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陆卫群
[摘 要]“同性恋”一词在现代生活中已不再陌生,关于同性恋的成因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女同性恋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其身份认同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选取5名异质性较强的女同性恋案主作为访谈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探究其原生家庭对其幼年期身份认同所产生的影响。目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让社会大众了解女同性恋身份认同的形成原因,尤其是父母能够理解同性恋子女的性取向并非怪物,也提醒在原生家庭中,父母要重视子女在幼年期的性别意识培养。
[关键词]女同性恋;原生家庭;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1 导言
同性恋属于亚文化群体,长期以来饱受污名化与边缘化的影响。据统计,我国当前的同性恋人数约2720万人,其中女同性恋者的人数约1000万人。相较于与对男同性恋者的严惩,很多人认为女同性恋者的社会包容度相对较高,但实际上女同性恋者处于长期被忽视的状态,这其实是对女同性恋者者更大的剥削与否定。虽然目前关于女同性恋者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但她们仍然处于社会边缘,社会对于女同的误解和无视也会影响女同性恋者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对5名异质性较强的女同性恋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生命故事,采用归类-分析总结-分析-总结的方法分析总结所得访谈资料,得出原生家庭对女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的影响。
2 原生家庭对女同性恋身份认同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指个体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是个人情感经验和学习人际相处模式的最初场所。原生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体将来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石。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会在个体长大后的亲密关系中不受意识控制的出现。在访谈过程中发现,5名案主身份认同的形成与原生家庭有密切联系,她们幼年时期在原生家庭的经历,都对其性别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其中5名案主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1 家庭暴力的阴影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会对幼年期的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影响,尤其是有家庭暴力发生的家庭,对其将来的择偶观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与案主的访谈中发现,案主F与X幼时都经历了父母间的家庭暴力。不过两名案主面对家暴的态度不同,F面对家暴会保护母亲,而自己家中虽有位哥哥,但每当母亲被家暴时哥哥从来未出现过,F认为自己从小替哥哥承担了儿子的角色,也是从那时起对女性产生保护的欲望,而厌恶作为施暴者的男性。案主X面对家暴时只会躲在房间里哭,与案主F会站出来保护母亲的态度截然相反,所以X不管是在同性恋情中还是异性恋情中都承担着女性角色,是受保护和順从的角色。
家庭暴力对子女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孩子在其幼年时期对家暴的反应会影响孩子之后的人生,对其性别意识的建立、择偶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敢于积极面对家暴的孩子,会同情受虐者产生强烈的保护欲而仇视施暴者,甚至这种情绪会上升到性别角色对立的层面,F因为家暴的经历,对女生产生保护欲,而仇视男性,所以F与一般女生的温顺不同,她勇敢义气,更像男生,所以在同性恋情中她承担T角色。而面对家庭暴力觉得害怕选择消极应对的孩子,希望受保护避免家暴,却又在潜意识中渴望改变施暴者,X的几段恋情恰好说明她矛盾反复的心理状态,当X遇到对其打骂的伴侣,则会逆来顺受。由于童年时期父母因家暴离婚后,X遇到有施暴倾向的伴侣时,在其潜意识中试图去改变施暴者,便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原谅施暴者。所以X不论是在同性恋情还是在异性恋情中,她都承担着女性角色的身份。
2.2 父母角色的缺位
父母是孩子在家庭社会化中的启蒙老师,但是如果在子女幼年时期与父母分离,会使得子女与父母之间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会对父母产生埋怨甚至是怨恨的情绪。孩子与父母的分离使得父母角色的缺失,这会对孩子的性别意识培养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组织,家庭性别教育是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义。但父母角色的缺失,使得子女没有正确的性别角色作为参照,会造成其性别意识模糊。
案主小鱼儿自幼被抱养到舅公家,所以与父母的感情并不亲密,可以说是疏远甚至是怨恨的。她认为自己现在这样,是因为父母疏于教导放任自己在舅公家长大,未曾对自己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更图方便将自己当作男孩养,而父母并未觉得有何不妥。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造成其生理性别没有作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来限定她的性别表现,而一直男性化的教育方式也对小鱼儿的T性别角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以上的两名案主因为和父母关系的疏远使得她们在走上女同道路时少了一些顾忌。发展心理学者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分别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方向分化了,表现出性别定向的趋势。认为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且父母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母亲作为女儿性别意识启蒙时最重要的教育者,小鱼儿的母亲毫无性别教育意识,猫姐的母亲则因为工作忙将这份义务转交与奶奶。二人均在幼时没有得到很好的性别教育甚至是未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弗洛伊德说,儿童是通过模仿同性别的家长的行为来达到社会性别的认同。母亲的角色缺位让小鱼儿无法习得女性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猫姐则深受奶奶老一辈的行为影响,虽然奶奶同为女性,但是隔代教育带给孩子的情感体验远不如亲生父母来得亲切。
2.3 恋母情结
许多研究将恋母情结作为同性恋的一个重要成因,在本研究中,也通过案例证实恋母情结对女同性身份形成的作用。案主J自小便对母亲更为欣赏和崇拜,父亲为人严肃,所以父女之间关系相对疏离,父亲仕途不得志,母亲便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在J心中母亲为家庭和自己付出太多,所以对母亲很顺从,同时J谈的多段女同恋情,对方身上都有着与母亲一样独立优秀能干的品质。现在的J更是为了让母亲安心,从爷T打扮转变到女性穿着,更答应母亲安排的各种相亲。这样的恋母情结对于J后来的情感交往的影响是必然的,在社会心理学中关于“隐喻”的观点为大白的择偶提供了解释,对于母亲的崇拜和欣赏的感情存在于J的潜意识中,而父亲角色对于J的影响并不突出,甚至会让J产生一种男人不如女人的心理,所以虽然J现在相亲了很多男性,但是在她心中,那些相亲对象与自己和交往过的同性恋人相比都相距甚远,J对母亲的恋母情结影响了其身份认同的形成。
2.4 幼年时期的穿着打扮
在符号学的意义上,服装作为一种性别符号,具有象征性与约定性的特质。它的象征性在于服装形式的组构特征可以按照习俗确定为男性或女性标志,它的约定性在于对服装构式表示性别特征的群体认同而产生的约定俗成的众意。有研究指出,幼年时期的着装特点会对儿童的性别认同、身心发育以及个性养成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孩子穿着“中性化”的服装,或者刻意穿着与性别相反的服装,都会严重干扰孩童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导致未来性别倾向可能产生偏差,极度不利于孩童性别认同的培养。
从5名案主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穿着打扮来看,发现穿着打扮对其性别角色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案主小鱼儿自小便是“假小子”,而其家人也未曾留意过其性别取向的问题。案主F和J虽然也是T角色,但在幼时从外形上看还是偏女性气质。后来受同性恋亚文化影响转变为爷T打扮,而现在由于家人的压力,从外形上做出了改变,尤其是J完全是女性化打扮。
通过访谈案例和日常生活观察的经验来看,我国的多数家长在孩子幼年时期并未刻意對其进行性别意识培养,尤其是在服装上,更是为了方便而趋于“中性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3岁左右是儿童性别确认的关键时期,作为父母需要在这一时期对孩子的性别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长期的中性化打扮,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性别认同障碍。所以对子女的反性别抚养,使其在长大后成为同性恋的几率会高于一般正常的性别抚养。而承担P角色的旭和猫姐,自幼便作女性打扮,未曾对自己的性别产生抵触和抗拒,始终承担着自己的女性性身份,自由行走在两性恋情中。
3 结论
原生家庭对于子女性别意识的培养负有绝对的责任和义务,但通过对案主幼年时期在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来看,其跨性心理的出现,都是由于父母对于性别意识培养的不重视而造成。具体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主体看,孩童在幼年性别特征并不明显,其性别意识的培养处于被动状态,需要依靠父母进行正确的引导。但事实上许多父母对于性别意识培养有意识却不作为。对于孩童两性性别意识的培养,就如同天平的两端,其中发型、穿衣打扮、玩具类型、游戏中的性别分工以及与父母的亲疏远近等等就如同天平上的砝碼,作为父母需要根据其生理性别在天平的一端不断加码,固化其性别意识。应当避免“中性化”甚至是“男性化”穿衣风格或玩具及游戏对其性别意识培养的负面影响。以小鱼儿为例,其父母并未对其进行性别意识培养,为图便利一切遵照男性化标准,这使得小鱼儿更趋向与男性化的意识。而F和J属于两种性别意识都有涉及,所以促成其中性化较强的性格特质,这也是她们现在能够接受外形从中性风转变为女性打扮的原因。
其次,父母对于女童性别意识培养的“盲区”。这里的“盲区”是指父母在对女童进行性别意识培养时,对其某些行为无意识反应,任由其发展而不加以制止。具体表现为父母对于男童性别气质的培养较为重视,当男童做出异性化的举止能及时制止,避免男童跨性心理的形成。但就女童来说,当其做出男性化的举动,反而会被视作是其勇敢的表现,被默许甚至是鼓励。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养育男孩相较女孩更容易,因女孩天生的体质差距及性格特质等因素,养育女孩需要更费家长的心力。但是,若女孩表现出男性气质,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是轻松减负,更不会去制止这种男性化的举动。殊不知对于女童做出异性化举动的无意识反应,也促进了女童跨性心理的形成。
所以,在女同性恋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原生家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当发现子女性取向与众不同时,也应当审视自己对其幼时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责备。
[参考文献]
[1] 李荣娣.从鲍恩自我分化理论分析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4(12).
[2] 孙嘉祥,王璐.服装文化与性心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 张茜.基于性别意识培养的男童服装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