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万乘 陈依铭
【摘要】自从电视进入到广大受众的生活当中,电视节目在丰富人们生活、增加大众娱乐性的同时,也接受着受众的考验,不断进行完善和演变以适应越来越多的受众需求。本文将对科教节目的生活化需求在当前科教节目中表现形式,形成原因等进行探索,以这些去了解对主持人产生影响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科教节目;生活化需求;主持人
一、科教节目生活化的表现(以BTV奇妙实验室为例)
例如北京电视台科教节目中心的《奇妙实验室》它就是一个典型的被“生活化”的科教节目。在其节目的创立之初,综合多方面的考虑,定位为将大是要、有看点的、破坏性强的、耗资较大的是要录制在节目当中,于是就有了前几期的高空坠电梯、卡车过纸桥,这些大实验。但是根据收视率的调查,发现这些除了固定的科学爱好者收看之外,很难将受众拓展开来,影响更多的受众。其原因为:和大多数的受众生活没有很大的关联。无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也就是说没有做到“接地气”。因此《奇妙实验室》也处在节目的探索期间。希望走出一条贴近受众生活并且受众喜爱的节目之路。如同制片人彭皓所说:深入实际的实验室《奇妙实验室》和其他节目的区别,在节目创立之初我们仅仅注意了节目的好看,忽视了受众的收视差异化,因此导致了节目收视的忽高忽低。之后像《声音碎杯子》、《可乐杀精》这两期节目就是通过几个老百姓很容易参与的实验开始,步步为营将百姓引入重量级的实验圈套。节目也从“空中”成功“落地”,完成“勾引”别人去看科学的目的。
《奇妙实验室》的主持人马丁作为一个资深的节目主持人,对科教节目也是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前几期节目当中,马丁定位为“引导者”和观众朋友在录制现场一起来讨后引导他们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并通过现场的实验去揭示科学的本质。但是在后来在节目生活化趋势之后,马丁的定位变成了一个生活中的“体验者”,他代表的是他本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通过提出这些小小的科学疑问,然后通过小实验来告诉观众一些生活当中的小智慧。
对于主持人自身来说,足够的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能够使自己在任何场合下明白处境,找到自己觉得合适并符合节目需求的解决方案,不至于以一些俗套的方法应对;对于节目来说,通过主持人自身合理定位,结合自我经历,体现真诚的一面,以自我的实际感受去打动受众,与节目进行全方位的配合,不与节目主旨冲突,以实现内涵,方式等各个方面的统一。
二、科教节目生活化的原因(一)节目制作和选材方面
现今的科教节目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随着受众喜爱的,关注的科教知识,在不断的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传播着。那么现如今的科教节目的生活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材的生活化。把受众的需求作为选材的指引,最终确定科教节目播出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去符合各个年龄层次、区域所在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情况、收视习惯等这些客观因素影响下的受众的喜好。就是选材的生活化。(2)叙述的故事化。一个故事要有背景和发展情况以及结果,科教节目的叙述也就变得像叙述一个故事,经常采用铺设悬念,进行铺垫,解密揭示等方式,去呈现一档科教节目。《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考古中国之河姆渡文明之谜》一片,故事从村民施工发现可疑碎石铺设悬念而开篇,而后讲述了在逐渐的发掘中出土的陶片石器等物品,之后对可疑的点提出疑问,制造悬念,在通过对大量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和复原得以证实,得出结论。这样的节目设置环环相扣,锁住受众的好奇心,让人不由产生疑问的方式,紧紧牵动着受众的好奇心,吸引着受众,同时配上沉稳的配音,适宜的配乐,让整个科教节目变得像一个唯美而紧凑,富有吸引力的故事。大大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可观看性。(3)制作的趣味化。在制作方面,不再像是以往的拍摄单一手段,而是为了使得故事展现的更加生动,提高可视效果,融入了很多高科技,比如说视频特效,3D展示等等。也融入了更加细微的内容,比如说为了故事更加立体,增加了任务访谈,真实再现等。《清宫秘档》《故宮》等片就为观众展现了大量珍贵的原始文本资料和影像资料。这些照片视频以及文字书籍,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历史感和说服力。让人体验到真实的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三、受众方面
受众就是指信息的传播接受者,在媒体传播越来越广泛的如今,受众也成为了媒体争抢的范围所在。同样的信息,不同的受众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受众越来越收到重视。一个节目的受众如果发生改变,节目的定位和选材必然也会跟着改变,目前我们大多数的科教节目的选材只注意到了与大众生活的管理和密切性上,在一些特定的選材当中,为了赢得受众的关注,利用受众的好奇心理,获得更多的收视,但是没有对生活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因此科教节目应该更加的贴近生活。受众定位的转变必然要求节目在选题时相应的有所转变。目前,我国科教电视节目在选题时也由只注重科学性到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性的转化。除了会暂时的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之外,使人获得对实际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因为通过实践证明:一个文化资源如果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又不能给观众的日常生活与观影体验提供共鸣的切入点,它就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受众的心理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如何在满足不断变化的受众心理的同时,做好一个科教节目使之成为真正受观众喜爱的节目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
参考文献
[1] 高洁.电视科技节目主持人之角色定位[J].人民论坛,2010(29).
[2] 俞凡.从《探索发现》看纪录片娱乐化[J].电视研究,2004(12).
作者简介:章万乘(1996.01—),男,汉族,安徽合肥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陈依铭(1995.10—),女,汉族,浙江丽水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