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腾会
摘要:对我国教育事业而言,“立德树人”是其战略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事业中必须要落实的根本任务高中政治教学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政治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思想道德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好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策略
前言: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要求,指出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高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阶段,思想不够成熟。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三观。高中政治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在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1有效融入。强化思想性
首先,要对课程的性质做到有效把握,在这个基础上对课程改革进行深化。高中政治是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与此同时,它还是一门素质教育课,兼容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常识教育,承担着法制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重任。其次,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在这个基础上强化资源建设。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和提炼,选出能够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还要将社会主义实践优秀成果以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让学生能够从中汲取能量和智慧。最后,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比如加强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倡导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体验等。例如,在讲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相关内容的时候,政治教师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并且列举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维护司法公平、推动公正的基层法官刘黎;创建爱心联盟,热心公益事业的刘海涛;坚持梦想,自考律师资格证从而获得完美蜕变的王铭等。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受启发,将民族的期望、国家的需要与自身的成长进行有机结合起来。
2关注生活。强化时代性
知识来源于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为生活服务。如今的世界呈现出文化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局面,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与道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首先,高中政治教师要对课程理念做到有效把握,在此基础上深化课程改革。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等是高中政治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应当将其融入“生成性课程”、“经验课程”中。换言之,政治教师既要对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做到特别关注,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其次,政治教师要始终坚持发展的态度,在这个基础上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既要讲解马克思的基本方法和观点,还要与时俱进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调整,将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出来。最后,教师还要坚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热点,建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例如,如今的雾霾问题非常严重,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政治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经济生活知识,针对如何提高和改善空气质量提出自己的策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唤醒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伦理道德,从而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3遵循规律。强化科学性
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此提升政治学科的育情功能、育德功能和育智功能。首先,政治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强化育智科学性,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发展特点及其趋势,为学生在面对发展多元趋向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时候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和价值标准,以此提升学生建设社会、参与社会、发展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教师要遵循道德发展规律,强化育德科学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心理结构和思想品德,利用马克思基本观点和基本常识促进并影响学生心理、思想品德诸要素的协调发展。最后,政治教师还要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强化育情科学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各种具有丰富教育意义的道德情境,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比如情感控制能力、心理耐挫能力、道德意志等。
结论: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高中政治教师要跟着党和时代的脚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成学业质量标准以及学生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持久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