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翻译教学中的整体构建法

2017-10-21 12:23李洁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挖井文言文文章

李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其重要载体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了解、研究中华文化、提升自我文化修养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因而对文言文的正确理解,是一系列工作展开的基础。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教育中学习习惯和方法养成的宝贵时段,历年来,文言文被列为此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近几年中高考改革,语文学科对古典文化的学习与考查的比重增加,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有方法、有技巧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文言知识与常识,进而将学生带入学习古典文化的更广阔的天地。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来许多教师教育实践和积累,丰富多样,教学步骤也各不相同,而翻译教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基本的一步,不容忽视,对于翻译,已有中学教学中大家认同并且使用的三大标准即信、达、雅,两大原则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以及“读”、“留”、“删”、“补”、“换”、“调”的翻译技巧,抓住这些,基本能把一篇文言文大体译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而初中新课标也有类似的要求,但是有时候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及上文中提到的技巧,也无法准确地理解一些文章中的字或句子,需另外寻找方法来推敲斟酌。本文将阐述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的心得——整体构建法,分以下几点:

一、由后文知前文的“反推法”

在初中课文《穿井得一人》翻译教学中,有如下课堂实录:

师:请第三小组翻译第二句。

生:等到他们家挖了井,告诉给人们说:“我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师:前半句对了,“吾穿井得一人”真的翻译为“我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吗?(学生陷入深思),我们发现这句话和题目是……

生:一样的。

师:对,刚才我们在解题时并不能确定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又出现了,同样先不确定,读的时候发现后面还有一句。

生: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意思是有听闻然后传播这件事的人说:“丁氏穿井得一人。”

师:“丁氏穿井得一人”没有翻译出来,我们就先空着,接着往后翻译。

……

生: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结合注释,译为“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到一个人。”

师:非常好,到这里我们就恍然大悟了,原来……

生:人们把丁氏的话传错了!

师:好,现在我们返回到前文,丁氏的原话应为……

生:“吾穿井得一人”是“我挖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师:有闻而传之者说“丁氏穿井得一人”应为……

生: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师:所以要注意,根据语境,我们从后文推断出这两句话的翻译是不同的。

二、运用句与句间构成的整体性

往往句子与句子之间并不独立存在,句子与句子相连接,构成完整的文章,

前后两个句子间有所关联,翻译时可适当地相互联系。

例如,高中课文《孔雀东南飞》有一句:“三日断五匹”,若翻译为“三日织就五匹布”是无法体现出兰芝的勤快或懒散的,但是联系后一句“大人故嫌迟”的意思:婆婆总是嫌我织得慢。以此来看这句话是体现刘兰芝的勤快,婆婆的刁难,因此翻译时要在“三日( )断五匹”括号内要加一个字的话应当为“就”,而非“才”。

迁移到阅读,也有同样的方法可运用,《白居易传》中 “居易母堕井而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对于虚词“而”,有学生认为翻译为“从而”,但是是否恰当,还应该从下一句“言既浮华,行不可用”,意思是文章的语言辞藻轻浮华丽,这样的品行不可重用,那么往前看,应该是白居易的母亲堕井死了,他写出来的文章应该是不华丽的,所以“而”应当是表转折关系。

有时翻译不出单独的一个字,可从上句或下句中找关联,某些上下两句间存在并列或转折关系,也可根据句子结构对称性来判断相同位置上相对应的字或词来理解。《旧唐书·魏征传》有“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对于“简”字,假如学生一开始并不知道它有“选择”的意思,那么根据这个句子的对称性可以判断出它与“择”大概是意思相近,也就可以翻译成“选拔”。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同样有“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其中的“见”一字,该如何理解?首先看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对称的句子,找到其中半句里一个字“信”对应的是“忠”,二者都是形容人的品质忠实的词,“疑”对应的是“谤”二者都是动词,后半句“忠而被谤”的意思是忠诚却被毁谤,经过推断,可以得出前半句也有被动的意思,“见”字就是表示被动的词,可译为“被”。

因此将句子带入整体的文章中去翻译,尤其注意前后一个句子与它的关系,对我们在有限考试时间内快速判断是有帮助的。

三、教材知识与考查知识点的整体关联

有些省份中考语文文言文考查大多是课内的,但学习是融会贯通的,假如在课堂上学习时就能带学生养成联想迁移的习惯,多次地重复回想、实际应用以至于熟悉之后,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随时能对某个字的意义、用法信手拈来,那么就可不必死记硬背,在考试中或平时的阅读中也能受益。

例如,同样是《穿井得一人》教学,翻译“宋之丁氏”中“之”字,老师先举例“夫君子之行”(《诫子书》)中相同的用法“的”,那么接下来,在学到“有闻而传之者”中“闻”时,学生便能联想到所学过的古诗《聞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闻”,以此举一反三来自主理解,甚至是翻译到“及其家穿井”一句中的“及”字时,有学生能说出“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小学课本里学到的!

因此,文言文翻译中的整体构建法是除近几年中学课堂上普遍使用的六字翻译技巧之外的一个小小的完善与补充,中学语文教师不妨考虑采纳。

猜你喜欢
挖井文言文文章
文言文阅读专练
吃水不忘挖井人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自私过分了!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