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主体:《政治生活》主观题的“灵丹妙药”

2017-10-21 18:38殷大鹏
文教资料 2017年19期
关键词:政治生活主观题主体

殷大鹏

摘 要: 高中《政治生活》主观题的设问中无论是为什么和怎么办等角度,最常见的出题方式就是针对不同主体出题目。《政治生活》教材中常见的主体有哪些;不同主体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具体设问方式有哪些规律;如何用好这一灵丹妙药。本文从大量的题目和对教材的思考挖掘中得出了结论,希望对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教材的主观题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 主体 政治生活 主观题

一、《政治生活》主体及相关知识概括

总体来说,《政治生活》教材的框架很明确,主要包括:公民、政府、人大、党、政治制度、国际社会等六个主体,整本书所有知识都可以和这六个主体相串联,现简单总结概括这几个主体涉及的相关知识。

(一)公民:整个第一单元从我国的国体开始讲了人民、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公民四种政治参与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在这里需要着重强调和区分的是公民和人民的概念,公民是个法律概念,范围比人民要大,人民是个政治概念,因此公民从范围上包含人民。

(二)政府:第二单元开始从政府的职能入手,讲了政府的性质、原则、对待政府的态度、政府的依法行政、政府权力的监督、政府的政府公开等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公民对政府的态度等知识点把公民和政府两个主体结合起来了。

(三)人大:从宏观人大制度入手,微观知识点有:人大的性质、权力、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大代表等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人大有地方和各级人大之分,权力表述不同。

(四)党:教材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确立开始,把党的作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指导思想、性质、宗旨、与人民的关系等知识点一一展开了。

(五)政治制度:教材的第三单元实际上是从政治制度这个层面展开的,讲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基本政治制度还要加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国际社会:前五个主体从空间来说主要是从国内来讲的,第四单元主要是从国际社会这个层面展示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关系、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外交政策。

二、《政治生活》主体式设问问题汇总

在总结2014年到2017年高一至高三三年来各种考试试题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关于以上几个主体的几种常见常考的设问方式:

(一)公民监督权和民主监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每个原则都有单独的问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每个权利后面有些需要连带记忆的话语);我国国体(关系)及其特征;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公民如何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两个问题的答案经常合起来);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不要混淆了;一个字也不能错);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必要性+意义);为什么要发展基层民主;舆论监督制度的特点及意义(加上民主监督的意义);四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特点)及如何确定选举方式(选举方式的影响因素);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如何进行选举)。

(二)政府职能及其职能转变:政府的职能有哪些(注意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作用、职能的有限性;政府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公民对政府的正确态度及求助途径是什么;政府应怎样依法行政;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为什么要对政府的权利进行制约和监督?怎样对政府的权利进行制约和监督;政府应如何进行决策(②③+abc;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政务公开;政府应如何树立威信。

(三)人大及人大代表的角度: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人大代表为什么应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①②);人大代表应怎样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民主集中制的表现有哪些;人大的性质、职权及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大与人大制度的关系(学案上)怎样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党建及其执政方式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执政(方式、理念、能力)、指导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金石及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转变成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中国共产党应怎样办?(如:怎样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特征、优越性;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主题;人大与政协的关系(上课时表格);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特点);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民族团结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及其关系。我国在世界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六)中国国家利益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说全+一句话);为什么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怎样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国家的地位、构成要素、权利、义务及主权的重要性;联合国的原则、宗旨及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组织的分类及作用;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及主要内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内涵、原因、途径);中国有利的国际形势(主题、多极化、全球化)与不利的国际形势(阻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及怎样建立;面对世界多极化我们该怎么做;和平的重要性、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及有效途径。

三、《政治生活》主体式主观题答题步骤

(一)审清设问,明确主体:要想用好明确主体这一“灵丹妙药”,首先我们要确定主体是哪个或哪几个,上面已经把高中《政治生活》里的几个常用的主体罗列得比较清楚了。在命题的时候,有的是一个主体很明确,有的是两个或以上,有的是不告诉你主体是谁,所有的《政治生活》关于主体类的题目不外乎这么三种情况;另外,需要弄清楚的是这几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既彼此之间独立又有联系,独立的关系不讲即明,在这里专门讲讲几个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共產党是领导核心,其他几个主体都要接受其领导;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项,政府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贯彻实施党的宗旨、思想,是人大的执行机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几个主体的运行体系都制度化了后形成了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还有三个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几个主体机构之间都有中央和地方之分,都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endprint

(二)回归课本,联想知识:在审题第一步完成后,接下来需要根据设问和相关材料里的关键词句回归课本,把问题及材料里涉及的知识点精准找出来并罗列大体提纲。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步骤里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问题里涉及的知识点的范围,否则很容易导致失分,“精准”一词用在这里是最好不过的,需要学生对步骤一和课本知识点理解掌握非常到位。例如,请运用“政府的知识”和“政府职能的知识”这两个涉及的知识点范围是一大一小,如果说对课本知识点不熟悉的话,那么很容易混淆。

(三)慎读材料,结合分析:课本知识点定位清楚后,接下来要根据材料一一对应知识点,把材料和知识点结合起来分析,既要有课本理论知识又要有材料分析。要想做好这一点,必须慎重地挖掘材料的层次和关键词句,然后对材料的层次性和主旨大意弄清楚后再结合课本理论进行分析,這样就显得很丰富。全国卷的政治试题就是这个特点,注重材料和课本理论知识的融合。知识和材料的结合大体有两大种形式,一是材料和知识界定比较清晰,区别是次序先后的问题;二是理论和材料的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要点分层,规范答题:前三个步骤可以说主要是在审题预设上面,最终落脚点还是答题。最后这一步可以说是收官,在答题上一定要注意:一是要注意书写,字迹要清晰、工整,字与字的间距,行与行的间距要适宜;二是要分点、分条、分行,也就是说答案的要点要有鲜明的层次性,无论是在形式和内容上;三是要注意答案的内容不要写得太多,更不要空着,只要写上在阅卷过程中就要给学生评阅;四是要注意答题的位置问题,一定要将相关题目的答案写在对应位置,不要写错了位置导致自己很被动。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生活》主观题的题目中,只要明确“公民、政府、人大、党、政治制度、国际社会”等几大主体,充分把握好与这几大主体相关的知识点,按照以上四个大步骤认真审题和答题,那么考试中取得高分将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04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政治生活(2014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生活主观题主体
浅谈“立体几何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政治生活》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破解
巧抓主语归类设问5招玩转《政治生活》主观题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