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涛
【摘要】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信息交流以及解决问题是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如何顺应时代变化,有效利用新媒体做好高校的党建工作,进而构建网上党建工作平台,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党建工作
当今时代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正急速地改变着我们的认知和交往方式。因此,构建学生喜闻乐见并易于接受的网上党建平台,拓宽学生党建活动的参与面,提高党建活动在学生中的接受度正变得越来越紧迫。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包含“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两大类型,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点,并且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随时随地表达和娱乐的需要。正是以上的特点,让新媒体迅速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并把它的作用发挥至极致。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
(一)深度与广度
当今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虽然较多,但是学生自己的课余生活也较以往丰富得多,如果仍然像以往讲座的形式进行党的活动,难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效果会大打折扣,应该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开发利用新媒体,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活动设计也要有深度,有层次,这样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方便管理,同时还可以很好地联系各个支部,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
(二)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很好的消化,党的活动的形式本身就应该多种多样,传统的党建工作中只能通过书籍文字传播,而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党建工作的创新就可以跳出文字、声音,从图像、动画、影像等这些媒体功能着手,突出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做到活泼新颖,符合学生的喜好。
(三)学生的主体性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活动手段如何新颖,高校学生始终是党建活动的主体,如何体现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永远的课题。学生做党支部的书记,就是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有力典范。学生的思维开阔,精力充沛,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新媒体技术,有效的利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学习教育功能
创新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丢弃党建工作最基本的功能,指导思想不能改变,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同时要重视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理论学习工作。积极关注时事,发布党建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新媒体进行分享交流。
三、新媒體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容
(一)学习与教育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方便快捷,学生易掌握的特点,及时准确的提供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等学习内容,同时提供各种网络学习视频、电子版党报党刊、电子书籍等学习资料的下载,建立网络党校,还必须开辟专门的考核评价系统,实现在线考核、在线评价,促使学生党员和党外群众理论学习的网络化、便捷化。这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变被动为主动。
(二)沟通与交流
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的特点,应设立党员论坛、党员之家、在线答疑等互动性强的板块,针对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等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给学生以正向的引导;利用微博、微信方便、迅速的特点,开设党建微博,微信群,挑选优秀文章、学习心得上传,也可介绍党组织的相关知识、活动动态、党员的先进事迹等,让学生党员、积极分子能够随时进行学习,接受教育,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三)管理与服务
新媒体能够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可以实行网上办公,各项日常事务性工作通过系统进行,如转载新闻、发布通知公告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快速的服务,甚至可以建立网上支部,利用新媒体进行日常党建工作,在校的或不在校的学生党员都可以通过上网过组织生活、参加党员教育活动、提交思想汇报、交纳党费等。我们更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使党的影响力延伸,便于我们管理学生党员,提高服务的效率。
四、新媒体的网络健康和安全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是把双刃剑,在推进党建工作的同时,若不能有效监督,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影响。尤其面对敌对势力在思想领域里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加深对学生的渗透、分化和蛊惑,进而实现其所谓“和平演变”的图谋。因此,一定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苗头并进行处理。尤其对于时事热点和突发事件,要及时发布权威、真实、可信的信息给学生,防止以讹传讹,造成恐慌和不可想象的后果;其次应推行网络实名制,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监管,防止虚假信息传播造成不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彩华.论新形势下高校“网络党建”阵地建设[J].高教与经济,2008(9).
[2]张泽宝,刘畅.论大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的有效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