思想。同时,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的组合有助于让诗人自己进入角色,成为对话场的一部分,符合诗人借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之情反衬自己对妻儿思念的之情的总体思路。Bynner以第三者的口吻来叙述呈现出的感觉则是夫妇二人不仅从空间上距离遥远,从心灵上也很疏远,不够亲近,如果不看颔联和尾联,Bynner译文中首联和颈联第三人称的使用更像是在描写一个独自赏月的月下美人,美则美矣,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原诗的主题和意境。在尾联的翻译中,两位译者不约而同的使用了第一人称,这符合原诗中视点的转换,做到了对原诗的忠实。因此,基于视点理论,许渊冲的译文更忠实于原诗,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感动和美的感受。
三、结语
有效的社会交际取决于视点的采用。在诗歌《月夜》中,诗人作为说话者,并不是观察者,观察者是妻子,诗人借助妻子的所看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有助于增加读者的认知难度,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诗人在战乱期间对妻儿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安宁的渴望之情。《月夜》视点的独特性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揭示出诗歌的深层含义,对整个诗篇的理解起到了轴心性作用。因此,译文中视点和人称的选取也就成了整首诗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比分析Bynner和许渊冲的两种译本发现许渊冲在人称上的选择更胜一筹。诗歌的翻译需要考察诗人作为认知主体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的知觉和体验,从而最大限度的领略诗人的匠心独到之处,使读者在读译文时得到与原作相似的认知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沐清.论语篇视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1).
[2]熊沐清.故事与认知——簡论认知诗学的文学功用观[J].外国语文,2009(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