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红
摘 要:体育中术科与学科之争问题是学界一直存在的问题,重术科轻学科的现状与学科课时数比例的不断增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研究运用文献法、逻辑法等,从历年国家教委课程方案中学科比例、体育生生源现状、师生的认知等方面,发现现象背后的实质,探讨了解决学科教学存在问题的策略,以便为更好地实现体育生的全面培养发展而服务。
关键词:学科 体育教育 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c)-0083-02
重术科轻学科的普遍现象与学科課时数逐次增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实中学生学科课程学习普遍表现为兴趣低等,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与解决,我们有必要对其背后的因素进行相关的分析。
1 体育教育专业生源现状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教学学生兴趣度偏低的原因,我们需要追根溯源,从其学练初衷来探讨对现状的影响。学练体育的高中生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半路出家”型,文化课有一定的功底,为了考入更好的学校在高三开始体育学练,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普通文化高考生,这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仍属于偏弱;第二类“系统训练”型,以体育特长进入高中或是从高中入校开始训练,这一部分学生文化课水平普遍处于偏低水平;真正因喜欢体育而参与且文化水平处于较高的学生少之又少。加之高考扩招,体育专业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体育生文化课相对于普通学生分数线一百多分的差距,等等,都预示着或者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水平相对偏低,所体现出来的或是学习习惯的缺失,或是学习能力的不足。以这样的生源为基础的体育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必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占比现状
从表1中数据不难看出学科课程学时数在历次课程方案改革中比例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学科课时比例的提升其原因既有对体育生基本知识素养欠缺的思考,也受到国外体育课程布局的影响,其根本的出发点是提升学生全面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但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并没有随着学科课时的增加而改变。所以真正发挥学科课时提升这一事实的作用,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师生双方的认识着手。
3 教师对体育学科课程教学的认识
教师对于学科课程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学科的本身,吃透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体育实践与现象呈现于学科教学过程中也是学科教师必须思考的。此外,学生背景知识及起始水平也是教师所必须考虑的,体育生往往是文理兼收,如统计、生理生化、运动力学等理科性知识可能对于文科生来讲是零基础,再加之体育生文化素养本身就比较薄弱,如何能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果学科教师没有基于以上的思考而设计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课时安排中的重学科轻术科与现实过程中的重术科轻学科的现象,从教师认识方面来讲,是对课程分析讲授、学生分析定位存在偏差造成的。
4 学生对体育学科课程学习的认识
运动场中的朝气蓬勃与学科课中的死气沉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种现象孰知过?学生与老师都存在一定的责任。把体育仅仅看作是一种身体的运动,对于体育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体育的传承者,除了自身技能的展示,如何讲授技能的过程,技能背后的支撑因素都应该熟记于心,而这些离不开的是学科的支撑。学生的认识是否存在偏差,是影响学生参与学科课程的重要因素,而就现状而言,此种认知是缺失的或者是不够深刻的。究其原因,学科课程的设计及外部的引导起到重要作用。
5 学科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5.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对授课体育生文化背景及基础进行客观分析,对学生将要从事职业需求进行客观把握,在此基础上更加浅显易懂地、有所区分地结合体育实践及现象进行教学,强调知识的运用淡化专业原理的灌输,避免体育相关知识的教学演化成纯专业化的教学,如体育统计学成为统计原理及计算的课程。
5.2 学生认知的转变
技能的外在展现仅仅是体育生能力的一部分,而正真的体育人需要内外兼修。转变对学科课的认识,需要认知学科课程的重要作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继而从理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学会培养理论学习的兴趣,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需求。
5.3 课程设计注重体育的特殊性
体育是一门交叉学科,有许多分支学科,如体育统计学、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理学等都有自己相应的母学科,其基本理论都比较完善,但与体育结合后必须考虑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只有找准结合点,相关学科课程才能正真地起到服务学生的术科学习及工作实践。
5.4 注重学科与术科同步发展及协同作用
体育教学中学科与术科是密不可分的两类课程体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单纯地考虑孰轻孰重是片面的。就现有体育生状况而言,并没有在入大学前形成良好的技能素养,且文化素养也存在缺失,这种情况就需要同时着手,共同加强。
看待重术科轻学科的问题,不能单纯地从两者中的某一方面来分析,只有从二者的结合点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找出其背后的原因。体育学科课程教学现状是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整体结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看待学科教学问题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其关联因素中发现问题。
体育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是身心共同的发展,单纯的理论理解或是纯粹的技术习练都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应从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技能习练的内在化等多个方面着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师生的教与学、学生的学与教有机结合。
体现对体育学科重要性的认可并不能简单地从课时比重的增加来得到实现,正真实现从课时增加到质量提高的转变,需要从认识、教学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从发挥学科课程体系的实践指导作用入手,为体育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苏益华,王金稳.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学科与术科比例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6):85-88.
[2] 刘斌,何志林.体育专业教育领域“学科”与“术科”之争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1):91-94.
[3] 王广虎,冉学东.论体育学院学科与术科教学的不同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4(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