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莉
摘 要:在中华民族众多的武术文化中,西北民族武术文化独特鲜明。流传于甘肃省天水市境内的武山武术,作为西北民族武术文化的分支,受西北地区粗犷的地域环境和武山独特的人文环境的影响,根植于武山大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通过对武山独特的武术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为当今和谐社会建设新时期武山武术的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武山武术 文化 历史 开发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c)-0176-02
1 武山武术产生和发展的人文环境
1.1 武山县民众自古以来崇文尚武,使武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武山县古称“宁远”县,其境内在古代为豲、羌部族活动的地区。自秦汉、三国至唐、宋、明、清时期,战乱不断,形成武山县民世代相袭的习武之风。直至近代,武山县村村都有武术练习的群体。长期以来,武山县民经常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形成了英勇刚烈,忠正耿直的性格,且县民民风淳朴,崇文尚武。从古至今,武山县涌现出了大批仁人志士,革命烈士和战斗英雄。三国时期庞德勇冠三军,宋代王君万、元代汪惟永、清初王雄以及当代何处等,均有出奇制胜的武艺。[1]最具有代表性的武林高手,在武山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是近代革命烈士郭化如先生。他,武艺高强,被誉为武山人民的英雄[2]。
1.2 当代武山人的前赴后继,使武山武术得以发扬光大
在共和国和平建设时期,武山县先后成立了县、乡武术协会,使武山武术能够得以传承发展并发扬光大。1978年,武山县武术协会成立,此后各乡镇陆续成立武术协会,有14个村建立武术分会。全县有37个武术队,7个武术馆、站、点,举办了14期武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数达到600多人(次),组织习武人数达到13万余人(次)[1]。
曾任武山县武术协会秘书长的包奇珍,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学成毕业后,牵头组织县内外武术表演和申请承接全省武术比赛,均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与此同时,武山县武术协会在县体委和县领导的支持下,在张飞鹏、令树林、赵连子、康忠宝、丁宝宝、刘甦、康二虎、焦坤明、柴孟虎等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对武山武术及其武术史料进行了抢救性的搜集归纳,挖掘整理,分门别类,梳理存档。在申请创建武术之乡的良机到来之时,这些宝贵的材料经上报国家体委,使武山发展成为全国首批第18个“武术之乡”之一,也荣幸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武术之乡”[3]。
1.3 武山武术流派众多拳种丰富,使武山武术瑰宝闪耀独有的光芒
经过近几年的走访调研,我们深知武山作为首批“全国武术之乡”之一,名师众多,流派庞杂。其源流有序,传承明晰的拳种就有几十种之多。这些以口耳相授的方式存在于民间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们研究、发掘、传承和开发武山武术的宝贵财富。目前,武山武术的主要武术门类及流派主要有地方拳有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八步转、燕青拳为主的拳种;梅花枪;八步拳;形意拳;马氏(马凤图)通备拳,有劈卦拳、八极拳、翻子拳、十路弹腿、壁卦刀,风魔棍、缠海鞭杆、蒲潭棍、进山鹞子棍、搜林棍、拦门镢、纽丝棍、三节棍、天启棍、奇枪、鸳鸯腿、鞭杆五阴七手十三法;查拳;软器械,九节鞭,滚刀、九节鞭加鞭、九节鞭加刀;陈氏(陈永清)器械,有流星锤、春秋大刀、镇家棍、滚龙鞭杆、连枷等等,这些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新时期闪耀着独有的光芒。
2 武山武术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
2.1 红军长征为新时期武山民众习武播撒了种子
武山县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这里播撒了革命的种子。1935年,毛泽东主席曾率领中央红军从漳县腊子口经过武山县鸳鸯镇,在武山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再次经过武山县鸳鸯镇,并在广武村西边的颉门村建立县、区苏维埃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种有组织的习武活动,使得近代民间习武之风沿袭下来。
2.2 武山縣政府部门的重视为新时期武术的推广提供土壤
武山武术的社会基础广泛,政府重视,民间习武之风盛行。武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对武山武术的普及推广较为重视,当时的武山县体委作为业务对口指导单位,深入民间,拜访老拳师和一些拳术流派的继承人。对武山武术的传播与推广做出贡献的武术拳师也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待遇。
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武山农民拳师东顺乡令川人令树林,享受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令树林曾经在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中多次摘得桂冠,为扩大武山武术在全国的影响力立下了功劳。为了推进武山县武术运动的发展,弘扬“武术之乡”的武术文化,武山县教育体育局于2014年8月29日,特地向城关镇政府为农民拳师令树林申请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以解除他传播武术的后顾之忧。这种以传承武术为出发点,来践行以人为本,关注困难群众的人文关怀的经典案例,在全国来说都极为罕见。由此可见,武山县各级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对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视[4]。
2.3 武山县民众的热爱为新时期武山武术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武山武术在包奇珍、侯顺子、张鸿谋、柴孟虎、康二虎、丁世雄等人的努力下,得到了全县范围内的广泛推广及空前重视,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与踊跃参与。全县20个乡镇分为东、南、西、中四个区域,分布着不同拳种的民间拳师。其中,城关镇张鸿谋,东顺乡令树林,洛门镇郭四狗,高楼乡陈永清、鸳鸯镇丁世雄、丁宝宝,滩歌乡薄富德等武术传播者威望高、授徒多。习武群体的增多为武山武术的发展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2.4 传统武术活动为新时期武山武术的发展搭建平台
在1985至1989年间,武山县武术协会组织武山县春节武术表演队走村串户,从洛门、四门、滩歌、鸳鸯、马力到城关,进行巡回表演。每到一地,都会吸收当地武术爱好者参加表演,促进群众习武热潮。现有业余武术队60支,个体武馆5个,培养和输送武术人才100人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武山县建立了基层武术组织,有武术协会、武术馆(站)23个,基层武术队32支,武术活动普及乡村和家庭,经常参加活动的达1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每年会不定期有组织的参加天水市和全省武术比赛。同时在武术的挖掘整理、后备人才的培养训练等方面成绩卓著[5]。
3 和谐社会建设新时期武山武术开发的启示
在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武山县沿袭多年来的文化传统,每年都组织全县性的武术表演,以此来丰富武山人民的体育生活。自1985年起,每年一度的春节武术表演已经成功举办了33届,成为武山县全民健身活动推广的重要载体。也给新时期无数的开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1 借助“武术之乡”优势,建立青少年武术培养基地
1992年12月,在重庆江北县召开的全国“武术之乡”命名表彰大会上,武山县被命名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全国武术之乡”。武山因此成为西北五省唯一被入选的首批全国武术之乡。获得这一殊荣的背后,是武山县集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气, 众志成城的结果。政府主管部门和武术推广各哥环节要抓住体育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借助“武术之乡”这个平台,建立青少年武术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此外,在各个中小学组建武术运动队和武术兴趣班。
3.2 改变武山武术的传承方式
武山武术以师徒口耳相授的传承方式来传播,其传承过程中有其保守性、单一性和局限性。与此同时,武术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用客观尺度来衡量的“悟性”等标准,限制了武术的传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和肢体语言表达时的主观性、个性特色明显,使得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很难原汁原味地进行复制,因此,部分武山武术也面临着“水土流失”的危险。这就需要武术传播的各级各类部门来继续推行武术下乡活动,运行武山武术协会,发挥武术协会的职能,构建武术俱乐部,以此改变武山武术的传承方式。
3.3 巩固武山武术进校园活动成果
武山武术进校园活动的推广,也使得武术在青少年儿童中得到广泛传播。近年来,武山县开展了“武术进校园活动”,武山县文化教育体育局主办了武山县中小学生分片区运动会武术比赛,中学组共有12所学校参加。小学组共有四个学区(校)参加。如此大范围的参赛,在武山县中小学生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武山武术有了进校园推广的成果,可以通过统一编写武术校本教材,来进一步的加大推广力度。
3.4 加大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项科研经费投入
政府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大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项科研经费投入。培养武术专业人才,对现有武术师资进行统一培训。对武术专业的人才,可以优先选择就業学校。规范武术教学,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并扩展新的武术师资。政府部门要对武山武术的科学研究给予经费支持,防止武术史料和武术套路的水土流失。政府设立武山武术科研的专项经费,为武山武术的科研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4 结语
综观武山武术文化历史背景,武山武术已经以一种恒常的文化形态融入到武山人民的体育生活中,成为武山人民的一种体育生活方式,践行着武山的全民健身运动。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将充分开发挖掘武山独特的体育资源----武术文化资源,突显西北体育文化的优势,使武山武术产生新的效益,发挥武术传播各种文化的功能,为中华民族的武术文化增添重要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武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武山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6.
[2] 包永庄.郭化如传[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10.
[3] 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第六十八卷体育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10.
[4] 武山县教育体育局文件,武体教发[2014]210号,2014,8,29.
[5] 郭方忠,张克复,吕靖华.甘肃大辞典[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