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平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小学语文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改革。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如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不甚理想,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前言:有效的课堂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然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益。怎样才能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确保给学生传授最优质的教育,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笔者在本文中阐述的重点内容。
1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作为行为的先导,思想理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如今小学语文教育,很多低效的课堂就是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部分語文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课堂上仍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考虑到学生。换言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被忽略,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和高效展开打好牢固的基础,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新课改一再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要对此予以重视,将该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就笔者个人而言,在备课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语文基础、理解能力等,思考即将实施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制定出真正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案。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适当放下自己的架子,多和学生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此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将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应用多元化教育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这是课堂教学难以取得实效性的原因之一。要想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应用多元化教育模式,在这个基础上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将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取得理想化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一些具有画面感的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建形象化、生动化、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解《美丽的丹顶鹤》这篇课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丹顶鹤,加上学生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会显得比较吃力。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丹顶鹤的图片或者视频给学生展现出来,这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又如,在讲解寓意丰富的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如解读《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说一说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常依据教材和教参进行教学,而教材篇幅有限,教学内容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利用各种能够获取外界资源的途径,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虎门销烟》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文章,应当利用多媒体将上个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民所处的历史环境对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认识到鸦片给当时人们造成的危害,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这样,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就会对敢于销毁鸦片的林则徐心生敬意,并且为他的行为喝彩。除此之外,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料,在讲解古诗词之前先给学生介绍当时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样可以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结论:一节有效的语文课堂,既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又要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要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要主动分析组成课堂教学的各项要素,找到教学低效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