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实验体诗词的鉴赏

2017-10-20 09:20周于飞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7期
关键词:诗词鉴赏网络文学教学质量

【摘要】网络文学的兴起,对于高校中文专业的传统课程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何在中文传统课程中引入网络文学教学,正在成为中文专业教师教学改革和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托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把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引入中文系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将教学、科研和写作三者结合起来。通过指定学生阅读网络实验体诗词作品并写作鉴赏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网络文学 诗词鉴赏 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研究一般项目“中文专业本科生网络文学教学探索”(项目编号 16xn0089)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059-02

网络文学的兴起,对于高校中文专业的教学,比如《写作学》,《大学语文》、《美学》等传统课程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何在中文传统课程中引入网络文学教学,正在成为中文专业教师教学改革和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对于引入网络文学教学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某一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当中,比如《写作学》或者《大学语文》。针对网络文学本身,在中文系本科生教学中开设《网络文学》课程教学并进行探索的高校,相对较少。

笔者以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中文系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托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把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引入中文系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将教学、科研和创作三者结合起来。笔者在《网络旧体诗词创作的三体并峙格局初探》一文中,把网络旧体诗词创作分为守正体、新台阁体和实验体三种。根据此文,笔者给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15级的50位同学布置了课后阅读指定实验体诗词作品并写作鉴赏文章的课程作业。

从收到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50位同学都按要求在指定时间内上交作业,达到了写作的基本要求,标题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笔者选取其中39篇作业进行了课堂点评。入选课堂点评的作业,或是标题立意新颖,或是文笔优美,或是有一得之见,总之至少有一处闪光点,打动了笔者。优良率达到78%,这是笔者所未预料到的。同时,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此次收到作业要求的大多数中文本科学生,是第一次阅读到网络实验体诗词,也是第一次尝试用古代文学的诗词鉴赏方法去鉴赏当代人创作的诗词。这种跨界阅读和写作体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笔者通过分析和点评学生的鉴赏作业,发现其中较为优秀且有个人特色的作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三类:第一,运用西方文学理论进行分析;第二,联系现代生活尤其是结合自身经历进行鉴赏;第三,考察与新诗的融合和对接。下面笔者将结合学生作业谈谈如何鉴赏网络实验体诗词。

一、运用西方文学理论

网络实验体诗词与传统诗词相比,独特之处在于它反映了作为城市市民的现代人,对自己的生活和所处环境的体验及人生叩问,而不仅仅在于艺术上的创新。因此,能否体现出“现代性”是考察实验体诗词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文学理论中有关“现代性”的阐释,可以用来鉴赏实验体诗词作品。

譬如独孤食肉兽《南乡子·在地铁车站》词自注隐括庞德同题诗意。这就要求学生去阅读庞德《在地铁车站》一诗,结合庞德作为意象派诗歌代表诗人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陈晨《从黑暗里开出花来》一文先简要叙述什么是“现代性”,然后再分析庞德的诗和独孤食肉兽的词,各自具有什么特点。文章标题《从黑暗里开出花来》,既是对词句(诗句)内容本身的隐括,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黄钰兰在鉴赏李子《血管》诗时,注意到“血管”这一独特意象,而意象背后反映出来的是,诗人对人类的存在的终极性思考。人生有无永恒意义?人的存在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无独有偶,钟丛敏在阅读李子的《踏莎行·黑洞猫瞳》 后,提出了“人类词”的概念,认为李子的这类词是以旧体词的形式和白话语言表现现代科学,体现出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张露丹《谈独孤食肉兽城市词中的“现代性”》和魏良同《现代城市下的旧体诗词创作》,分别鉴赏的是独孤食肉兽两首词,《贺新郎·杯渡:东方快车》及《踏莎行·电话亭》。这两篇文章分别抓住火车和电话亭,这两个现代城市意象,指出意象创新的意义,以及作为先锋姿态的实验体词人,是如何赋予词体现代性,从而进一步开拓词境。

二、结合自身经历

鉴于学术界对“现代性”的理解众说纷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和自身经历密切相关的孤独、怀旧、空心感、本我与超我等角度进行鉴赏。这些带有个人情感和体验的鉴赏,恰恰说明了实验体诗词具有一定的受众基础,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不能把它简单视为一种小众的先锋性质的诗词创作。

独孤食肉兽的火车词和描写校园的诗词,引起了较多学生的情感共鸣。苟梦玉《客旅情怀》抓住“站台小立点烟时”(《8月1日夜车次徐州口占》)这句诗,指出旅客在站台点烟的细节描写是全诗的绝妙之处。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使读者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从而体会到人在旅途的疲惫感和思乡之情。金川林《我的大学,你的大学》将大学生活比喻成一幅生动而且扣人心弦的青春画卷,以细致的文笔描绘出大学校园里的青涩记忆和浪漫气息。并且联想到词人以《烛影摇红·我的大学》作为标题,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活是词人的回忆,也是广大读者的大学生活回忆。

滕明伟《曾少立行囊中的梦与寒温》,化用李子《鹧鸪天》词中的成句“行囊有梦有寒温”。联系自己在外求学的生活经历,以寒暑假期离家返校时眷恋家乡不舍离去又不得不上路去追求梦想的复杂心情和万千思绪,来体会词人“行囊有梦有寒温”的人生感悟。

當然,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是有限的,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和品读诗词作品,难免会出现误读的现象。其中某些观点,未必是作者的原意,甚至可能和作者创作原意有较大出入。然而,这些感性体验,恰恰说明实验体诗词是有读者基础的,是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

三、与新诗的融合与对接

实验体诗词在艺术上的创新之一,是以白话语言入诗,尝试与新诗进行融合和对接。当代新诗借鉴旧诗,这点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反过来,当代旧体诗词借鉴当代新诗,这一新现象,也值得引起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杨丹《破冰之旅——谈旧体诗与现代诗歌的融合》,把实验体诗词的这种尝试和创新,比喻成“破冰之旅”。旧体诗词要与新诗结合,才能让当代读者读懂,理解,并且能欣赏其中的妙处。文中举例说,“江上潮来,梦莲千朵”(独孤食肉兽《鱼游春水·从寒山寺到枫桥的意象》)这句词的意境很美,是很多新诗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苏小丽《旧瓶装新酒——从李子词看实验体诗词何去何处》,就学术界对“李子体”诗词褒贬不一的两极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子的實验体诗词像是实验品,实验搞好了,开“新诗词”创作之先河,万一没搞好,则新诗和旧诗两头都不讨好。因此无论作者、读者甚至是研究者,大多抱着看客的心态,旁观实验体诗词创作将会何去何从。她认为李子的实验体诗词(如《风入松·炊烟摇曳小河长》)不仅能在未来的诗词创作里有一席之地,而且能在反映现实社会、寄托情感,传承文化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诗词鉴赏的方法是多样的。通过学生的鉴赏作业反馈,笔者发现,学生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读作品。除了以上三种方法,传统的注释、格律等方法也有所运用。部分学生的作业,标题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题目。比如《破冰之旅——谈旧体诗与现代诗歌的融合》,《谈独孤食肉兽城市词中的“现代性”》等等。这说明,适当引导学生阅读网络文学作品,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能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发挥所长,从而获得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碰壁斋主等.春冰集:网络诗词十五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2]檀作文.网络诗词年选(2001-2005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朱则杰.格律知识与当今诗词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

[4]周于飞.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思考[J].时代教育.2015(12).

[5]李遇春.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第二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周于飞.网络旧体诗词创作的三体并峙格局初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6(3).

作者简介:

周于飞(1984-),女,湖南衡阳人,文学博士,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诗词鉴赏网络文学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调查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探析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