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器乐合奏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2017-10-20 03:26宋伟吴莎莎
黄河之声 2017年22期
关键词:器乐实践教学改革

宋伟 吴莎莎

摘 要:器乐合奏课是高校音乐专业器乐方向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视唱练耳、和声曲式、指挥法等基础理论知识及演奏技术都会在该课程中体现并应用。可以说,器乐合奏课是器乐专业学生的“第二课堂”,它是对专业技能课、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拓展与延伸,无论在广度、深度上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器乐;合奏课;教学改革;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通过走访河北各大高校,发现在合奏课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课程设置笼统,教学目标不明确

通过对河北省高校器乐合奏课的走访调研,发现现行的课程设置大都以排练为主,学生的课堂练习都是为准备演出、比赛而设定的。课程在设置方面缺乏阶段性方案,每次排练作品的时期、作曲家流派、音乐风格等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杂乱无章的教学状况在河北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课堂教学被动。

此外,该课程在各大高校的开设情况也是大相径庭。有作为必修課的,有作为选修课的,还有以乐团形式每周自发组织排练的。开课时间没有统一规范,课程学时也不尽相同。不难看出,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虽有所体现,但在课程实施方面不容乐观。

(二)大类招生占主导,学生技术参差不齐

目前河北只有少部分高校采取按需招生政策,即根据每年编制需求上报各乐种招生人数。而大部分高校由于对合奏课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较低,故还在延续老的招生模式—“大类招生”。这样虽确保了生源充足、择优录取,但却不能兼顾乐种的均衡。因此导致合奏课编制残缺,这对课程的开展造成极大困难。

从生源角度来讲,分数较高的学生往往会选择专业艺术院校。次之则选择省属重点大学。这部分学生演奏较扎实,音乐基础理论较好。分数较低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地方学院,往往他们的基本功较薄弱、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所以,就河北省高校器乐招生情况来看,生源以中、低分为主。

(三)教材严重缺失,教学缺乏系统性

通过调研,发现河北省各大高校在合奏课教学中缺乏完善、系统的教材。课堂训练大都随意性较强。实施较好的院校会涉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但在音准、节奏、风格把握等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而大部分高校还停留在一学期集中排练几首合奏作品的阶段,学生对合奏课的认识仅局限于某部作品,对于课程学习的进阶性、系统性缺乏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原因归咎于训练教材的不完善。

(四)师资配备不足,教法缺乏互动性

合奏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师既要熟悉指挥技法,同时还要掌握各声部乐器的基本演奏技法。而大部分合奏课教师均是从事某一专业的老师,因此在师资配备上明显存在短板。再者,课堂训练大多采取教师讲授示范、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课堂能动性较差。

(五)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据走访调研,部分高校会在期末组织困难片段演奏、视奏的考试。而大部分高校合奏课的成绩会在专业技能测试中加以体现。这种形式化考核机制,使学生对合奏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有效实施器乐合奏课教学的策略

如何利用现有的学生基础,让河北省高校器乐合奏课堂有序、高效开展,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针对现状,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一)按需招生

在招生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调整招生模式,根据乐种需求制定招生计划。为合奏课的开设、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源条件。

(二)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科学的教学机制

1.编订教材,做到课堂有章可依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学生的困惑大致分为:课前不知该做哪些准备、课上不知如何学习、课后收获了哪些。他们眼中的“合奏课”就是所谓的排练。笔者以为,教师可以从宽泛的合奏作品中提炼有代表性、针对性的曲目及乐曲片段,并将其按照作品时期、风格加以归类,同时备注作品的作曲家简介、指挥图示、作品曲式分析、力度表情术语等。这样做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也能够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改变授课思维,注重课堂互动

一板一眼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授课中要具备开创性思维,例如借用多媒体手段,将作曲家生平、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特征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更为直观的传达给学生。同时,对作品演奏版本、指挥版本的比较归纳,可以让学生感受每一版的特色与不足。这种开放型的学习体验,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审美与艺术享受。

(三)完善考核机制,力求科学化、人性化

科学的考核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器乐合奏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仅仅依托于专业技能测试评定成绩是不合理的。这样做会导致学生不重视合奏课,出现逃课、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等问题。同时也会打消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体制刻不容缓。具体措施如下:

1.每学期根据所学内容制定乐曲困难片段,考试时抽取一条现场演奏;

2.现场视奏,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

3.考核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以出勤率、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定。期末成绩以乐曲困难片段、视奏完成情况现场给分。

科学化的考核机制使考试更为公平化,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与训练的主动性。除此之外,考核还要做到人性化,可以把合奏课成绩作为座位排序、评选声部首席的重要依据。激励学生努力上进,形成比、赶、超的学习氛围。

(四)器乐教师形成合力,协同作战

合奏课是一门综合性、协同性很强的课程。仅凭一名教师完成课程的教授是不现实的。器乐教师要加强专业互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教师担任声部首席,搭建声部骨架,充实声部力量;

2.理论教师担任作品分析、视唱练耳、指挥技法等艺术指导;

3.聘请专业团体专家定期指导,提升整体水平。

三、以改革促实践,深化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我们所有的教学改革都是为了促进实践教学。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使学生在校阶段提升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尤为重要。

基础实践:注重在合奏课教学中贯彻“演”的理念。做到教、学、演一体化。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置情境教学,如欣赏、观摩、肢体表达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音乐的思想内涵。在情境中学着表演,教其表演。

专业实践:搭建定期的专业实践平台,如重奏音乐会、周末音乐会、期末专业汇报等系列实践教学活动。这些平台的搭建,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融合,实现了“学中演、演中学”的对接。主张人人参与、互促共赢的原则,鼓励学生多上台,通过舞台实践促进教学开展。

校内实践:将不同的器乐合奏形式(如三重奏、四重奏、器乐小合奏等)搬上毕业音乐会、校迎新晚会、新年音乐会等大型校内实践舞台,促进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校外实践: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鼓励学生到企业、中小学等单位进行艺术实践,将器乐合奏课以教授、表演、讲解等形式展示,这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职业能力、沟通能力。

四、结语

器乐合奏课是高校器乐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笔者提出一些浅薄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对河北省高校器乐合奏课的教学贡献微薄之力。希望高校教师共同努力,将器乐合奏课努力建设成为特色课程,帮助学生创造更多、更广的实践平台,以改革促进实践,以实践指导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邦春.地方高校器乐合奏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戏剧之家, 2016,09.

[2] 张建国.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器乐合奏课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J].美与時代,2004,02.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对策研究》研究成果之一(201703130206)

作者简介:宋伟(1985-),女,石家庄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吴莎莎(1984-),女,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二胡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器乐实践教学改革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传播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