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颖瑜
一、抓住课文题目,培养创新思维
课文题目往往能够反映文章的中心,有些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缩影,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眼睛。因此,从“眼睛”这扇“窗户”入手,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出示课题后问学生:“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并在“游”字下面加上“。”符号,留给学生一个悬念。同时,用简笔画迅速且生动地画出金鱼的姿态。让学生讨论并思考后,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2.青年怎么和鱼融为一体?3.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4.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这样的引导,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供了契机,学生创新思维在瞬间碰撞、闪烁。
二、激发求知欲望,在质疑中求新
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一些问题或创造情境,提供让学生质疑问题的机会,达到学而思、思而感、感求解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例如:在学了《狐狸和乌鸦》后,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上学期我们认识的乌鸦的聪明,它凭自己过人的才智,終于喝到瓶里的水,可事隔半年的今天,它却让狐狸给骗了,你们说说看这是为什么呢?”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气氛很活跃,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乌鸦变骄傲了,爱听奉承话,有的说乌鸦变懒了,不爱动脑筋……教师及时捕捉这一良机,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欲望,引导他们去思索,追根到底。
三、紧扣课文结尾,在想象中求新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富有想象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挖掘思维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群鸟学艺》一文学完后,一位教师精心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加入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结伴到小燕子家做客时,看到小燕子那漂亮、结实、暖和的窝,它们是怎么想的?学生一下活跃起来,思维的闸门打开了,争着发言:
生甲:啊!原来凤凰教小燕子搭的窝这么漂亮,可我却看不起它,不愿跟它学本领,真不应该啊!不行,我得马上向凤凰道歉,重新跟它学本领。
生乙:我会这么想:我得意的太早了,才一知半解,就以為全学会了,看人家燕子搭的窝,那才叫好呀!
看,学生讲得多好呀!围绕一个“假如”问题的发言,就给故事平添了情趣。学生进入了角色,他们想得多、想得深,也想得奇。这样,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