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大多的社会物业管理企业已完全属于市场化,因而其十分重视自身管理品牌的创建;相反,大多的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其对品牌的创建并不够重视,因而缺少了一定的内动力。眼下,不少的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已将其市场拓展到了校外,因而不断与社会的物业管理企业瓜分管理市场,由此可见,高校物业管理品牌的打造与创建显得极为的重要与迫切。物业管理市场本身就是一个特殊性的商品交易市场,其市场的竞争焦点由原先单一的竞争要素——管理、价格、服务等转为综合实力的竞争,充分反映品牌的竞争;而良好的品牌不只是得益于其彰显的形象与信誉,而且还体现在于其物业的本身。高校物业品牌的打造与创建,集中体现了物业管理企业的特点与个性,而创设优质服务、树立品牌物业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奋斗目标与管理目标;因而本文将从实际的高校物体管理品牌的打造现状、建立的重要性与打造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浅谈。
【关键词】打造;品牌;高校物业管理
高校物业管理作为高等教育后勤社会化与管理体制改革化的产物,是以价值规律与经济规律为准则,对高校的科研、教学、公共设施、公共秩序与环境绿化、行政用房等实行专业化、社会化管理的一种模式,可以将高校的原有经济条件下的计划改变为有福利型特征的条件,进而改变高校的创建条件,为高校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对高校与教师、学生、教学等的长运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所谓高校物业管理品牌,主要指的是经过社会公众、行业主管部门以及所在物主的认可,具有较大管理规模与知名度,并能够为高校提供高价值、高品质的物业管理“产品”。就我国众多高校的当前实际情况来看,物业管理品牌只提供了其所有的优质产品,而忽略了与品牌产品具有同样价值的其它附加“品牌”,因而如何打造属于高校特色的物业管理品牌,如何更好地推动高校的发展,还需要在对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探讨与研究其打造的途径与意义。
一、高校物业管理品牌的打造现状
社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高校的改革,而且也推进了高校物业的管理。高校物业管理虽与社会管理、总务后勤管理等属于管理体系,但是其有属于自己的特定属性——集管理、服务、经营于一体,并别于其他管理体系。高校物业管理与社会物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他们均是追求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与专业性,均是通过市场的规范运作进行严密的管理,以提高优质的服务、创立多样的品牌等为主要目标。物业管理企业的品牌创建动力不仅来于市场的竞争,而且与优胜劣汰机制也有紧密的关系,但是由于高校物业管理的大多数企业是背靠高校,因而在管理市场运行上并没有将其主要作用发挥出来,从而使其管理企业失去市场性,因此使其最终的结果呈现观念淡薄、品牌创建动力不足等状态,因而使高校的物业管理难以打造大品牌。
(一)高校物业管理品牌的打造观念淡薄
高校物业管理创建的最主要目标是为高校师生打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高校的整体形象,但是由于高校物业管理的内部管理模式通常是采用甲乙方管理的体制,因而在执行各方职能上,甲方仅代表学校执行管理之职,而乙方仅考虑到学校后勤的保障效益,进而使其管理模式处于规范性、保守性等的状态下,而没有参与到竞争性的状态下,从而使其管理企业处于而无压力的竞争、无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最终导致其管理企业没有打造管理品牌的动力,因而也是无所谓品牌的创建与否。
(二)高校物业管理难现大品牌
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在思想、观念上若没有重视品牌的创建,那么其管理企业也难现大品牌,进而难以与社会物业管理企业相比较,从而使其在品牌的建设上存有极大的差距。目前,众多高校物业管理的品牌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较高的文化内涵、较佳的美誉度、较高的知名度以及较大的规模;且仍在不断地打破着过去的物业管理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吸收多方面管理经验的要求,并制定了新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形成卫生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以及岗位考核制等,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但是其实际的物业管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难以真正实现与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经营模式接轨;高校的后勤部门由于物业管理企业的用人制度、经营模式、管理理念以及制度的建设等方面均不健全,因而难以使其整体的管理达到企业化、专业化的要求,同时也由于其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进而导致其办事的效率较低,最终影响整个物业管理企业的有效管理效益。
另外,众多高校的物业管理队伍大多都是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等问题较为严重的人员,因而在队伍的支持上已经处于不佳的状态。据了解,大多的高校物业管理者都是来自学校本身各部门的分流人員,因而没有掌握专业的物业管理知识,且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下岗再职、失地农民以及退休人员等,例如保安人员、值班人员、清洁人员等,所以其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又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因而导致其最终的管理水平、状态均处于不佳、服务不到位等的状态。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广大的师生在观念上没有将福利服务理念转为有偿服务;其二是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水平达不到师生的要求;因而整体来看,高校的物业管理虽被建立,但是却远离企业化、市场化的目标,因此更不用说有大品牌的创建与打造。
二、高校物业管理品牌打造的路径
根据实际的高校物业管理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其打造的路径设定为以服务设备、硬件设备、配套设备、人文环境等均达到现代社会要求的层面,大力提倡服务至上的理念,努力将其管理品牌打造出来。
(一)重视高校物业管理品牌的创建
思想是左右人行动的主要因素,因而打造高校物业管理品牌要从相关管理人员的思想入手,改变其轻视品牌创建的想法,提高其对品牌创建重要性的认识——其一,是品牌自身发展的趋势与需要;其二,是高校特殊管理性的需要;进而提高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素質观念、竞争观念以及质量观念与专业观念。
竞争是一种可以推动市场运转、生产力发展以及锻炼人才的内动力,因而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可以通过竞争来提高其物业的管理水平,完善相关的服务水平,从而创出属于企业自己的品牌。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是一种专业类型的企业,因而其要求是服务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等;此外,企业的内部管理要做到科学化,离不来在技能、服务、管理等方面上达到精益求精的状态,进而也反映了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特点,从而创出具有高校特色的品牌。一个高校的特色物业管理品牌的建立,不仅要具备团队的协作精神、文化素养,而且主要在于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上,因而重视高校品牌的建立,关键在于高质量产品的建立观念。
(二)引入竞争机制
当下,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与社会的物业管理企业的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是他们却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因而在一定角度上讲,会对市场的平衡造成影响,从而降低市场的作用性,因而为了提高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高校的后勤部门有必要将学校的部分市场打开,进而让社会上更多有实力的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其中,从而通过社会的物业管理企业带来的压力来提高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竞争意识,进而通过其竞争来提高学校物业管理的整体管理质量。随着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其服务的基础还是围绕着师生来展开,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其基本处于固定的模式,进而不可避免会降低其服务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将社会的竞争进入学校,进而不仅有利于加快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其物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提高素质、加强管理水平
要想打造高校的物业管理品牌,少不了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管理能力高的队伍。品牌是由人创建出来的,因为在其根本上,人是决定品牌建立的主要因素,所以建立一支好的管理队伍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品牌,同时一个良好品牌的建立也必定要有一支优秀的队伍予以支持。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部门主要是由总务处转型形成,因而大多数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不佳,因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高校不仅要全面普及相关的管理知识,而且还要贯彻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进物体管理知识更为优秀的人才,安排适合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与平台,使得管理人员从上之下都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与高素质,进而才能增强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四)优质服务的创建
物业管理质量的优良最终取决于其服务对象对其的评价与满意程度,而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对象是师生,是人,因而加强高校物业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实行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在实际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物业管理将学校、教职工公寓以及物业管理单位三者的关系良好的融合起来,有效突破了建筑物分离而造成管理割据的局面,使教职工公寓形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办、集体的事由物业管理部门办”的模式,进而促使高校物业在公开招标时向有关的公司提出具体的要求,从而为教师住宿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也规避了宿舍楼值班空缺、卫生人员少等现象。
(五)确立质量的管理体系
一个品牌的质量优良始终是决定其建立成敗与否的关键和根本,是企业的生命与立足之本。管理服务类的企业也如此,其服务质量的优良是其行业持续稳定的维持标准,同时也是服务企业的最终追求目标,因此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要想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必须要建立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而才能促使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做到与时俱进、不脱离实际、质量佳的品牌。以南京的某一高校为例,其物业企业在工作中,不断将质量、环境、安全等体系融合起来,创新其物业管理的体系,进而建立了其独特特色的管理体系——“试验田”,最终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
(六)创建属于高校特色文化的物业管理品牌
遵行“品质文化”的原则,打造“品牌”效应——树立高校物业管理形象,建立特色文化物业管理品牌效应: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系统中,以人为本、抓好员工的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章程的立制;提高质量、服务体系等是树立其企业形象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打造出属于该企业特色的形象品牌。一个企业树立的形象是其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企业的无形价值,影响着该企业发展,而该形象的建立关键在于每一个细节的构成,例如员工的谈吐、穿着、工作态度与工作操守等,因而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也不例外,要想创建出属于高校本身的特色文化物业管理品牌,其树立的企业形象不可忽略。
三、结语
物业管理品牌的标记不外乎有“产品”与“产品精神”,而一个品牌的建立可以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文化以及产品质量,因而其创建与打造均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品牌打造也不例外,无外乎就是从学校的本质、属性出发,以师生为服务的重心,提高“硬件服务产品”外,还要重视形象、精神的“产品”,进而才能使其企业的建立实现其最终的目标,且也不脱离企业本身的专业化、市场化。
参考文献
[1] 高建立.浅谈如何打造高校物业管理品牌[J].高校后勤研究,2016(01):87~89.
[2] 王红珊.试论高校物业管理品牌的创建[J].文教資料,2012(25):120~122.
[3] 张红新.浅谈新时期高校物业管理[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13(05):88~90.
[4] 刘文卫.浅析如何创建物业品牌[J].中国化工贸易,2014,6(08):199.
[5] 方维.浅谈高校物业管理[J].商情,2013(01):21~22.
作者简介:何莉(1968.11—),女,四川成都人,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