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焕
【摘要】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和政府职能转移的大背景下,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广泛的进入到社区来,期望秉承着自身专业优势为居民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同时承接居委会职能转移的行政性工作。居委会作为社区的实际管理主体,掌握着需要的信息、组织动员、场地、人力等资源。因此两者应该能够形成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已有大量研究发现两者会出于种种原因对采取抵制、排斥、不合作态度。
【关键词】居委会;互动关系
在当前,社会组织机构与居委会两者在工作对象、工作任务、提供的服务等方面有著极强的相似性。社会组织机构与社区关系的好坏决定着服务质量以及社会组织机构未来的发展,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居委会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的原因
(一)沟通引发的冲突
“爱暖夕阳”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为沟通产生的冲突有很多。根据“暖心之旅”老年人服务需求,问卷调查过程中需要实地走访,走访时入户是最困难的,在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需要居委会进行协调或者引荐,由于沟通原因没有协调好,居委会不受理没有提供帮助,导致完成问卷或走访户数少、问卷质量不高、项目实施过程延期等问题。“暖心百家”老年人居家探访活动中,受访户对于项目活动缺乏了解,有的受访户给居委会打电话,质问居委会社会组织机构入户探访这件事情。
(二)体制方面的冲突
从中国的国情发展来看,中国的社会组织历史发展比较短暂,社会组织机构的资金不稳定而且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资金的主要来源便是政府提供,没有独立的资金运转生产系统,资金容易出现断裂,所以社会组织机构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到政府等部门的影响和牵制。但另一方面来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模式是政府适当放权和转变职能的一种手段,因此,许多学者也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模式来界定社会组织机构的发展模式。
(三)监管方面的问题
第一,政府监管部门过多影响改革重点的部门均衡。政府监督部门有很多,如民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但各监管部门职责不清、业务不明,难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仅影响监管效率,同时加大了改革的难度。第二,从目前我国发展情况来看,政社不分、管办一体的现象对其影响明显,难以真正实现独立法人地位、实现自我治理和自我管理,在对内部监管进行改革创新时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够,往往受到来自行政部门或其他介入力量的阻碍。
二、完善居委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一)明确社会工作行业组织角色
作为同业组织,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角色定位一定要清晰,这就是服务功能,为一线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具体一点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规范行业发展,实现行业自律。“港台地区均在行业立法的基础上,由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动员服务机构商讨形成社会工作者职业守则。”可以借鉴港台地区的经验,做好行业自律工作。(2)扶持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政策咨询、资源链接、信息共享、技能培训、对外交流等方面对社会服务机构予以扶持,但绝不是管理。(3)维护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随着社会工作实务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有效保障,已经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应该在这方面有大作为,而且要作为一个主要事项来抓。
(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通过一些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在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公共购买服务领域中正式制度不起作用或正式制度还存在着缺位的情况下,关系甚至会成为与正式制度同样重要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吕纳,2013)。凭借负责人与居委会书记较好的个人关系,居委会书记对其专业能力、水平和實力的信赖,居委会为社会组织提供了服务场所及配套设施,同时积极配合支持其筹备、开展活动,甚至主动为其向上级部门申请活动经费和硬件投资;而也通过主动定期汇报工作、活动成果共享、经常为居民开展专业服务等方式与居委会建立了良好合作。
(三)建立健全制度
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体制还不完善,为此国家政府正在积极做着各方面的努力。尤其关于社会工作制度健全与完善更是迫在眉睫,因此,真正完善健全社会工作制度对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建立健全制度,彻底划清社会工作机构与居委会职责的关系,使社会工作机构与居委会关系和谐发展,解决因体制方面引发的冲突,这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通过对已有文献中对居委会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虽然对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大量研讨,但他们局限于对两者的互动过程及行为特点的微观描述,在对两者不同互动关系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时只是基于表面现象的简单理解,不能清楚的解释居委会行为的多变性和背后如何抉择的机制问题,缺乏更系统的划分和更高层次的提炼。
参考文献
[1]张雪霖,王德福.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的悖论及其原因探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01):32~38.
[2]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