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播报
8月抢鲜 精彩阅读
荐稿邮箱:baijiajiangtan88@126.com
碎片化的知识,碎片化地学
过去流行一个词叫“无用之学”,现在不行了,知识必须有用。同样是去某景点,知识丰富的人看见美景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从中获得的价值就大;知识不足的人只会说“真好看”,那他的票买得就不值。但当代人的时间在碎片化,如何学习才能收获最多?当然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从真实的学习场景来看,碎片化学习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知识的产生就是碎片化的。再聪明的大脑在一时一刻也只能产生一个念头、一个假设、一个结论,《论语》就是孔子和弟子之间一些碎片化的对答。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碎片化也是最终的结果。我们读书、上学,最终留下来的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印象:几个动人的场景,几个精辟的结论……如果学习的结果就是碎片化,那碎片化地学习有什么问题?学习方式不是问题,学习心态才是重点。
(罗辑思维,罗振宇)
幸亏当年刘胡兰反抗了
一位学生家长发表文章《请刘胡兰离我的孩子远一点》,以对抗孩子班主任“学习刘胡兰”的活动号召。他大概从某些作家笔下看到了充满情调的上海滩女性,但他忘记了,能优雅地在夜上海喝咖啡的女性在当时不到中国女性的1‰。其余女性呢?1949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国民党军队一个师投诚的2451名士兵中,其母亲、姐妹、嫂嫂被强奸、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总计达850人。绝望几乎渗透到了那个年代每一个女孩的骨髓里。所幸,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有一批中国女性勇敢地站了起来,为新中国的建立而奋力反抗,她们叫秋瑾、赵一曼、江姐、刘胡兰……那种反抗的力量是那么强烈,以致像刘胡兰那样的牺牲比比皆是,只不过由于时间久远,很多烈士的英雄事迹不为大众所知罢了。今天我们的教育缺失了很多,我们没有告诉那些质疑英雄的人,烈士们当时处于什么样的世道。当他们知道那个时代的残酷后,他们还会质疑、嘲笑她们面向屠刀的勇气吗?还会发表这样极端自私的文章吗?
(新浪,进击的熊爸爸)
戏说历史要有度
为了使原本记载较少的历史故事情节饱满,作为戏剧本身的技巧,历史剧的“戏说”无可厚非。然而,历史剧实际占据着普及历史常识的重要地位,偏偏当下历史剧的常识性错误层出不穷:《龙珠传奇》中,抗清人士生活的桃花源里,所有男性居然剃发留辫子;《思美人》中,历史上为了楚国安危几次上书却遭贬谪、最后含恨投江、宁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屈原竟然一直在忙着谈恋爱……这类“偶像化正剧”曾被认为是吸引年轻观众的良药,但因为太过戏说,结果既丧失了青春偶像剧的灵气,也缺少正剧的厚重气质。这类历史剧若不吸取教训,采取艺术化而有节制的戏说,恐怕就如同《思美人》一样,收视率一路俯冲,一手好牌打得烂到惨淡。
(搜狐,深壹)
别急着学《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是部难得的好电影,获得观众的追捧实至名归。这部励志的成长电影让中国的虎妈狼爸来劲了,他们也想学影片里的爸爸逼迫孩子替自己实现理想。不过在学之前,他们得先对照这几点:影片里的爸爸本身不是失败者,而是全国冠军;影片里的女儿们本身有摔跤天赋,且她们在与朋友的自由交流中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知道学摔跤是改变印度女性地位的最好途径。自主意识的觉醒与力量是这部影片的重点,它提醒教育者必须点燃孩子体内的发动机。可这三点,有多少虎妈狼爸在第一点上就不合格?就算这三点全合格,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概率。能拍成电影的都是小概率事件。能够成为冠军的是世界上少数的几个人,绝大多数情况是孩子也毁了,目标也没达到。所以,别急着学《摔跤吧!爸爸》,你未必学得了。与其强迫孩子走独木桥,你还不如期望孩子成为快乐、健康、幸福的人—这样的成长目标可以大概率实现。
(公众号连岳,连岳)
善待儿童就是宽容自己
厌烦儿童的喧闹本是正常生理现象,孩子的哭闹声能够引发人全身的应激反应,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增加等。可是当下厌恶儿童俨然上升为一种“社会病”。不但在中国,日本不少社区住户甚至抗议政府在自家周围建幼儿园,不可谓不极端。近年来国人越来越反感破坏秩序的行为,总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熊孩子”招人烦也在情理之中。不过,熊孩子也分真假:一般的哭闹嬉戏是幼儿正常生长必要的,需要社会体谅、理解与容忍;四岁以上的孩子到处搞破坏和教育有关,需要家长和老师加以引导;12岁以上的叛逆期孩子做出出格举动,又需要另外的教育方法。总之,不是任何喧闹嬉戏的孩子都是熊孩子,宽容幼儿正常的哭闹声、嬉戏声和纵容真正的熊孩子肆意妄为是两码事。每个人都曾是儿童,善待儿童也是宽容自己。
(腾讯,王杨)
网红餐饮莫被爆款心态绑架
一些网红美食店的排队盛况屡屡刷屏,甚至有人排队七个小时就为买几块糕点。不过,已有数家网红店被曝光请黄牛排队,以制造生意火爆的假象。类似的饥饿营销手法在不同领域都存在,网红美食店却陷得更深,“24小时不中断排队”显然过头了。这些在前期舍得投入高成本来聚拢人气的网红美食店本身走的就是“赚快钱”之路,像打造网络“爆款”一样,以最快的速度收割最多的购买者,往往在信誉破产前就已赚得盆满钵满。市场一旦被这种“做爆款”的浮躁心态主导,还有多少人真正重视质量的维护与产品的经营?而以“爆款”模式拥有市场背后折射的社会心态同样耐人寻味:不少人追逐网红美食,并非冲美食而去,而是追求某种身份上的认同,食物是否真的美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场,我买了,我吃到了”。有这样的买家,网红美食店便在迎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光明日报》,俊文)