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田依洁
摘 要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基于HTML5的全景技术普遍应用于房地产、旅游、商品展示、城市街景地图等众多领域。文章通过介绍气象部门在全景产品领域的尝试,浅析基于HTML5的全景技术在气象宣传科普工作领域中的初试效果,为全景技术在气象宣传科普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推动气象宣传工作创新、多元发展。
关键词 全景HTML5;气象;宣传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8-0012-02
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不断丰富,人们对互联网的实境体验、互动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原本单调的图文、照片等二维形式的展示、介绍已趋于乏味,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实境体验所带来的丰富的视觉信息的庞大需要。通过全景技术通过制造三维场景,给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以至于可以带领人们进入虚拟的现实场景,能够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终端体验更具冲击力的三维虚拟场景,更能吸引人们关注,从而形成网络二次传播,增强产品影响力。
1 全景技术的概念
全景(Panorama)技术是一种基于图像绘制技术生成真实感图形的虚拟现实技术,它的基本数据表示是由一组光学观察组成的, 不需要明确的几何表示就能提供令人信服的效果[1]。全景技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逐步流行的一种视觉新技术,它给人们带来全新的真实现场感和交互的
感受[2]。
全景技術所制作的产品不同于虚拟现实(VR)产品,不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的模拟图像,而是一种通过相机拍摄、电脑技术制作的真实场景。全景产品通过相机将周围空间拍摄成真实场景照片,进而使用专业软件生成支持移动终端浏览的全景
产品。
全景技术本质上是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它具有三维效果,可以让用户在浏览全景产品时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传统图像都是二维图像,不具有虚拟现实效果[3]。
2 全景技术的优势
2.1 用户实境体验
全景技术的产品通过图像采集、图像拼接等简单的后期制作,便可让用户实现720°的无缝隙视角(水平空间、垂直空间两个维度上都实现360°),为用户带来三维立体的视觉感,宛如置身于真实情境里,去感受、体验全景产品。
在百度公司的手机应用“百度地图”中有各个城市、各个景点的3D虚拟旅游的“路线”。用户可以在大多数城市中都能够做到沿着条条马路“行走”,并且能够看到街边的景色,就像是游客在街边逛街一样[4]。
2.2 多平台无缝隙浏览
随着HTML5的发展越来越迈向成熟,不只让传统网站上的互动Flash逐渐被HTML5的技术取代,甚至还将替代虚拟现实全景和虚拟现实技术依赖的QuickTime,这让全景技术获得了爆发式的发展
机会。
HTML5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无缝隙网络。使用HTML5技术所开发的全景产品可以让用户通过各种移动终端,不需要下载任何第三方插件、软件或App即可通过浏览器运行浏览。
2.3 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基于HTML5技术的全景产品的制作流程可简单分为图像采集、后期制作。
图像采集作为全景产品的第一步,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最终展现的产品都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图像美化、功能添加等步骤实现的。图像采集可使用专业全景相机(如理光theta s全景相机),通过专业全景相机内置的鱼眼镜头及处理器,即可实现一次拍摄生成一张全景照片,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的方便程度。以理光theta s全景相机为例,其照片分辨率达到5 376×2 688、视频分辨率达到1 920×1 080,成像质量能够满足一般用户要求。
全景产品实现了通过虚拟实境带领用户对宣传主题进行漫游体验,这需要我们对一个场景进行多个标签点的拍摄,并且在多个标签点之间设置功能按钮进行场景切换。这需要将已拍摄的全景照片进行编辑制作,添加热点、细节图片、文字介绍、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丰富用户体验。
本文选取用专业全景相机进行图像采集的方式,具有购买价格低、操作简单、后期处理简易等特点。本文选取的后期制作软件为720云平台,易学易用。所以,在制作基于HTML5技术的全景产品时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3 全景技术尝试应用于气象宣传工作
全景产品就是用相机360°拍摄一组照片,然后用专业软件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看的真实场景还原展示方
式[5]。三维全景漫游让用户在多个全景图像构建的全景空间中,通过不同的功能链接进行切换,达到浏览各个不同场景的目的。
全景产品可以通过镜头带领公众进入受到时间、距离等因素造成的不方便前往的场景中(或是由于特定地点公众难以轻易进入的场景中)实境
体验。
3.1 技术实施方案
气象部门尝试制作全景产品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720云软件,在拍摄的多个全景照片中添加多种功能链接的方式实现在全景空间中自主漫游、自主体验。
这些功能链接包括:路径链接,可以是箭头或者脚印等多种形式,用来引导用户进行不同场景间的切换;热点链接,又可分为文字介绍、细节照片、视频、网页、H5产品等内容链接,用户通过点击不同功能的热点链接可观看多种形式的内容介绍;区域地图,用户点击地图按钮,即可在区域地图中查询全景产品所有标签点位置,也可看到当前标签点位置及当前视角方向。软件还可添加重力感应按钮,用户打开该功能即可利用智能手机的陀螺仪将全景照片与设备位置锁定,让观看者转动智能手机方向即改变全景视角,更加身临其境。
采用这种漫游技术的优点是浏览者可以单击或者双击三维全景中的地面来实现场景切换,大大简化了漫游的操作,同时该方法一般在场景中采集尽可能多的视点,所以浏览者想去哪里,只要点击该处的地面就可以实现,能够浏览到该场景中的任意细节,增强了漫游的真实感与沉浸感[6]。目前气象部门将全景产品尝试应用于气象科技装备展示、线上科技展览等方面。endprint
3.2 揭秘气象科技装备
为更好地宣传气象大型人工影响天气科技装备,让公众体验、认识、了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学原理、作业方式及科技水平,气象部门首次尝试使用全景产品的形式配合宣传。
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工作方式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增雨火箭、防雹高炮等,由于作业设备较大、设备存放地点偏远且无法在同一地点接受公众参观,设备作业时更是无法参观,故而选用全景产品详细展示。
首先使用专业全景相机拍摄一系列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场景,从指挥室到飞机停机坪再到火箭及高炮发射基地;之后使用摄像设备拍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流程,使用相机拍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细节图片;最后使用720云平臺软件制作全景产品。在指挥室,公众可以参观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了解工作流程;在飞机停机坪公众可以通过飞机内外共计12个标签点逐一参观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飞机(新舟60),这其中包括航拍视频、机载设备细节图文介绍、飞机作业原理图等内容;在火箭及高炮发射基地,公众可以近距离参观作业设备(全自动人影火箭发射架、人影防雹高炮等),并且可以通过作者现场拍摄的视频,恍如在现场全程参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流程。
通过全景产品带领公众直观认识、了解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方式及科学原理。
3.3 打造线上科技馆
5月21日—27日,以“科技强国 气象万千”为主题的首届气象科技活动周期间,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气象科技成果展。在气象科技成果展中,一系列气象科技“重器”悉数亮相。受到地理距离限制,无法同时满足全国各地的气象科技爱好者前去参观。气象部门此时通过提前制作全景产品,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同期对外开放展示气象科技成果。
在气象科技成果展全景产品中,除包含一系列标签点全景照片、文字介绍、细节图片、互动展项视频等、主题宣传片等内容外,还首次创新使用VR体验功能(用户需要使用VR体验设备),用户可通过点击产品中气象科普互动体验展区的互动热点,即可进入VR互动视频。VR互动视频嵌入全景产品,极大丰富了产品体验形式、完善了产品使用功能。
气象部门在全景产品的拍摄、制作、编辑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能够自主完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功能完善的,面相对象广泛的全景产品制作。
4 总结与展望
文章主要通过梳理全景产品开发、制作气象宣传产品的过程,分析总结全景产品在气象宣传工作中发挥的良好效果,从理论与实践上证明了三维虚拟实景开发采用全景产品技术和720云软件联合使用能够实现图像更加真实、互动性体验性更强的虚拟效果展示功能,为气象宣传工作在创新工作方式的同时,提供了更为简洁便于实现的方法参考。
全景产品在气象宣传工作中的运用算是首次,产品在开发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技术难点。由于缺乏成功案例的经验参考,全景产品在内容策划、标签点设置、热点位置设计、用户行为习惯引导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引导用户参观浏览的过程中缺乏重点、一些热点位置设计不够明显、缺乏全景地图的设置等,在以后的全景产品制作过程中逐一完善相关不足。
随着对全景产品技术研究的深入,全景产品将逐渐应用于气象部门形象宣传,带领公众现场体验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气象会商等工作流程,揭开气象预报的神秘面纱。
参考文献
[1]杨宝民,朱一宁.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0.
[2]黄心渊.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1-50.
[3]马明,梅帆.全景摄像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1999(4):138-141.
[4]喻玺.3D全景旅游技术在我国的现状评述[J].电子世界,2015(15):173-176.
[5]周辉,程陈,等.基于HTML5的全景图展示[J].微型机与应用,2012,31(20):77-79.
[6]潘晨.基于三维全景漫游技术的网络展览系统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3):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