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婕 郭瑞霞 史兰香 何敬宇 王娟 王欣
摘 要: 阐述了目前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所面临的问题和现状,石家庄学院制药工程教学团队在学习考察多所国内高校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实践基础,构建了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实践教学;仿真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2-0014-02
1 研究背景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该专业是宽口径的专业,它涵盖了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和中药制药工程等应用领域,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工程技术问题,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1]。制药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综合型实践教学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石家庄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要的医药生产加工制造基地,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企业基础和产品基础。医药生产加工综合能力居全国第一[2]。石家庄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成立于2004 年,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受学生人数、经费、师资、实训时间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优质高效运行。另外,我国制药行业普遍实行GMP管理,对车间的洁净度有很高的要求,对外来人员的进出有严格的要求和控制,不正确的或不满足生产洁净度要求的操作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再加之技术保密等原因,所以多数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参观学习及实践。然而,制药工程专业属工科,如不深入企业,对厂址选择、车间设计、设备设计、制药反应设备等知识无感性认识,只能“纸上谈兵”,学生的实操技能无从培养。即到了企业,多数情况下学生只能眼观不能动手,这也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面临的尴尬问题。
为弥补校内外实训不足,拓宽制药工程专业实训内容,强化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石家庄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团队学习考察合肥学院、黄淮学院和沈阳药科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工程能力培养的先进办学经验,结合我院现有实践基础,理清思路,构建了适合我院特点的制药工程专业仿真实习模块化教学体系,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以缩短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的磨合期。
2 目的意义
通过制药专业模块化仿真实习课程体系的建立,把制药专业课的实践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知识更好地衔接起来,加速我校调整专业设置、改进教学模式、革新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方面发展,提升就业力,有效降低学生进入企业后的磨合期与过渡期。另外, 制药工程专业是我院最早创办的本科专业之一, 也是与河北省地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一个专业。作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 近年来在规模发展的同时, 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人才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飞跃。特别是实践教学, 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 构建的仿真实习课程体系在制药人才培养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3 研究内容
(1)仿真实习基地的管理:
为规范和加强仿真实习基地建设和为学生实训,教学、教研、职业技能鉴定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确保教学实习质量,需要制定一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沿承企业真实管理制度,对于仪器、试剂、场地等各方面管理、使用、养护等工作应尽量遵循生产一线企业的管理模式,严格遵守GMP的各项要求。
(2)层进式技能模块的构建:
药物生产具备一定的的职业功能,实际生产中对于岗位工作内容有具体的要求,依據职业功能与工作要求,此模块构架为五大模块,为递进式结构。第一模块主要进行基本素质模块训练,以基础文化修养和基本素质培训为主,开设课程包括基础文化课、基础专业课和实验室的实训,主要目标为使学生构建起稳定够用的文化基础,了解基础专业理论,掌握必备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下一步的技能培训打好坚实的基础,此学期多为教师课堂授课、实验室实训为主。第二模块在仿真实习之前进行GMP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于工科院校来说,制药工程专业主要是以工为主,学生对药学方面尤其是GMP的相关知识了解和理解的还不够,因此有必要在仿真实习之前进行GMP相关知识的培训。第三模块进入仿真软件学习,在仿真界面,设备、仪表、管路的设计形象逼真,基本与实际生产的环境一致,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工艺流程快速地认识与掌握。第四模进入仿真实习基地学习。对学生开展岗位技能模块的培训,同时辅以职业道德素养等基本素质模块,本学习所有授课不再以班级形式统一进行,而是模仿企業生产一线,以流动式的工作小组来开展。所有授课在仿真实习基地中进行,主要培训学生生产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基本职业素质等专业岗位技能,授课方法为项目式教学法,辅以理论讲授、小组讨论等授课形式。本模块的教学采用了一体化教学及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效率,强调培养熟练地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仿真实习基地中,可以全方位的体验日后进入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状态,极大地缩短学生就业后的磨合期和过渡期。同时,仿照企业学徒制的师生关系,令师生交流充分,学生反馈及时而有效,教师可以灵活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改变教学策略和内容,能够取得更为完美的教学效果。第五模块继续在仿真实习基地中接受培训,培训内容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等复合专业素质。经过第一、二、三和四技能模块的培训,多数学生能掌握对应工作技能要求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于仿真实习基地的相关规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因此进入第五模块培养的学生,可作为仿真实习基地的辅助教学者继续进行学习和培训。辅助教学者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模块的相关技术,可辅助教师对于新生进行培训和管理。教师可制订某一培训模块的目标或工作任务,然后交由辅助教学者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和实施细则,并由辅助教学者负责管理、培训、指导进行基础素质模块与岗位技能模块培训的低年级学生。第五模块主要培养的是学生日后的工作潜力,将学生作为储备干部、工程师来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素质培养,造就全面、专业、综合的高素质人才。
(3)仿真企业管理模式:
仿真企业管理模式是本教学体系的特色之一。学生在进入仿真实习基地开始培训后,就将对学生进行企业化的管理。学生开始仿真实习基地的培训,就意味着除了学院学生身份之外,还具有了企业员工身份,学院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来培训学生。学生不在像以往一样按时进入课堂学习,而是如同企业员工正常上班,每个培训日准时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工作学习,培训时间结束学生按时下班,每天都有专人按照相应的考情制度进行考勤。
(4) 考核模式:
传统的单一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適应仿真实习层进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考核需求,此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多样的灵活的考核方式,注重平时日常学习工作过程,不再实行一考定终身的期末考试模式,考核方式与企业中员工的考核绩效方式类似。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完成程度,结合学生日常出勤情况及工作态度多方面考虑综合给与考核。首要考慮的是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在模块化培训中,仅仅初期需要教师给与讲解演示,之后就由教师发布任务,学生制定方案,完成工作的流程进行。每天接受培训的学生都需要书写工作报告,教师可以通过工作报告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技能培训情况,再结合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的展现,教师完全可以给与学生对于该技能模块掌握程度一个准确的评价。学生认为自己已能熟练完成该模块技能后,可主动申请教师对个人进行考核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考核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工作任务。
(5)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建立整个教学体系的教学基础和构建基石,所有的教学活动、实习活动都是由教师组织进行的,因此实行仿真层进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就必须培养一批素质过硬、专业够强、上的课堂下的车间的一体化教师。继续深入加强教师进入企业的培训力度,积极争取各类大中型企业的支持,扩大教师培训企业规模,将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培训列为教师日常工作,鼓励教师利用各种资源和时机进入企业一线进行学习,真正成为熟悉实际生产工作流程和专业技术的一体化教师。在积极培养原有教师的同时,通过社会招聘以及校企联合等多种渠道,积极主动的吸引真正具有能力的企业技术骨干、高精尖技术人员和急缺专业人才任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构成。
3 结语
仿真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推动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对解决实验经费不足、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教师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训练学生们的仿真操作技能,必须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认真把握仿真教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使仿真教学技术更好的服务学生。
参考文献
[1] 邓亚利,熊平,霍理坚.制药工程专业一体化实验仿真系统研究.药学教育,2010,26(5):57-60.
[2] 何敬宇,贾会珍,等.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 (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