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君
日常生活中的眼见、耳闻、身受,可读出“应试教育”的强劲鼓动势态:有招徕参加各种培训班的,有解题法宝的,有推荐复习资料的,有助考讲座的……一个个生气勃勃、层出不穷。正因为学校内部仍然存在以月考成绩排名次,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现状,我们在大小城镇中不难了解到为数众多的家长,一面抱怨着孩子负担太重;一面又忙不迭地护送孩子进各种课外辅导班,此类情境的拍摄和报导,几乎成为每年寒暑假期及双休日沸沸扬扬的新闻。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提起素质教育,不少家长想尽早为孩子培养一技之长,认为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于是各种形式的“兴趣班”如雨后春笋。事实上,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具体学一门知识更为重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素质教育把育人看成头等大事,先成人后成材。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生。有观点认为:有道德没知识的人是次品,而有知识没道德的人是危险品,有报道称高校的高材生因极小的个人怨恨而沦为杀人凶手,他就是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化学原料反应导致人体中毒这种原理对同学狠下毒手。多么痛心的一则消息,知识本来是为人创造价值,但却因人一念之差,把知识转变成为杀人的武器,因此良好的人格修养是孩子们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
脱离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分,造成高分低能,这是应试教育的后果。但素质教育也并非不要考试,而现在教育部门把教学成绩作为衡量一所学校的关键,致使一线的教师紧紧围绕语文、数学、英语几门学科穷追不舍,忽略了艺术科目的教育力度,长此以往,学生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如何培养起来?学生只会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创新能力又如何培養起来?因此学校要重视艺术类科目师资力量的培养,同时加强教育多元化建设,使素质教育形成自下而上的教学环境。
二、对中外素质教育的感悟
前段时间有幸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美国教育有点滴了解,曾认为美式教育开放,对孩子的个性培养比较好,而我们的教育就是缺少了这一点。在读完了这本书后,让我对美式教育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对我们自身的教育也有了更多感悟。
文中提到:“如果连你都不相信自己,誰还敢投你的票呢?”这句话让我感触至深,现在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自信,包括我们现在的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能做到自信、大方,可惜我们没有给孩子创造机会。比如,我们经常评选的优秀学生,往往都是同学们推选出来的或是老师凭印象获得,却很少让他们自己推荐自己。往往别的孩子在夸奖自己的时候,脸上不是自信而是不自在。或者在班干部竞选中,虽然一直都是鼓励孩子自荐自己,可是效果还是不明显。而我的孩子在市一中就读高中,她们在任用班干部时,就用自荐的方法评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竞选喜爱的班干职务,候选人要根据自己的实绩和特长上台演讲,然后由班主任根据书面汇报和实际表现确定班干部名额。通过这个竞选活动,能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对素质教育的建议及反思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基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做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培养有灵魂、有思想的学生。
教师应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运用新的教育方法,使学生不仅仅只会学习,学习中还要主动将知识内化。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不再是学习的工具。而如今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没彻底褪去,为了孩子进入一个好的学校,家长以分数衡量孩子的学业,各种作业机械练习,让孩子在学习中慢慢丧失兴趣,没有主见,像失去了灵魂的躯壳。殊不知机械学习可能会使学生的成绩暂时提高,但是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习惯特别不利。培育有灵魂的学生,需要家长以长远的目标对待学生的成绩。在学习中,孩子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应予以重视,对于孩子独特的想法应予以肯定。
(二)开展创意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把人们头脑中的创意转变为现实,要求孩子们用灵敏的触觉、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所需,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如一个果农的孩子,他目睹父亲在摘果的时候都要爬上果树,用手把果子一个一个地摘下来,他感觉父亲这样做既劳累又不安全。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动手实践,于是他发明了一种摘果器,只要工人站在地上操作便可以把树上的果子剪下来,这样做既解放了果农们的劳动力,又能保障人身安全。由此可见,有思想、有创新的孩子比起那些只会纸上谈兵,高分而低能的孩子来说是否更能为社会服务?
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社会的进步靠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育人才,人才不再是会写会做的机器,而是能融入自己的思想,成为学习的主人。做热血的教育、培育有灵魂的学生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学生的未来创造无限精彩!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沙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