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7-10-21 19:49苏霜
神州·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研究

苏霜

摘要:“培根立德,养成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育人,德育为先,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以育人为中心,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加强德育实效性,全面提高被教育者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凸显在我们面前。那么如何让德育教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空间,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目前,我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他们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一、抓德育教育观念转变,形成全员育人局面

学校做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学校首先要要求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要切实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使德育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班主任是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学校应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挑选责任心强,素质较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同时也要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可采取“班主任师徒结对制”、每月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来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德育工作能力和水平。另外任课教师是德育队伍的基本力量,所以学校还应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要抓住学科教育的主渠道,树立以德育教育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道德教育。

二、抓学生养成教育,促进规范逐步提升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注重抓学生的养成教育,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水滴石穿,在生活中点滴积累,逐步养成,及时发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并进行教育、引导、纠正,往往对他们的影响就更为直接、具体,收效也更为明显,更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

1、开展行为规范强化月。每学期的开学阶段,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通常是学生们行为规范方面最松散的时候,而抓住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强化教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学校可将开学的第一个月命名为“行为习惯强化月”,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利用晨谈课、班队课的时间重新温习《小学生行为规范》,并实行每周几条的强化落实;也可利用黑板报或班级一角专门开辟行为规范教育区,对《规范》中的行为规范具体化。

2、着力改革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评价制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的过程中,评价制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校的评价制度运用是否得当,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认为学校的评价制度应当从严、从细、从实。从严即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把关,学校可根据《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应编制出学校的一些训练常规、条例,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在评价时严格要求,对每一个违规行为都要严肃指出,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即评价时,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着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所以在评价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细小行为和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同时教师还要作好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抓好“行规后进生”工作。任何一个班级中总归还是存在着个别的行为规范的后进生,有的“行规后进生”在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教育之后,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那么如何来抓好这些“行规后进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也是做为学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些“行规后进生”既然在班级中教育效果不甚理想,我认为学校可以將他们集中在一起,专门开设一个学习行为习惯的地方,用于帮助那些在行为规范上特别有困难的学生。在这个场所中,对各班中行为规范的后进生进行强化教育,通过讲故事、说道理、上网查资料、做游戏等形式让这些学生明确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树立学生自觉规范个体行为的意识,通过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三、抓德育教育活动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活动是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等等,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和性情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升华,使学生们的知行得到统一,从而成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要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可根据各个传统的节日帮助学生开展主题周、主题月活动,也可以开展各类学生喜爱的喜闻乐见的活动,还可根据季节的变化、学生的需求带学生开展春季、秋季社会实践活动。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因此,学校除了在校园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娱乐氛围,同时也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机会与外校、与社会进行交流,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除了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以外,各个班级、各个中队也可以积极开展相应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四、抓家校共建,形成教育合力

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社会和学校是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对于未成年的小学生来说,家校形成的教育“合力”,对他们的影响远比来自学校的要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早、最直接,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施加的影响也最容易、最大,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就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大力倡导家庭道德教育,形成家校合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德育活动在塑造学生的灵魂、教会学生做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学校德育活动中一定要坚持注重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美好的深厚情感,锤炼其优秀的道德品质,最大限度的发挥校园德育活动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苏忠右.少先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J].学苑教育,2012(12)。

[2]张巧英.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2013(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我是小学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