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华
摘 要:时代的进步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本文就交往型师生关系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进行了分析探讨。交往型师生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解决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的问题,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
关键词:交往型师生关系 物理教学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成为热议的一个话题。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的希望都放在这个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了较重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对孩子很溺爱,导致孩子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服从管理。传统专制的师生关系不能很好地符合当前的时代要求,急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相处。
一、交往型师生关系的概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是有关于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是人类最有效、最便捷、最系统传授知识的渠道,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课堂教学的成果有着决定性作用。
完善师生之间的交往是许多教育家热议的话题。皮亚杰提出认识发展阶段说,阐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然而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对于学生的发展,同伴之间的交往更为重要。季亚琴科提出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变体,教学是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叶澜教授认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可以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交往教学理论思想的是舍费尔与沙勒,其理论以“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为基础思想,阐述了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课程为桥梁构成的一种交往关系,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用信息交流的方式,增进师生互动,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交往型师生关系的内涵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前提,以语言为媒介,以学科、教材和课程为共同课题而进行的为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和实现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的交往活动关系。
二、交往型师生关系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效
1.物理课教学实践
物理教学案例一:角色体验中实现物理知识自主学习。以物理第六章动能作为课堂教学角色体验模式的案例,有5个基本步骤。
第一,教师将动能的相关知识点总结给学生,要求学生将教材上关于动能的知识进行研究。
第二,同学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分组。每名小组成员都要发挥作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完成知识点大纲。
第三,小组成员将最终的讨论成果制作成具体的教学方案,教师进行检查,给出修改方案。
第四,依照最终的教学方案,小组代表讲授本课内容和演示动能实验。
第五,每名小组成员总结和评价这次角色体验的过程中,自己站在教师的位置上,有怎样的感悟和认识,是否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一名同学的总结如下:“今天我第一次扮演教师,让我对教师有了新的了解。教师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简单。为了这次角色体验活动,我和小组同学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将这节动能的课准备好了。站上讲台的一刹那,看着我熟悉的同学们,我突然无比紧张和忐忑。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浑身乏力,比下面坐着听课辛苦多了。我以前对物理一直不感兴趣,感觉物理太难了,但通过这次体验活动,我感到是我自己没有认真学习的结果。我决定从今以后要认真学习物理。”
物理教学案例二:对话交流中培养物理兴趣。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是本章重点内容,更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依照交往型师生关系理论,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运用对话交流模式作为本节课的教学思路,让师生在教学中充分沟通,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讨原有的认知,经过共同讨论总结出规律。
教学的基本步骤有9个。
第一,教師让学生先说说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第二,学生猜想加速度与力有什么关系;第三,教师演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让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第四,学生猜想加速度与质量有什么关系;第五,教师演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让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第六,教师指导学生演示小车运动实验;观察现象,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总结规律,比较与牛顿第二定律是否一致;第七,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第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教师开展讨论,完成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第九,通过课后小测试,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课后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结果非常不错,达到90%的优秀率。通过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对话交流模式在物理教学中效果良好。将师生通过交谈与对话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出和谐自由的师生交流氛围,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起来,达到了物理教学的初衷。
2.互动合作中提升物理知识运用能力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此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营造师生之间温馨的合作氛围,增加彼此的情感交流。和谐的师生交往氛围不仅需要教师真心实意地付出情感,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乐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当学生出现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时,教师要及时解决。每个学生都有差异,保护他们的原有天性,这样的互动合作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
其次,建立一个学习的共享系统,增进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对话。此系统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与对话。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一个帮助和服务学生的角色。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共同构建友好互动的交往模式。
最后,要完成师生合作的愿望,就要构建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包括制定适合学生水平、教师水平、共同水平的目标,提出合作原则和评价标准,构建任务和责任机制,组建涵盖每个学生的合作小组。
三、构建交往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的转变
构建交往型师生关系重点在于教师,需要教师有一颗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的心,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馨的学习环境。做到把握学生的心态,触动学生的心弦;坦诚交流,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实践,培养学习兴趣;展示师表风范,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交往型师生关系追求和谐的师生交往,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朱佩荣.季亚琴科论教学的本质(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3(5).
[4]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辽阳技师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