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烹饪专业课程模式适用性分析

2017-10-21 07:20方乐天
职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适用性分析

方乐天

摘 要:课程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方式,是针对某种教育的典型课程范式,也是知识与技能的载体,选定合适的课程模式对于课程改革的意义重大,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职烹饪专业 课程模式 适用性 分析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基本完成,职教课程改革在进一步深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专科高等职业学院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值得指出的是, 在技能前面加了“技术”二字,这是以往所没有的。这与国家的产业升级与提质增效战略不谋而合。这也要求烹饪专业课程进一步改革,将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与任务。

课程模式是典型课程范式,也是知识与技能的载体,选定合适的课程模式对于课改意义重大。课程模式需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进行序化来实现。因此,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序化来探讨、分析适用于高职烹饪专业课程的课程模式。

一、高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决定》指出:高职面向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打造高技术技能的人才。过去有一种误解:中职教育培养中级工,高职教育培养高级工,这是不全面的。中级、高级是指技能的高低,而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技术技能为本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相对中职而言,高职优势不在于学历,而在于良好的思维体系。柏拉图曾说过:教育的基本原理在于建立良好的思维体系。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才是高职人才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条通向成为技术专家、行业状元的思维体系,并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所以在课程功能上不仅要突出岗位技能知识,还需要针对人才成长的整个职业生涯需求制定培养方案。

二、 高职烹饪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高职人才要服务于操作一线,还要能持续发展成为行业专家,这就要求课程功能不仅可以解決职业需求,还能发展综合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开设学科性系统知识、关联性知识和功能性知识,完善结构体系,提升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从而达到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的目的。

1.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建立与职业工作的联系,了解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技能,例如烹饪工艺等。

2.关联性知识

揭示职业关联性,促进学生建立整体化职业思维,拓宽职业思维的广度,如原料、营养、美学等。

3.功能性学科知识

帮助学生阐述功能与原理的系统知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类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需要,使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学科深度。这类知识包括药膳、风味化学等。

4.学科系统化知识

包括一些以经验为基础的专业系统化知识,解决类似问题和发展中问题,通过学科系统化知识教学培养并建立良好的专业思维体系,推动高职人才可持续发展。这类知识包括菜品设计、宴席设计等。

三、 高职烹饪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序化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伽呢说过:“要使教学有效,则它必须设计。”这指的就是教学内容序化。具体来说是教学内容有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两种, “程序性知识”解决“怎么做”和“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例如专业技能教学内容。“陈述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例如功能性学科知识。序化就是重新构建重现,让学生更容易学习。

高职课程的功能要体现职业要求与岗位需要,教学必须围绕着工作过程来组织,所以课程应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目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内容序化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把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整合到认知的体系框架中,这种课程我们称之为项目课程;另一种序化是按照从新手成长为专家的成长规律作为参照系,即以职业生涯所需能力序化教学内容,课程被称为学习领域课程。

四、高职烹饪专业课程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1.项目课程模式教学运用与分析

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项目课程针对工作岗位与职业功能分析,使学生明确该专业的工作岗位、任务,以及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项目课程条块清晰,技能标准明确,评价统一,较好解构了烹饪流水线工作过程复杂性的教学难点,便于课程教学。但该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项目之间相对独立,将任务分为若干项目必然会忽视劳动的整体特性。例如,初加工、刀工、炉灶是工作过程的不同岗位,项目课程中是作为独立科目进行教学的,这样人为割裂的菜肴制作过程,使学生无法理解菜肴整体设计的原理,束缚了研发能力的培养。

2.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教学运用与分析

学习领域课程由若干个学习领域组成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构成,每一个“学习领域” 对应着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在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中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即一种整体化职业分析,是按照从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的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其课程模式更着眼于人才的整体职业生涯。课程的出发点不是具体的工作岗位,而是专家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其职业成长历程中的各个“职业发展阶段”的典型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反映职业工作方式,强调工作的整体性,该模式着眼于高职人才培养最终目标。但它的缺点是教学内容的评价具有一定主观性,标准很难把握,例如:菜肴设计、主题宴会设计的评价标准带有经验性与主观性。特别是对于刚入门的新手,初学者,在专业知识、技能基础尚不全面的情况下,教学内容难以消化,教学效果难以体现,教学评价标准难以量化。

五、小结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高职烹饪专业课程模式选择需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案,针对于职业成长规律划分阶段,选择与各阶段对应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在初学阶段采用职业功能分析的项目教学,进行岗位工作任务教学,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而在熟练阶段,即中、高年级则应采用整体化职业分析方法,选择从工作领域筛选出全部典型工作任务和情境作为教学内容,以建立良好的思维体系,提高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分段课程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加有利于新时代高职烹饪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2]徐涵.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3).

(作者单位:南京商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适用性分析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小议阶级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新一代车上转换装置在厂矿企业铁路运输中的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