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体检心电图分析

2017-10-20 11:43:23袁东登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异常者窦性心心电图

袁东登

87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体检心电图分析

袁东登

目的探讨对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5至7月在上海市瑞金二路街道参加关爱体检,年龄在65岁以上的高血压确诊患者共875例。回顾性分析入选者的心电图检查资料,并对测量结果和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关爱体检中共发现异常心电图524例(59.89%),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窦性心动过缓102例(19.47%)、ST-T改变98例(18.70%)和右束支阻滞75例(14.31%)。结论65岁以上参加关爱体检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尽早发现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高血压;心电图;体检;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给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其中超过4 000万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及照护需求。“十三五”期间,上海户籍人口深度老龄化将作为一种社会常态,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根据《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市将加强老年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深入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优先覆盖老年人“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需求(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区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为签约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符合条件的社区患者设立家庭病床,提供便捷、安全的诊疗服务与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继续实施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等政策。

上海市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7年5至7月对875例65岁以上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关爱体检。现将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至7月在上海市瑞金二路街道参加关爱体检,年龄在65岁以上的高血压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纳入标准:① 符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1]中的诊断标准;② 符合“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最终符合条件的社区体检者共875例,其中男383例、女492例,年龄65~94(70.5±6)岁。

1.2 研究方法

向每位入选的受检者询问病史,并测量血压、体质量和身高。在受检者静息状态下,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有特殊病史者,加做导联或加长描记。异常心电图包括:心律失常、左室高电压、陈旧性心肌梗死、低电压和ST-T改变;采用《黄宛临床心电图学》[2]中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1.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图检出情况

在入选的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524例,占所有入选受检者的59.89%。异常心电图构成比见表1,其中,前三位是窦性心动过缓102例,在所有心电图异常者中占19.47%;ST-T改变98例(18.70%);右束支阻滞 75例(14.31%)。

2.2 男女心电图异常情况

在本次关爱体检中,女性心电图异常者278例,占入选女性受检者的56.50%;男性心电图异常者246例(64.23%)。如表2所示,女性心律失常 174例(35.37%),男性心律失常170例(44.39%),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早搏和房室阻滞的发生率男女之间比较,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心电图异常构成比 n=524

3 讨论

心电图是最常用、最便捷且经济安全的一种检查手段,能及时和有效地发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本身的功能和血管收缩功能减弱,全身其他脏器功能的减退均可以累及心脏,进而发生心肌的缺血缺氧、心功能下降和血压升高等变化,最终使老年人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升高[3]。高血压是慢性病,也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长期的血压升高状态使左心室的收缩负荷远超正常范围,导致左心室肥厚,并进一步影响左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功能,最终容易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据韩健梅[4]报道,高血压与心律失常有密切的联系。此外,兰行远[5]也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伴左心室肥厚或心肌缺血时,其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升高。

本研究显示,在参加关爱体检的875例65岁以上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有524例(59.89%),所占比例较高。由于早期发现心电图异常对尽早发现并确诊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在社区医务工作中,全科医生应该重视心电图的应用,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早期发现异常,及早预警心血管疾病。

表2 男女受检者心电图异常率 n(%)

从病因上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因素的影响下,血管内膜受损、动脉壁脂质集聚和慢性炎症反应,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从而导致冠状血管管腔狭窄和血流不畅,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ST-T改变一般多见于急性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胸痛,同时伴ST段压低,常提示缺血性心脏病。然而,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段压低时,也可以不出现临床症状。所以,对出现ST-T改变的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无论是否伴有临床症状,都应该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注意定期随访。

本资料显示,老年男性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女性,与姬光东等[6]的报道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本地区老年男性有吸烟、运动少等生活习惯,且自我保健意识较差有关。本研究中检出的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为主,其中窦性心动过缓的检出率(19.47%)最高,与蔡宏华等[7]的报道相符。老年人存在窦房结退行性改变,房间束、希氏束等传导系统受损,导致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应激性改变,从而诱发心律失常[8]。据肖传实等[9]报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大部分是以窦性心动过缓为首发症状,以老年人发病率最高;若表现为严重且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一般心率<50次/min(甚至<40次/min),多考虑为病窦综合征。因此,一旦发现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就应当积极查找病因并定期复查,以尽早预防和发现严重心律失常。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心血管病日益突出,并成为致残致死的首位原因。全科医生应该充分重视和利用老年人关爱体检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早期预防和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尤其要重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定期行心电图检查,从而为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1]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 23(1):24-43.

[2] 陈新.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86-188.

[3] 刘山京. 2500例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J].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 11(1):64.

[4] 韩健梅.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5):741-742.

[5] 兰行远. 原发性高血压与心律失常关系探讨[J]. 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5):437-438.

[6] 姬光东, 王根生, 张爱兰. 老年人心电图异常分析[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 14(2):109-110.

[7] 蔡宏华, 陈莉, 陈欣欣. 472例老年人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6, 34(5):456-458.

[8] 刘娟. 高血压患者363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34):215.

[9] 肖传实, 张开滋, 刘权章. 临床心血管综合征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452-453.

Electrocardiographicanalysison875patientswithhypertensionincommunityphysicalexamination

YuanDong-deng

(Ruijin 2nd Roa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20,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CG examination for hypertensive patients over 65 years old.MethodsA total of 875 patients over 65 years old were enrolled in our study. They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hypertension and had undergone car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the Ruijin 2nd Road Community of Shanghai from May to July in 2017. Their ECG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while the measurements and recording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Abnormal ECGs were observed in 524 cases(59.89%), among whom sinus bradycardia(102 cases, 19.47%), ST-T changes(98 cases, 18.70%) and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75 cases, 14.31%) ranked as the top three.ConclusionIn community car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ECG abnormalities is high in the hypertensive patients over 65 years old. It suggests that primary hospitals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should regularly perform ECG examination o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order to detect arrhythmia and myocardial ischemia as early as possible.

hypertension; electrocardiogram; physical examination; arrhythmia; myocardial ischemia

上海市黄浦区科研资助项目(HKW201637)

200020 上海,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袁东登,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高血压、糖尿病等社区慢性病管理和诊治,E-mail:ydd164@163.com

R544.1; R540.4

A

2095-9354(2017)05-0325-03

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5.006

2017-08-25)

(本文编辑:顾艳)

猜你喜欢
异常者窦性心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 07:49:40
糖代谢异常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
针灸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糖尿病患者如何筛查并发症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