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翼
(湖北工业大学 a.经济与管理学院;b.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8)
绿色技术溢出缩小了地区碳排放强度差距吗?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张 翼a,b
(湖北工业大学 a.经济与管理学院;b.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8)
文章分析了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部门与绿色技术的融合程度不同,由此产生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地区差异,而绿色技术溢出的方向性偏好加剧了碳减排效应的地区不平衡性。利用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绿色技术溢出总体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但会拉大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区利用绿色技术溢出的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在绿色技术溢出网络中是最主要的发出和吸收区域,中部地区创造了一定的发出量但吸收量相对不足,而西部地区的发出量和吸收量均小于其他地区。
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碳排放强度差距
《巴黎协定》从2016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但其目标的实现则任重道远,各国之间只有协同互动地推动低碳转型才能较快且持续地促进全球碳减排(潘家华,2016)[1]。中国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全球减排行动,由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因而各地区的碳排放进程不尽相同。中国要想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同样需要各地区之间的协同合作以推动全局碳排放尽快收敛到稳态水平。国内学者对地区碳排放演变趋势进行了大量研究,多数认为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不存在全局性收敛趋势,但存在区域性俱乐部收敛和条件β收敛(许广月,2010;林伯强、黄光晓,2011;孙耀华、仲伟周,2014;王艺明等,2014;吴建新、郭智勇,2016)[2-6],也有学者认为只有部分区域存在俱乐部收敛(王迪等,2012;胡宗义等,2015;陈志建等,2015)[7-9],还有学者甚至认为没有区域表现出俱乐部收敛(杨骞、刘华军,2013)[10]。这些研究虽然结论不同,但都表明碳排放的收敛性受到各地区经济特征差异的影响,因此,要实现碳排放收敛需要从经济特征差异入手促进地区间形成协同减排关系。
在诸多经济特征差异中,技术进步的偏向性是协调“经济-环境”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Acemoglu等,2012)[11],因而,偏向于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及其溢出对促进低碳发展存在直接且显著的作用。鄢哲明等(2016)的研究表明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低碳化产生了正向影响且具有惯性[12],岐洁等(2015)则发现绿色技术的省际溢出对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有着显著促进作用[13]。虽然绿色技术的地区差距不利于碳排放收敛,但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否会缩小省际绿色技术差距从而促进碳排放收敛呢?现有研究尚未涉及这一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研究绿色技术溢出对碳排放强度差距的影响为协同推进地区碳减排的提供政策参考,本文首先分析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及其地区差异,接着分析绿色技术溢出的方向性偏好及其对地区碳排放强度差距的影响,然后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接着对绿色技术溢出的主要来源区域和主要吸收区域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补充解释,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阐述政策含义。
(一)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及其地区差异
产业部门和消费终端的低碳化是不断利用绿色技术改造或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碳基能源技术的过程。绿色投入品的生产和创新需要绿色偏向的研发投入作为保障,因此,绿色投入品的广泛应用和技术升级存在较高的成本门槛。通过正式交易产生的绿色技术溢出,或者通过学习、模仿产生的非正式绿色技术溢出,既降低了企业的技术应用成本从而扩大了本地绿色投入品需求,又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存量的积累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了本地绿色投入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供给能力。考虑绿色投入品需求的富有弹性特征,供给规模扩大在降低绿色投入品价格的同时增加了其生产企业的总收益,从而有利于绿色投入品市场规模的扩大,产业部门和消费终端只有不断吸收利用绿色投入品才能具备产生碳减排效应的能力,因此,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发挥取决于其与各产业部门的融合程度,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对绿色投入品的吸收利用程度。
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产业结构在合理化和高度化演进中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在低碳治理的约束导向下,各产业部门逐步形成了对绿色投入品的内在需求,绿色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会随之强化,当各产业部门逐步形成与绿色技术的内生融合机制,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才得以显著发挥。然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增长的激励下较多地承接了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相对缓慢,而绿色投入品的成本门槛对于这些地区的企业而言相对较高,使得各产业部门对绿色投入品的内在需求相对不足,其对绿色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当产业部门未能形成与绿色技术的内生融合机制,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可能难以显著发挥。
假设一:绿色技术溢出通过促进产业部门吸收绿色投入品而产生碳减排效应,但产业部门与绿色技术融合越好的地区获得的碳减排效应越显著,因此,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地区差异。
(二)绿色技术溢出的方向性偏好与地区碳排放强度差距
绿色技术溢出可能存在方向性偏好,使得绿色技术溢出在有些地区高度集聚,而在有些地区则相对不足。首先,从绿色技术需求侧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较快地区最先承担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进行改造和替代的任务,从而成为绿色投入品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同时成为绿色技术溢出的主要接受区域,这些地区对绿色投入品的依赖程度更高。第二,从绿色技术供给侧来看,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地区不平衡的梯度特征,技术梯度较高的地区能够积累更高的绿色技术存量,从而成为绿色投入品市场的主要供给方,同时成为绿色技术溢出的主要发出地区,这些地区的绿色投入品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第三,绿色投入品供给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响应,供给能力较强的地区其需求也较强,因此,技术梯度较高的地区所形成的绿色投入品市场规模更大,这些地区既是绿色技术溢出的主要发出者也是主要接受者。第四,地区间技术溢出还受到技术互补性和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技术梯度相近而又存在技术互补性的地区之间更容易形成相互溢出关系,而技术水平存在梯度差异的地区之间,高梯度地区的绿色技术更多地流向技术吸纳能力更强的低梯度地区,同时也会从低梯度地区吸收具有互补性的绿色技术。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推断,绿色技术溢出在技术梯度较高的地区高度集聚而在技术梯度较低的地区则相对不足,因此,技术梯度越高的地区获得的碳减排效应越多。
假设二:绿色技术溢出的方向性偏好导致其产生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地区不平衡性,考虑经济产出总量的地区差异,绿色技术溢出可能会拉大地区间碳排放强度的差距。
(一)模型构建
(1)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首先要检验绿色技术溢出产生的碳减排效应,初步设计如下回归模型:
各变量下标i和t分别表示省级区域和年份,γi代表省区个体效应,εi,t是随机误差项,ln表示对变量取自然对数。CGi,t代表各省区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在检验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时,同时考虑绿色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韩伯棠等,2015),因而使用了碳排放强度作为考察碳减排效应的衡量指标。GTi,t表示由本地自主创新形成的绿色技术存量,TSi,t表示吸收绿色技术溢出变量。Contri,t中包括了控制变量,首先,为了反映各省区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入能源效率变量(EFi,t)。其次,由于对外贸易从规模、结构和技术三个层面影响地区碳排放,加入贸易开放程度变量(OPEi,t)。最后,加入人均收入变量(Yi,t)用来反映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
(2)由于绿色技术广泛地分布于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我们可以考察绿色技术溢出与三大产业部门融合所产生的碳减排效应,将绿色技术溢出变量TSi,t替换为其与三大产业部门发展水平(INDSmi,t)的交互项,三大产业分别指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indi,t,buii,t,seri,t),由此得到模型(2):
(3)为了直接考察绿色技术溢出对地区碳排放强度差距的影响,对因变量进行修改,将各年中碳排放强度最低的省区作为参照标准,用各省区碳排放强度与最小值之比衡量省区间碳排放强度的差距,由此得到模型(3)和模型(4):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对于各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利用IPCC提供的方法估算各种燃料①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加总,具体估算公式为:
某燃料燃烧排放量=燃料使用量×平均净发热值×缺省碳含量×碳氧化因子×(44/12)②
对于各省区绿色技术存量GTi,t,本文借鉴歧洁等(2015)的方法,认为绿色技术创新的积累形成了绿色技术存量并为后续研发活动奠定基础,因此,利用各省区绿色技术专利申请量,采用永续盘存法构建估算公式:GTi,t=( )1-σGTi,t-1+Pi,t,初期绿色技术存量则为:GTi,0=Pi,0(σ+g),其中,Pt为各省区每年新增绿色技术专利申请数,折旧率σ设定为15%,g为各省区绿色技术专利申请数的平均几何增长率。
绿色技术溢出指标的构建首先基于各省区的绿色技术存量,然后考虑其技术引进动力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因此,各省吸收其他省区绿色技术溢出的估技术引进动力,Ii,t是t年i省区技术引进成交额,It是t年技术引进成交总额(其中包括了被港澳台和国外引进的技术成交额)。θji,t表示t年i省吸收j省技术的相对能力,参照 Meijl和 Tongeren(1999)[14]的方法,表示各省技术吸收能力,我们选择了人力资本水平和研发投入强度两个角度分别衡量技术吸收能力,其中人力资本水平用抽样调查样本中六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③衡量,研发投入强度用各省区t年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与GDP的比值衡量。因此,本文分别利用人力资本水平和研发投入强度衡量吸收能力从而算得两套绿色技术溢出指标。
对于各控制变量,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变量(Yi,t)用1978年为基期的人均GDP衡量;能源效率变量(EFi,t)用实际GDP与标准煤衡量的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度量;用进出口贸易总额(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与地区GDP的比值来衡量贸易开放程度变量(OPEi,t);对于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indi,t,buii,t,seri,t),用各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表示。
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的燃料使用量和平均净发热值,以及计算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所需的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均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4-2016),其中,燃料使用量是通过将“地方能源平衡表”中燃料的终端消费量和用于火力发电和供热的使用量相加得到。各燃料的缺省碳含量来源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各省区绿色技术专利申请量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专利数据库,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绿色专利清单》,在专利数据库中分年度和省区进行检索得到绿色技术专利申请量。各省区技术引进成交额来自《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2004-2016)。各省区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额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2016)。其余变量计算所需相关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6)。由于西藏地区的部分统计数据缺失,因此本文未将该地区列为样本。表1为各主要变量的统计特征描述,从标准差可以得出,各省区吸收的绿色技术溢出量以及自身的绿色技术存量均存在很大差异。
由于各省区之间存在异质性以及经济关联性,在参数估计时我们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FGLS)来克服截面异方差和相关性问题,考虑面板数据中各截面个体可能存在的序列相关问题,在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时将模型的随机误差项设定为一阶自相关结构。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一)绿色技术溢出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地区差异
利用2003-2015年30个省级样本对模型(1)、(2)进行回归的结果汇总于表2中。
表2 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回归结果
方程F1-F4中的绿色技术溢出指标是利用人力资本衡量吸收能力算得的。第一,方程F1的回归结果显示,绿色技术溢出对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总体来看,绿色技术溢出有利于绿色投入品供求规模的扩大,通过促进产业部门和消费终端吸收绿色投入品而形成了碳减排效应。第二,方程F2-F4考察了绿色技术溢出分别与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融合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绿色技术溢出与工业占比的交互项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工业部门未能通过利用绿色技术溢出来促进碳排放强度降低,其原因可能在于工业部门与绿色技术的融合程度还不足以形成碳减排效应,但建筑业占比和服务业占比与绿色技术溢出的交互项系数均为负,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这两个行业通过吸收绿色技术溢出促进了碳排放强度降低,建筑业和服务业与绿色技术可能形成了较好的融合从而有利于碳减排效应的发挥。第三,根据方程F1-F4的回归结果,绿色技术自主创新对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负,各方程该项系数在统计上均十分显著,表明除了吸收技术外溢,各地区也能将本地的绿色技术创新转化为自身的碳减排能力。第四,四个方程的能源效率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提高能源效率是降低碳排放强度最为主要的因素,贸易开放度系数也均为负,可以推断各地区以资源能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贸易逐步向绿色低碳产品贸易转型,对外贸易活动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低碳转型,然而人均收入增长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正且在统计上显著,总体而言,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仍然对碳排放造成了正向带动作用。
方程F5-F8中的绿色技术溢出指标是利用研发投入衡量吸收能力计算得到的,对模型(1)、(2)重新进行回归的结果仍然表明,绿色技术溢出从总体上降低了地区碳排放强度,具体而言,建筑业和服务业能够较好地吸收绿色技术溢出从而产生了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但工业部门与绿色技术的融合程度还有待提高。绿色技术自主创新促进了各地区绿色技术存量的积累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该地区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其余控制变量的系数符号和显著性与此前的估计基本一致,体现了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为了考察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将样本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④分别进行回归的结果汇总于表3中。所用的绿色技术溢出指标是利用人力资本衡量吸收能力算得的。比较三个地区的回归结果发现,第一,绿色技术溢出在东部地区能够较为显著地促进碳排放强度的降低,然而对中、西部地区的碳减排效应并不显著,可能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部门对绿色技术的总体需求和吸收能力均不强,因而未能利用绿色技术溢出形成显著的碳减排能力。第二,从具体的行业层面看,东部地区的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均能与绿色技术形成较好的内生融合机制,结合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各行业部门通过吸收绿色技术溢出产生碳减排效应且在统计上均较为显著,但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有服务业和建筑业与绿色技术溢出的交互作用促进了其碳排放强度的降低,由于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进程滞后于东部地区,部分行业利用绿色投入品时存在较大的成本压力,与绿色技术内生融合程度不足导致其利用绿色技术溢出的程度也相对较低。第三,绿色技术自主创新未能对东部地区产生碳减排效应,但促进了中部地区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虽然这一减排效应在西部地区也有所体现但在统计上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东部地区的绿色技术专业化分工水平较高,其所需的绿色投入品主要通过地区间正式或非正式的技术溢出获得,但自主创新活动是其参与绿色技术分工和技术交易的保障,同时有利于提高其对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东部地区的绿色技术自主创新不利于降低其碳排放强度,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分工水平相对较低,其所需的绿色投入品可能更多地依赖本地市场,此时,绿色技术自主创新更能满足本地需求从而产生直接的碳减排效应。
表3 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分地区回归结果
以上检验结果基本支持了假设一,绿色技术溢出有利于地区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但这一影响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各产业部门从绿色技术溢出中获得的碳减排效应均较为显著,但中、西部地区的部分产业未能从中获得碳减排效应从而影响了这两个地区的整体减排效果,进而可以推断绿色技术溢出会导致省间碳排放强度差距拉大,因此,我们接着对假设二进行实证检验。
(二)绿色技术溢出对碳排放强度差距的影响
利用2003-2015年30个省级样本对模型(3)、(4)进行回归的结果汇总于表4中,方程F21-F24中的绿色技术溢出指标是利用人力资本衡量吸收能力计算得到的。第一,方程F21的回归结果表明,绿色技术溢出对地区碳排放强度差距的影响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总体来看,绿色技术溢出产生的碳减排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从而拉大了地区碳排放强度差距。第二,方程F22-F24考察了绿色技术溢出分别与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融合对碳排放强度差距的影响,绿色技术溢出与工业占比的交互项系数虽然显著为负,但结合前文分析可知工业部门与绿色技术的融合程度尚未形成整体的减排效应,融合程度的地区差异不足以拉大碳排放强度差距,而绿色技术溢出与建筑业占比的交互项以及与服务业占比的交互项系数均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可以认为,这两大产业部门利用绿色技术溢出产生的碳减排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不平衡性,从而促进了地区间碳排放强度差距拉大。第三,方程F21-F24的回归结果表明,绿色技术自主创新对地区碳排放强度差距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并且在统计上不显著,究其原因,各地区绿色技术自主创新促进了地区减排能力的相互追赶,但绿色技术水平的地区差距也造成了其减排效应的地区差异。第四,地区能源效率和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差距,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差距没有表现出缩小的趋势,这三个控制变量的影响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4 对地区碳排放强度差距影响的回归结果
方程F25-F28中的绿色技术溢出指标是利用研发投入衡量吸收能力算得的,对模型(3)、(4)重新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与方程F21-F24相比显著性有所降低,但系数符号基本一致,表明此前得到的估计结果具有稳健性。
在估算各省吸收绿色技术溢出量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省区之间绿色技术溢出矩阵,我们通过用人力资本衡量吸收能力的绿色技术溢出矩阵计算了2003-2015年各省向其他省区发出的绿色技术溢出量,发现各年绿色技术溢出量高于平均水平的省区主要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具体包括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和山东,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和浙江,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河南和安徽,图1显示,环渤海和长三角的绿色技术溢出量占比均达到20%~30%,中部四省的占比接近20%,这11个省区的占比合计接近70%。另一方面,根据绿色技术溢出矩阵还可以观察到以上省区的绿色技术溢出流向,表5归纳了三大区域绿色技术溢出的主要流向(吸收绿色技术占比前八位的省区),环渤海地区的绿色技术除了在区域内溢出,主要流向了长三角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绿色技术除了在区域内溢出,主要流向了环渤海和珠三角,而中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在区域内溢出较少,主要被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省区吸收。
图1 绿色技术溢出的主要来源区域及其占比
表5 绿色技术溢出的主要吸收省区及其占比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环渤海和长三角是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地区,两个地区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绿色技术相互溢出关系,珠三角从这两个地区吸收技术溢出,而中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主要被以上三个地区吸收,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在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发挥更为充分的原因,这也导致了检验结果所表明的绿色技术溢出会拉大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差距。东部地区绿色技术溢出的集聚现象本质上反映出该地区形成的绿色技术分工网络使省区间的技术互补性不断增强,随着绿色投入品市场规模的扩大,各省区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和技术吸收投入从而不断提高供给能力。中部的部分省区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东部省区吸收绿色技术溢出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区域内省区对绿色投入品的内生需求不强,造成其自主创新的绿色技术未能在区域内广泛溢出。西部地区在绿色技术溢出网络中的发出量和吸收量总体上均小于其他地区,表明其产业部门对绿色投入品的需求较小且技术吸收能力不强,绿色投入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也较弱。
本文分析了绿色技术溢出的碳减排效应,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部门与绿色技术的融合程度不同,由此产生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地区差异,而绿色技术溢出的方向性偏好加剧了碳减排效应的地区不平衡性从而拉大了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距。利用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首先,绿色技术溢出总体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主要通过建筑业和服务业吸收绿色技术溢出而产生,绿色技术自主创新也对降低本地碳排放强度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第二,绿色技术溢出对于降低东部地区碳排放强度的作用十分显著,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不显著,这源于东部地区的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通过吸收绿色技术溢出产生的减排效应均较为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只有部分产业部门形成显著的减排效应。第三,绿色技术溢出拉大了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区利用绿色技术溢出的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在绿色技术溢出网络中是最主要的发出和吸收区域,从而形成了绿色技术溢出的集聚优势,中部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发出量,但吸收量相对不足,而西部地区的发出量和吸收量均小于其他地区。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中西部地区需加强各产业部门与绿色技术的融合程度。在碳排放交易机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通过鼓励中西部地区的低碳项目自主开发引导各产业部门加大对绿色投入品的吸收力度,对于碳排放交易市场未能覆盖的地区和产业,仍需通过提高节能减排标准激励企业利用绿色技术加大低碳化改造,与此同时,利用财政政策扶持中西部地区绿色投入品产业的发展,通过扩大绿色投入品市场规模降低中西部地区企业利用绿色技术的成本。
(2)中西部地区需提高对东部地区绿色技术溢出的吸收力度。依托产业转移增加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溢出,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绿色投入品生产的配套产业和服务,使以东部地区为核心的绿色技术分工网络逐步覆盖到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对于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转移,产业移出地和承接地应利用绿色技术合作开发与之配套的节能减排项目,通过加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低碳化改造促进中西部地区对绿色技术的利用。
(3)中西部地区应在东部地区引领下提高本地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扩大绿色技术溢出的根本来源,东部地区应首先保持创新动力和领导力,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绿色技术贸易和低碳项目合作开发,积极参与绿色投入品生产的国际分工,通过对国外先进绿色技术的模仿和解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为东部地区的创新活动提供配套服务促进跨区域协作创新网络的形成,在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鼓励对先进绿色技术的学习、承接和追赶活动。
注 释:
①具体包括各种煤、焦炭、焦炉煤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天然气和其他石油制品。
②IPCC所界定的CO2排放因子对燃烧过程比较不敏感,主要取决于燃料的碳含量,并假设燃料燃烧中最大数量的碳被氧化,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将碳氧化因子假设为1。
③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教育分别按照6年、9年、12年和16年计算。
④各区域具体的划分是: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因资料不全,本研究未包括西藏。
[1]潘家华.转型发展与落实《巴黎协定》目标——兼论“戈尔悖论”之破解[J].环境经济研究,2016(1):1-9.
[2]许广月.碳排放收敛性:理论假说和中国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10(9):31-42.
[3]林伯强,黄光晓.梯度发展模式下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演化趋势——基于空间分析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1(12):35-46.
[4]孙耀华,仲伟周.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收敛性研究[J].经济管理,2014(12):31-40.
[5]王艺明,张佩,蔡昌达.低碳经济下中国碳排放强度收敛性的实证检验[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20-128.
[6]吴建新,郭智勇.基于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的中国碳排放收敛分析[J].统计研究,2016(1):54-60.
[7]王迪,聂锐,王胜洲.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区域不平等的测度与分解——基于人际公平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2(11):1662-1670.
[8]胡宗义,唐李伟,苏静.省域碳排放强度的收敛性与动态演进[J].资源科学,2015(1):142-151.
[9]陈志建,王铮,孙翊.中国区域人均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变及俱乐部收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4):24-29.
[10]杨骞,刘华军.中国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随机收敛研究[J].经济评论,2013(4):73-80.
[11]Acemoglu D,Aghion P,Bursztyn L,et al.The Environ⁃ment and Directed TechnicalChang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2(1):131-166.
[12]鄢哲明,邓晓兰,陈宝东.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低碳化的影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4):25-39.
[13]岐洁,韩伯棠,陈艳春.国际性绿色技术溢出与我国技术进步[J].科研管理,2015(9):55-63.
[14]Van Meijl H,Van Tongeren F.Endogenou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biased Technical Change in Ag⁃riculture[J].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9,11(1):31-48.
Has Green Technology Spillover Narrowed the Gap of Regional Carbon Em ission Intensity?—An Experienti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ZHANG Yia,b
(a.College of Economicsand Management;b.Hu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High-efficiency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8,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 of green technology spillover,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inte⁃gration degrees of different regional industrial sectors and green technologies,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and the directional preference of green technology spillover aggravates the imbalance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Using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5 t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green technology spillover is generally beneficial to reducing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but can widen the gap of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re is a big gap in the use of green technology spillovers in different regions.The eastern reg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sending out and absorption area,the central region sends out a certain amount,but the amount of absorption is relatively insufficient,whereas the amount of both sending out and absorp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other regions.
green technology;spillover effect;carbon emissionintensity gap
F016.5;F205
A
1007-5097(2017)10-0084-08
10.3969/j.issn.1007-5097.2017.10.012
2017-03-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JY026)
张 翼(1982-),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低碳发展经济学。
[责任编辑:张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