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霜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文学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加强初中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势在必行。本文试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人文关怀的基本思路,希望能为推动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关怀;重要性;基本思路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一)语文学科的本质要求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重任,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要重视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内容。人文关怀,顾名思义,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尊重人和爱护人,这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体现。在语文学科中倡导人文关怀,是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是体现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语文学科的本质要求,倡导人文关怀,改变只注重知识教授与学生成绩的传统做法,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他们的精神成长。
(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
人文关怀即是对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关怀。不管这个人是怎样的人、他来自哪里、家庭地位如何等等,都應该给予应有的人文关怀。它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建设与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人文关怀与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个性、人的独立人格、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的命运等均密切相关。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性格培养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强调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认识与体悟,引导学生洞察人生的真谛与意义,有助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意识与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人文教育的优越性
人文关怀作为现代教育价值观的重要思想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文教育的教学理念将自身的人文属性与科学属性相结合,强调充分激发个体的潜能,使得个体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并且具备价值判断的能力。在语文教育中积极倡导人文关怀,即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注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有益于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基本思路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影响深远。然而,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相差甚远,无论是在专业素养还是专业水准方面,语文教师队伍的质量依旧参差不齐,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大使命,必须要与时俱进,时时刻刻保持向上的精神,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出较高的治学水平和人格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让教学内容充满人文教育的光环
初中阶段正是一个学生性格养成和能力创建的重要时期,如果仅仅抓住书本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终将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而走向僵化。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潜力的激发与品质的培养,课堂氛围比较低沉严肃,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初中语文是人文性质突出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筛选,注重选取能够体现人文教育的教学内容,使之熏陶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人文关怀精神贯穿于每一次的教学内容当中,建造经典阅读课堂,努力使学生们根据文本,围绕事实、释义和评价这三种问题进行讨论,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时时注重以人为本,重视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三)在写作环节加强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学生的写作,初中语文教学亦不例外。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它不但在考试成绩中占据极大地一部分,还对学生内在精神的构建与完善,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写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学生通过写作这个环节,不但可以开拓视野,积累知识,锻炼思维,同时还能提高道德素养。而公民的道德素养对一个国家乃至民族来说都是极为重要,这既是彰显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作文教学这一环节,渗透人文关怀,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进步。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自由地交流个人看法,同时注意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形成思想和经验的力量,让他们学会逻辑、清晰、独创地写作和说话。
三、结语
语文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科,而不应该成为生涩僵硬的传播知识的工具,这既是新课标理念倡导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理解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而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将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的同时也将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紧紧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扬人文关怀的精神,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探究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与情感,帮助学生塑造美的心灵世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婷婷.论“人文关怀”在初中语文作文批改中的实现[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11).
[2]张焕霞.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8).
[3]阚兴营.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