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迷娘曲》马君武、杨武能译本评析

2017-10-21 08:08官青
文教资料 2017年19期

官青

摘 要: 《迷娘曲》出自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是他最广为人知的诗作之一,迄今已有马君武、郭沫若、郁达夫、梁宗岱、钱春绮、杨武能等译本。其中,马君武译本与杨武能译本对原诗形式、韵律、内容等方面的处理大不相同又各有千秋。

关键词:迷娘曲 马君武 杨武能

德国大文豪歌德(1749—1832)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16岁起,他先后在莱比锡、斯特拉斯堡学习法学,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斯特拉斯堡,他深受赫尔德、斯宾诺莎的影响,投身于文学创作,成为狂飙突进派的领军人物。其后,他在维茨拉、法兰克福短暂停留,并创作了《铁手葛茨》、《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作品,一举享誉文坛。1775年,歌德接受魏玛公爵的邀请,担任该公国的枢密大臣。之后十年,歌德对公国大小事务亲力亲为,琐事缠身,文学创作一度陷入瓶颈,苦闷的歌德向往自由的生活和阳光明媚的南国,终于,他于1786年化名前往意大利。1788年,重返德国的歌德成为古典主义的大师,创作了《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亲合力》、《浮士德》等鸿篇巨制。其《迷娘曲》创作于1777年到1782年间,于1795年首次发表于《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从时间上看,歌德此时正泥足深陷于魏玛公国的宮廷琐事中,事必躬亲,不胜烦恼,对南国意大利充满向往。所以,《迷娘曲》不仅表达了迷娘对故园的思念,还承载了歌德对意大利的憧憬。

歌德作品在中国引起注意,大约始于1922年郭沫若首译《少年维特之烦恼》,此后,歌德的作品被大量翻译、出版。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全集》翻译与歌德作品汉译研究”启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语界最大的翻译工程。不过,相较于其代表作《浮士德》,同样耗费了歌德五十多年光阴的《威廉·迈斯特》在国内所受的重视却远远不够,常见者仅有冯至版本和杨武能版本。不同于《威廉·迈斯特》所受到的轻慢,《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迷娘曲》的境遇却有天壤之别,它不但被马君武、郭沫若、郁达夫、梁宗岱、冯至、钱春绮、杨武能等名师大家相继翻译,而且入选语文版高二教材,成为国内中学生的必修文本。冯至说,仅仅迷娘和竖琴老人的故事,“已经可以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上品,但它在这里只是一个插曲”①。《迷娘曲》和《威廉·迈斯特》巨大的文学价值可见一斑。

迷娘是《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最打动人心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位意大利少女身世悲惨,是竖琴老人与其妹乱伦所生,幼年时便被拐到德国,流落至杂技团,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3岁时,她才被威廉·迈斯特所救,在其庇护和养育下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同时她也深深爱上了这位年轻正直的商人。正如《迷娘曲》中所唱,威廉·迈斯特是她的“爱人”、“恩人”,也如“父亲”一般待她。不管是对威廉·迈斯特,还是对故国意大利,她都爱而不得,只能通过歌曲抒发情感。

《学习时代》中,迷娘共唱过四首歌表达自己对爱人和故乡的渴慕,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第一首。它共由三个诗节组成。第一节主要描绘故国的自然景色,主要意象有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等。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及动静、明暗对比,故国的美丽风光跃然纸上。第二节重点描绘的是建筑,对房子、圆柱、大理石立像等的描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意大利璀璨的建筑文化。第三节一改对故国风情的描述,提到的是归国险阻的路途:高山云路、使驴子迷途的大雾、岩穴毒龙、危崖瀑布。诗中,少女对阳光明媚的、作为文化与宗教圣地的故国充满了无尽渴望与向往,其还乡之情在三个诗节中不但表露无遗,而且逐层递进,即便归程充满艰险,也毅然想要前往。本文讨论的便是马君武和杨武能对此首《迷娘曲》的译本比较。

马君武(1881-1940)既是翻译家,又是革命家。在其文学翻译中,诗歌翻译成就最大,其中,最受认可的当属他对歌德《米丽容歌》(即《迷娘曲》)的翻译。《米丽容歌》译于1910年以前,首次发表于1914年。学界普遍认为,它既是歌德作品乃至德国文学第一个真正的中译,又开创了我国诗歌直译的先河②。在此之前,外国诗歌汉译几乎都是节述或改编,马君武的《米丽容歌》基本上还原了歌德原诗的本来面目,可谓近代诗歌直译开山之作。杨武能(1938—)是当代著名的德语学者、翻译家,有《杨武能译文集》(11卷)、《歌德与中国》等译文或论著问世,主攻歌德研究与翻译。因贡献卓著,他于2000年获德国国家功勋奖章,2001年获洪堡奖金,2013年获歌德金质奖章。

事实上,诗歌可译与否一直备受争议。即便是秉持诗歌可译观点的学者,也通常认为诗歌翻译的标准应该更宽松,无法一味追求完全的忠实③。理想的译诗,应该是形式、韵律、内容和意境的重现④。对诗歌意境的感悟见仁见智,比较主观,因此,本文主要从前三个方面入手,对马君武和杨武能的译本进行比较。

《迷娘曲》共由三个诗节组成,每节包括五个整行和两个半行。相应地,马君武译本也分三个诗节,但不分行,也无标点。虽则今人可能阅读困难,却符合其同时代者的阅读习惯,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套现代标点符号法令始现于1920年2月,由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马君武的《米丽容歌》约译于1904年。可以说,马君武不加标点的译文符合时代特征,是当时两种语言的差异所致。马君武的翻译自面世便广受好评,深受时人喜爱。谭克新也认为,由于语言和文体差异,译诗的形式有所偏离有时难以避免⑤。相较而言,杨武能的译本与原诗相比几乎没有形式上的区别。其译本也分三节,每节五个整行和两个半行,有标点符号。当然,囿于语言差异,标点符号不尽相同。此外,《迷娘曲》原诗三节形式对称,都以“你知道”(直译)开始与“去那儿”(直译)结束,且第一个整行和第一个半行在内容上反复。这种对称和反复使诗歌具备了一咏三叹的效果,突出了迷娘对故乡和威廉·迈斯特强烈的爱意和渴望。不管是马君武还是杨武能,在这一点的翻译上都遵循了原诗的形式特征。

从韵律上看,歌德原诗极为规整,除两个半行四个音步外,其余诗行皆为五步抑扬格。除第一个半行外,整诗押对偶韵,且都由重读结尾,押阳韵。阳韵的使用加强了诗歌的语气,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迷娘的渴慕之心。五步抑扬格又称英雄双韵体,是一种格律十分严谨的古典诗体,读来抑扬顿挫,语调跌宕起伏。这与中国古体诗对格律的要求有共通之处,其整齐考究可相提并论。马君武的译诗采用的就是旧诗的格式,平仄讲究。其语言简洁,格律规整,读来朗朗上口,在节奏上与原诗更加相仿。杨武能的翻译则采用了现代诗的形式,虽然尽量采用尾韵,但毕竟不如古诗工整。其用词更加浅显和现代化,也许更符合今人的品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