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久健
摘要:民族精神根植于民族文化。任何民族文化都包含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核心,其中包括了民族意识以及价值观。诵读经典能够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有助于幼儿记忆力的提高,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是幼儿教育价值的直接体现。
关键词:经典诵读;价值;诵读方法
近几年,经典诵读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所接受,成为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活动。幼儿经典诵读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顺序和年龄特点,为幼儿选择具有启蒙性、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进行诵读教育。幼儿正处最佳的文化启蒙阶段,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经典诵读,从字里行间慢慢理解和感受文字意义。
一、经典诵读作品的分类
经典诵读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取决于对内容的选择。从古至今,针对启蒙教育,前人根据经验的积累编写出《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读本。这些蒙学读本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待人接物类
1、弟子规:《弟子规》在总序里写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可以看出《弟子规》中更重视道德礼仪上的修养,对培养幼儿健全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论语:《论语》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熟读《论语》,对孩子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识字教育类
识字为主的经典读本有很多,《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却是识字教育读本中最有代表性的。被人们称作“三、百、千”。这三本书都是语言简洁朴实,自然押韵,特别适合3-6岁年龄段的幼儿诵读。
(三)陶冶情操类
1、千家诗:这本诗集中所选的都是律诗和绝句,大部分的内容都简单易懂,语句通顺上口,适合背诵,是一本易学易懂的启蒙读本。
2、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一本流传广泛的唐诗选集。自问世以来,没有任何一本诗集超越《唐诗三百首》。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也可以看出《唐诗三百首》的影响之大。
二、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价值
人一生记忆最好的阶段就在0-13岁,这个阶段是幼儿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最好时期,幼儿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体现其价值。
(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儿童语言的的发展目标有四点:第一,喜欢与他人交谈,说话有礼貌;第二,能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他人说话时能认真听;第三,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所要说的事情;第四,儿童要能听得懂和说得来普通话。经典诵读重在诵读,因为幼儿认识的字并不多,所以要教师读一句幼儿读一句,这时候幼儿就要注意倾听教师声音。在诵读中培养倾听能力很重要,当幼儿专心倾听教师诵读时,他的注意力、对语音、语调各方面的掌握也有一定的提升。
(二)培养良好品质的价值。经典诵读作品中包含许多待人待物的常识以及道德意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宽以待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兼爱”,强调“君子尊贤而容总,嘉善而矜不能。”这些宽容的思想在这些经典作品中均有表现出来。现在的大多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在家都是小霸王,看重自身利益,不懂谦让,都是现在幼儿的通病。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国学经典中宽以待人的教育理念教育幼儿,培养他们学会合作与分享。
2、尊敬师长。中国的优良传统向来都是以尊师敬长为先,在《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孔融四岁时就知道谦让。《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弟”都体现出尊敬师长的教育思想。当今许多独生子女都被家人围着团团转,对尊师敬长的相关概念相当缺乏,所以在幼儿时期对他们进行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對幼儿引导性的价值。中国传统教育的本义是使人向善,所以含有引导性的功能,这与中国哲学中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意思相同。古代蒙书作者,其用心所在意在引导性或价值性问题。如《三字经》一开头就引用孔子、孟子论人性的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启蒙幼儿的人性自觉,引导幼儿心智向上向善。再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都是激发幼儿从小立志,学以向善。
(四)培养民族精神的价值。民族文化的核心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根植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就要从民族精神入手,抓住精髓也就抓住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当一个国家缺少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创造力,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渐渐走向灭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天人协调、自强不息、贵和尚中、矢志爱国、敬老爱幼、诚信待人、勤俭节约等。 在经典作品中,这些方面都有体现,从幼儿园开始诵读经典作品,可以将中国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在记忆深处,对幼儿的爱国家爱民族爱亲人的意识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幼儿园经典诵读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晨读时进行诵读。晨读时诵读经典作品,幼儿园一般都是施行教师带读,幼儿跟读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较为死板,还可以采取让幼儿在玩中进行诵读:1、小组比赛的方式。两组幼儿进行上句接下句的方式进行对话比赛,对赢得那组幼儿给予表扬奖励。2、踩线的方式。现在大多班级的地板都有蒙氏线,教师请幼儿站上线上,拍手读。或者踩着线一个跟走,边走边读,教师要事先强调不可以走离蒙氏线。3、接龙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前一个幼儿读完后面一个幼儿接下句,一个接一个,比比哪个小组的速度最快。
(二)自主诵读的方法。幼儿在一日活动中除了正式的教育活动外,还有吃午饭、散步、起床、点心等轻松环节,在这些环节可以给幼儿播放学过作品的录音,加深印象,巩固内容。可以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诵读,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自主诵读。
(三)经典诵读活动的谈话活动。谈话活动是教师选出一个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与同伴进行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幼儿要学会认真倾听同伴讲话,也要学会能够清楚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进行集体谈话,在谈话活动过程中帮助幼儿注意倾听他人讲话,说出自己的看法。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谈话教育,可以开展谈话活动提高幼儿语言水平。
(四)经典诵读活动的讲述活动。进行讲述活动时,根据不同的诵读内容选择出需要幼儿讲述的内容,要求幼儿思路清晰,用连贯的语言对内容进行表述。与谈话活动相比,讲述活动对于幼儿的语言要求会更高。因为讲述活动一般都是一人说给大家听,并且讲述内容相对较长,还需要独自完成。所以进行讲述活动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思维,还能促进幼儿独白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林祥,许艳.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背景、价值与问题域[M].语文建设,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