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凤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典籍翻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陈丽凤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本文以中国知网1981-2016年所收录的全部期刊中典籍翻译研究论文作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这一新兴的科学计量软件绘制出了典籍翻译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考察典籍翻译研究论文近三十年(1981-2010)与近十年(2007-2016)的高频关键词及突变专业术语、热点研究课题,从历时的角度对典籍翻译的发展脉络与现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典籍翻译随时代的变迁在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的变化。
CiteSpace;典籍翻译研究;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典籍翻译及其译论研究作为翻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总的来说涵盖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文化典籍翻译主要指中国历代文学、哲学、史学、艺术等领域的经典著作的对外翻译及其翻译研究;其次,通过一些重要的西方文化典籍的汉译及其研究,体现和发现中外文化交流的互动对应关系;最后,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与成果进行中外翻译批判及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甚至综合研究。因此,典籍翻译及其译论研究这一领域涉及三个方面关系的重新认识,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是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关系,三是英汉与汉英翻译的关系。(王洪印,2003)本文将借助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1981-2016年的典籍翻译论文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典籍翻译研究知识图谱,探讨近三十年典籍翻译研究热点问题并追踪其研究前沿。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是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所开发设计的一款多元、动态的信息软件,其主要通过高频关键词、突现专业术语以及文献关键词的共现分析等功能来研究某一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在对学科的热点领域、演化发展历程以及研究前沿的分析与预测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和功能优势。由于该软件是通过可视化的手段来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因此也将此类可视化图形称为“科学知识图谱”。
根据节点类型,CiteSpace可用于以下四种分析目的,一是作者、机构或国家的合作网络分析;二是主题、关键词的共现分析;三是文献、作者、期刊的共被引分析;四是文献的耦合分析。本文将以从中国知网所有期刊获得的有效文献为数据,重点分析第二类科学知识图谱。
(二)数据来源及分布情况
本研究的数据是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全部期刊进行检索、甄选得来的。首先笔者在中国知网通过“高级检索”,检索条件为“关键词”,输入“典籍翻译”,检索的起始时间不限,截止时间设置为2016年,对全部期刊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7年4月);然后,在检索出的论文中剔除简讯、通知、目录、动态以及没有作者的无效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623篇(见表1)。
表1 CNKI中典籍翻译研究有效文献统计情况(1981-2016)
通过绘制文献数量统计图(见图1)可清晰地观察到,典籍翻译研究的文献在21世纪初期呈直线增长趋势。最早的一篇论文出现在1981年,因此本文研究数据的时间段为1981-2016年。笔者将这些文献的题录信息(论文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等)下载并保存为纯文本文档,为下面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准备。
(一)典籍翻译的核心及热点研究课题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与提炼,若一个关键词在某一领域反复出现,则该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课题可被视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研究热点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所以通常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来分析研究热点。笔者将研究数据导入CiteSpace,选定Time Slicing时间段(1981-2010),以1年为一个时间分区,选择标准为每个时间分区内出现频次前50的关键词(Top 50),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采用寻径算法,其他参数默认系统设置。图谱生成后,将阈值设置为4,即图谱中以文字形式呈现的关键词的频次不少于4,然后对节点、字体大小等进行调整,从而获得近三十年典籍翻译研究热点的可视化知识图谱(见图2)。
如图2所示,生成的科学知识图谱由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连线构成,每个圆圈代表一个关键词,其大小与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成正比,即圆圈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位于节点上的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连线越粗,说明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共现的可能性越大;一个节点周围的连线越多,说明与其他词共现的频次越多。(Chen,2012)
上图展示了以“典籍翻译”这个研究范畴词为中心形成的一个基于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知识图谱。图中较大的节点包括:典籍翻译、《论语》、理雅各、翻译策略、中国典籍等(其频次见表2)。除了“典籍翻译”这个范畴词,其他的关键词都代表了1981-2010年典籍翻译研究的核心及热点课题。笔者把过去三十年典籍翻译的研究热点大致分为两个方向,“典籍”和“翻译”。就“典籍”而言,广义上指各领域的古代重要法典、书籍等经典文献,这里包括《论语》、中医典籍、文化典籍、中国典籍、佛经翻译,由此可见,典籍翻译不仅涵盖了文学领域,还涉及了中医、佛经、科技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典籍翻译有利于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就“翻译”而言,这里主要指翻译过程与翻译主体,如翻译策略、文化传播、文化翻译、理雅各等。由于典籍本身隶属于文化,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又是推动典籍翻译的重要动力,所以文化在典籍翻译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他涉及到的研究课题还包括互文性、文化负载词、翻译批评、译者主体性等。
图2 CNKI 1981-2010年典籍翻译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笔者又设置了同样的条件做出了最近十年(2007-2016年)的典籍翻译研究知识图谱(见图3)。显然,典籍翻译最近十年的研究课题骤然增多,关键词之间联系较密切。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十年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与过去三十年的相差无几,这一点从图中节点与字号的大小也可以看出来,这说明典籍翻译研究的热点比较稳定,核心课题比较集中,但最近十年研究的课题涉猎更加广泛。
图3 CNKI 2007-2016年典籍翻译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另外,CiteSpace以突显外环的形式来展示节点是否具有“中介中心度”及其强度。中介中心度反映了一个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作为“媒介”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节点,其他两个节点可能就无法交流。中心度高的节点通常在共现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他节点有重要影响。综合分析节点的频次和中心度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某一领域的核心课题。表2为CiteSpace统计出来的关键词频次与中心度,其中中心度在0.1以上(包括0.1)的关键词有典籍翻译、《论语》、上海外语教育、翻译策略,这些词反映了近三十年典籍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或对象。但从中可以发现,除了范畴词“典籍翻译”,其余关键词的中心度普遍偏低,也就意味着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显著。
表2 CNKI 1981-2010年典籍翻译热点关键词
除此之外,笔者发现有些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度都比较高,如《论语》、理雅各、翻译策略。《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四书五经”之一,也是中国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理雅各是著名汉学家,在香港从事培养传教人员的工作达30余年,曾任牛津大学中国语言和文学讲座教授。他将中国“四书”、“五经”译成英文,起名为《中国经典》并出版,至今仍被认为是优秀译本。理雅各的《中国经典》是儒经英译的高峰,被西方奉为标准译本。但国内翻译界和出版界未能给予足够重视,研究严重滞后。
针对不同类型的典籍作品,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范祥涛以《文心雕龙》的英译为例,探讨了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及其制约因素(范祥涛,2008);类似地,张志刚等人以对等理论为依据,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探讨民族典籍英译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提出以“异化”为主导策略(张志刚等,2016);汤金霞、梅阳春以《蚕书》为例,研究了中国科技典籍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科技典籍翻译应当以科技英语文体特征为体裁规约,以目标读者属性为导向制定翻译策略(汤金霞,梅阳春,2015);刘迎春、刘天昊探究了中国航海典籍中专有名词的分类与翻译研究,提出将中国航海典籍中的专有名词划分为五大类,根据翻译理论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刘迎春,刘天昊,2015);裘姬新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取向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不同的译者,由于文化取向的不同对同一作品往往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裘姬新,2004)。
(二)典籍翻译的前沿领域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过去三十年与最近十年的典籍翻译研究文献进行统计时,没有出现突变术语,根据以上图表,笔者分析典籍翻译研究正式发展是在21世纪初期(2008年左右),以相关文献的发刊量为依据。因此,典籍翻译在这将近十年的时间里还处于不断探索、广泛涉猎的阶段,仍围绕着起始阶段的研究重点与核心。
综上所述,本文借助CiteSpace这一信息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1981-2016年收录的典籍翻译研究的全部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了近三十年与最近十年典籍翻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核心课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典籍翻译研究步入正规发展较晚,约在21世纪初;研究热点集中于《论语》、翻译策略、理雅各、文化传播等课题;此外,译者主体性、文化负载词、阐释学等课题也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然而,本文只考虑到典籍英译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对其他语种的典籍翻译研究动态未考察,但翻译中的有些问题正是由于语言本身的特征或不同国家的政策引起的。另外,本文研究问题较集中单一,未对其他类型的问题加以探究,如通过共被引文献分析、某一特定关键词聚类分析等方式可以发现更多潜在研究问题。
[1]范祥涛.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及其制约因素——以汉语典籍《文心雕龙》的英译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06):61-64.
[2]冯佳,王克非,刘霞.近二十年国际翻译学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1):11-20.
[3]李茂君,农玉红.我国当前翻译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上海翻译,2016(04):9-14.
[4]刘迎春,刘天昊.中国航海典籍中专有名词的分类与翻译研究[J].中国外语,2015(02):90-95.
[5]裘姬新.论译者的文化取向及其翻译策略[J].语言与翻译,2004(03):48-51.
[6]汤金霞,梅阳春.中国科技典籍翻译策略之管见——基于《蚕书》翻译研究[J].外语学刊,2015(06):95-99.
[7]王洪印.探索典籍翻译及其翻译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规律[J].中国翻译,2003(03):48-49.
[8]张继光.国内翻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5-2014)——基于12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词频统计[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429-435.
[9]张继光.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状况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1993-2014)[J].上海翻译,2016(3):34-40.
[10]张志刚,常芳,吴丹.功能翻译理论与民族典籍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以《达斡尔族乌钦叙事诗经典英译:少郎和岱夫》为例[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04):392-396.
[11]Chen 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63(3):359-377.
[12]Chen C.Predictive effects of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citation cou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63(3):431-449.
H
A
1006-0049-(2017)21-00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