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专业的多种风格演唱教学策略探讨

2017-10-21 19:11龙梅
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龙梅

在我国新课改不断的发展中,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就高校的声乐专业的教学来说,具体的教学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为此,我们需要改变那种传统声乐教学中将各种唱法隔离的模式,将之转变为多种风格综合教授的特点。所以本文作者将主要论述在声乐专业教学中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教學

对于高校的声乐专业教学来说,之前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将各种唱法分开来进行教学的,比如说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它们之间几乎是不存在什么联系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得学生成为偏才,所以为了向社会输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的人才,我们就要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多种风格的教学模式。

1 高校声乐专业教学中现存问题

1.1 教学手段单调,内容单一。

现如今,在我国很多的高校声乐专业都还是使用着最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方法不仅教学的手段很单调,而且教学的方式显得也很保守,所以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了。作为高校声乐专业的老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让他们有着关于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还有一点,在声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各种声乐唱法之间的相互隔离,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不利于学生们的全方位发展。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制约了各种唱法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流。

1.2 传统教育模式无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我们当前很多的高等院校在声乐专业的教学中还是用着传统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老师的口传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吸取和接受,这样的话,就会忽略到学生们的个体性。虽然说这样的模式是很有利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比较好的感情,但是如果一直使用的是这种方式,学生们就会对老师形成一种依赖感,这样的话,必然会不利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现代的教育提出最多的莫过于是素质教育了,更加主张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爱,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一些音乐理论基础课设置的并不是很科学,关于音乐理论可的主要学习途径还是采用的是西方的那种教学体系,很少有民族音乐的相关理论知识。基于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认真的思考,重新调整教学的模式,并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们的具体需求。

2 声乐专业的多种风格演唱教学策略实现路径

基于当前在各个高校声乐专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选择了要在声乐专业当中构建起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策略模式。如果想要真正的让这种模式得以实现,我们首先就需要做到就是让当下高校的声乐教学方式——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隔离的方式得到改变,这样的话学生们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声乐。其次还要不断的去学习和继承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更何况,在现在的情况下,我国的民歌因为民族众多,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现出的是多类型的民族音乐。所以我们应该建立起与各民族的声乐价值相对应的观念,并且要在实际的过程中积极的去贯彻和落实。对于高校声乐专业现在的这种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就是让我们的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改变,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实现多种演唱方式并存的教育模式,高校声乐专业的学生也会因此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可以成为全方位的音乐人才。和声乐专业的多种风格演唱策略的实现路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实施:

2.1 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伴随着各个高校教育系统的不断的完善,现在很多的高校都已经认识到模式其实就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片面性进行有效的克服,而且也不能在整个的教学中固定不变的去使用一种教学模式。这样就会导致教学思维的僵化,我们需要的是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个因素进行更加全面和细致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选择更好的方式来进行声乐的相关教学活动。

当我们在声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策略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这样的话,学生们才会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多发挥自己的机会,而且教师也需要随时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够让上课的气氛过于的压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样能够让他们在学习中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而且还需要给他们创造出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存在的关系,学生才能够一直积极的去学习。当然必要的鼓励也是不可少的,让他们的发展的理想能够被激发出来的,发挥出他们每一个人的最大潜能。

2.2 改变传统唱法,丰富学习途径。

我们选择在声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风格演唱的这种教学策略就是为了能够在培养人才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能够被更好的实现。所以在选择教学的具体形式、内容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明白所选用的教学方式和培养的层次以及教学对象的条件相适应,这样的话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会出现费时费力的现象。

声乐专业涵盖的内容很多,所以我们在对声乐进行演唱的时候,形式也会特别的多。老师在选择教学模式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这些多样性,从而选择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如果我们采用了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就可以让学生们的演唱方式从单一的民族唱法或者是美声唱法变成多途径和多样式的演唱风格。这样的话,那种传统的唱法就会被打破,更有可能学习各种唱法,在这些唱法之间形成有效的互补。

当然在声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够忽略到学生们的个体性,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配餐式的教育方式了,这种方式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独特的个性和特征等,为学生们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向。所以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中的教师资源,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以后的学习演唱的过程中才会变得更加的丰富,而且也可以真正的从实践和理论的方面获得多种风格演唱的能力。

2.3 更加注重创新能力

在当前的社会中,创新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能力了,而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意识也是综合评判的基础。在传统的高校声乐专业教学中,主要传授的就是和音乐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它其实就是对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和理论进行传播的一种教育方式。而我们现在所提到的创新教育则不只是要求学生对已经知道的重视进行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去掌握深层的思维规律以及方式。比如在我们的声乐专业学习中,我们就可以采用联想、归纳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能够知道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存在的基本规律。

在高校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改变之前那种单纯的去传递理论知识的模式,而是要让学生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做到從多个方面出发,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去多想,多了解以及多变化。总之要向实现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方式,就必须要有一种创新的意识。

3 总结

目前在我国很多的高校声乐专业依然沿用这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的话不仅不利于学生们全面化的发展,而且也很难与当前新的教育环境的发展情况相适应。所以为了改变声乐专业教学过于片面化和单一化的现象,我们必须要选择多种风格的演唱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声乐专业的活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出更加全面的音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姝声.高校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分析[J].艺术研究,2016(02):118-119.

[2]吴丽霞.构建高校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模式[J].音乐时空,2016(09):94-95.

[3]宗师.高校声乐专业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方法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6):183.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2013级蒙本班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