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模式在中国发展趋势

2017-10-21 12:31祝凌曦焦冠杰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发展趋势

祝凌曦 焦冠杰

摘 要:在全球老龄化的总趋势中,中国的老龄化具有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高龄人口比重增长快、老年群体经济状况较差等特点,妥善解决中国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一般的养老模式通常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指老人居住在家中养老,可以在家中接受上门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其养老资源提供主体多元化、养老服务提供社会化、养老地点不脱离居住家庭和所在社区,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

关键词:居家养老模式;中国;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即主要依靠家庭提供养老所需资源和服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养老资源提供主体多元化、养老服务提供社会化、养老地点不脱离居住家庭和所在社区的新型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成为了大家关注和探讨的焦点。

一、居家养老模式的优越性

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上步入老龄化社会不同,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阶段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呈现典型的“未富先老”特征。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我国人均收入特别是绝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水平仍相对较低。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养老服务方式,有很多优点:一是具有人文色彩,使许多老人的人权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由于中国传统习惯所致,一些老人不愿意进入社会上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模式的建立,可以使老人在得到必要的照顾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家庭的温暖;第二是解决了一些大龄下岗女工的就业问题;第三,“居家养老”相对于一些社会养老机构来说费用较低,解决了现阶段中低收入老人家庭的社会养老问题;第四,整合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些服务组织,可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入到社会化养老事业中来;第五,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老年福利事业中来,减轻了政府的负担;第六,可以在社区内形成了种尊老和助老的优良风气,提高社会道德风尚。

对政府社会来说,居家养老依托现有医院、医疗机构,组织医护人员入户服务,利用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建立一套新型社会化服務体系,与机构养老需要兴建养老院相比,大大节省了基建和各种配套费用;对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服务费用一般较低,适合一般绝大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同时将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社区,不仅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而且能大大减轻其家庭成员负担,总之,同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投入小、经济和社会效益高的养老方式。

二、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

目前,居家养老主要是通过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服的方式开展,内容主要包括洗衣、备餐、家电维修等日常照料服务以及摔倒、急性病发作等突发情况的救助服务。较欧美成熟居家养老市场,我国在医疗服务专业化和养老服务智能化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信息化发展升级居家养老模式,多维度解决老人需求痛点。2014 年,民政部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出《关于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领域的应用,更好地满足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需求,释放信息消费潜力。未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居家养老可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感知与普适计算等手段,使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時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而且健康安全也更有保障。

三、居家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居家养老”模式有两个发展瓶颈:一是更新老人观念。受淳朴传统观念影响,很多老人总觉得与自己儿女沟通亲切,别人碰自己的东西总觉得别扭、不舒服,对工作人员所作所为总有一种不认同感、不信任感。二是经费问题。庞大的服务市场,偌大的服务群体,这笔经费由谁来支付?怎么支付?居家养老模式一方面不会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但可以及时为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排除子女后顾之忧的同时,也能维护老年人与其子女双方的自尊心,但目前,这一养老模式普及率不高,亟须推广。

所以,首先,各级政府要重视和支持,出台居家养老的政策性文件及居家养老补贴政策。其次,相关部门要协力共管。建立高效运作的市、区级两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整体统筹,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效益。最后,不断扩充养老模式的新内涵。一是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二是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开展不同的服务内容,减轻亲属照料的压力;三是尽其所能地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四、结束语

对于承继了数千年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中国人来说,“家”有着难以言喻的非凡意义,这便决定了居家养老的“主流”地位。但随着“空巢老人”逐渐增多,逐步推广“家庭与社区结合”的养老模式,才能让老人及其儿女都获益。随着城市服务和服务设施也逐步完善。因此这些地区的老年地产和养老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可生长性和灵活性,以便更有效地发挥为老年社会服务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王爱娣,徐姗姗.关于居家养老问题的若干思考[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丁安祥.老龄事业出新招 居家养老有依靠——记鼓楼区“家庭养老服务网”[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1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3]陈万亮.农村居家养老的经济保障初探[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4]钟越,徐和森,金其源,李强,余刚,王桂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孤老保障问题研究及对策(摘要)[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刘桂云.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问题的初探[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作者简介:

祝凌曦(1996.08—),女,籍贯:辽宁鞍山,学校:大连工业大学,专业: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中国发展趋势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